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相聲劇社笑料滿滿慶新年

2024年02月17日18:32 |
小字號

讓春節既溫馨又放鬆,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題中應有之義。這個春節,位於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長春路KL星品匯親親盒子小劇場的紅星相聲社備足笑料,烏魯木齊市文聯戲劇曲藝家協會副主席、紅星相聲社負責人羅奎和演員們以“疆味”相聲,笑迎八方客。

2月14日13時,伴隨著清脆的快板聲,一段經典的《玲瓏塔》拉開了當天首場演出的序幕。台上演員口若懸河、妙語連珠,台下觀眾掌聲不斷、叫好聲不絕。

《買賣論》《學歌曲》《打燈謎》等相聲,融入了很多時代元素,將社會熱點和網紅詞語穿插其中,讓“90后”“00后”觀眾笑得合不攏嘴,充分領略傳統曲藝的魅力所在。整場演出,“包袱”一個接一個,笑聲一波接一波,人們在歡笑中品讀樂趣。

自大年初一起,紅星相聲社每天三場演出,場場滿座。作為春節系列演出的一大亮點,在增加演出場次的同時,演員們將每天的傳統年俗以相聲形式說給大家聽。

“大年初五迎財神,送窮神,祝大家龍年大吉,鼓掌的發財一年、五年、十年……”通過新疆方言的口吻加上討巧的表達,既烘托出了年節的歡樂氣氛,也讓觀眾們收獲了一份假期的歡樂時光。

觀眾劉增飛來自甘肅,春節來烏魯木齊訪友的同時,參觀了烏魯木齊市博物館、大巴扎步行街等地,一場趣味盎然的相聲讓他對烏魯木齊有了更多了解。

“以前一直知道烏魯木齊的絲綢之路滑雪場、大巴扎這些景區,沒想到還有這麼有意思的相聲劇社,這種有新疆方言的相聲很新疆,我覺得想要了解新疆文化的游客都應該來聽一聽。”劉增飛說。

當天的演出中,除了融入新元素的傳統相聲、快板表演,演員們還帶來了原創的相聲劇《水滸傳》,脫下長袍大褂換上武鬆、武大郎等人物的裝扮,演員們的表現力同樣能打,夸張的造型與詼諧的表演,一台《水滸傳》新說令觀眾捧腹,掌聲不斷。

觀眾林凱是紅星相聲社的鐵杆粉,他說:“每次來看演出都有新段子,特別是每周上新的相聲劇,是其他地方沒有的,我覺得這樣的新鮮感就是我喜歡這裡的最大原因。”

“自打有了相聲這個行當,就與慶佳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我們在春節前就創作了一系列有意思的年俗小段子,將它們融入表演中,在逗樂大家的同時,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羅奎說,春節是中華民族最生動也最重要的文化符號之一,希望通過相聲演出,能讓大家在濃濃的年味中感受歡樂,感受文藝的魅力。(王暢彤)

來源: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融媒體中心 

(責編:李龍、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