人民網
人民網

《千年之語》為何爆紅

2024年03月01日10:53 | 來源:新疆日報
小字號

2月29日,記者走進新疆博物館,隻見人頭攢動,很多觀眾是被大年初一聽到的歌曲《千年之語》所吸引,專門來參觀沉睡了3800年的小河公主和“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織錦護臂。

從同名主題曲登上中央廣播電視總台2024年春節聯歡晚會分會場春節特別節目《美在新疆》,到獲得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公布的第一批全國智慧旅游沉浸式體驗新空間培育試點項目……新疆博物館推出的《千年之語》最近可謂喜報連連,在全國爆紅。

究竟是怎麼樣一部劇,既能上得“廳堂”,又能深受群眾喜歡,吸引全國各地的游客紛至沓來觀賞?

新疆博物館文創部主任關懿介紹,沉浸式文創舞台劇《千年之語》創排歷時一年多,劇本修改20多稿,博物館先后與自治區文博院、新疆藝術學院相關專家對館藏文物進行研究和梳理,最終選取了克孜爾千佛洞第76號石窟壁畫的樂舞形象,羅布泊小河墓地出土的文物以及國家一級文物“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織錦護臂等文物為原型創作,以舞台藝術的表現形式,將觀眾帶進歷史長河中。

《千年之語》共分為“龜茲樂舞”“綺夢踏歌”“小河公主”“音韻和鳴”“五星出東方利中國”5個篇章,以古代新疆地區和中原地區在文化上同根同源、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史實為主要內容。

作為一部舞台劇,《千年之語》不僅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也是對文物活化形式的一種創新探索。讓古老的歷史和文化以一種更生動、更有趣的方式呈現給大眾,從而增強年輕人的興趣和理解,在保護的同時,為文化遺產賦能。

“文創產品的重點在於‘創’,讓原本不會說話的文物真正走進百姓日常生活,通過高傳唱度的歌曲等方式傳遞出古老文明的聲音。我們博物館的文創現在更加注重文物、創意與生活的跨界融合,使文創產品更有內涵,成為人們體驗博物館的另一種方式。”關懿對博物館文創有著豐富的經驗,“就拿《千年之語》來說,沉睡在博物館的文物與現代連接,影響、感染更多觀眾,讓他們關注新疆、了解新疆、認識新疆,才能更好唱響‘新疆是個好地方’。”

新疆博物館黨委書記何嘉表示,新疆博物館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進一步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歷史、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研究,守護好、傳承好、展示好、講解好新疆璀璨的歷史文化,堅持不懈地發揮好博物館的職責作用,展示中華民族的獨特精神標識,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瑪依古麗·艾依提哈孜)

(責編:陳新輝、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