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新疆8分鐘 驚艷!

2024年02月10日09:38 | 來源:新疆日報
小字號

2月9日,演員在表演開場舞《鼓舞龍騰》。當日,中央廣播電視總台2024年春節聯歡晚會新疆喀什分會場《舞樂新疆》節目精彩上演。 約提克爾·尼加提攝

2月9日,除夕夜,中央廣播電視總台2024年春節聯歡晚會如約而至,新疆喀什分會場亮點紛呈,高潮迭起。新疆8分鐘,驚艷了世界!

8分鐘,是“歌舞之鄉”文化底蘊酣暢淋漓的展現,是藝術創作巨大能量的迸發。8分鐘,是一場醉人的盛宴,一幅瑰麗的長卷,一次充沛的表達。

最暖萬家燈火處

巍巍昆侖,鼓聲回蕩,像一聲聲吶喊響徹天際,盡情訴說對美好生活的無限感恩。作為首個亮相春晚舞台的新疆喀什分會場節目,《鼓舞龍騰》的表演帶有千鈞之力。

“首次亮相,一定要直擊人心,所以我們選擇用近千位鼓手敲響中國大鼓和新疆手鼓。試想,中國大鼓在千年古城響起,文化的傳承在這一刻得以具象化,過去和現在仿佛連在了一起。”喀什分會場總導演秦錚說,她希望每個節目的創意都能更深入地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努力打破傳統表達,尋找最佳藝術形式。

“掀起了你的蓋頭來,讓我來看看你的臉……”伴隨著《掀起你的蓋頭來》的悠揚樂曲,舞台上宛如展開一幅絲路古今的畫卷:在起伏的沙丘上,“時光駝隊”伴著清脆的駝鈴聲,穿沙漠、越天山,勾勒出一條商貿往來和文明交流之路,東西方文明在此薈萃,各民族文化於此互鑒融通,傳統與現代就此交相呼應。

“不論走在天山南北的哪個地方,隻要聽到音樂,就能見到人們歡歌起舞的場景。歷史、文化、民俗的沉澱,讓新疆這片土地散發著獨特的魅力,也賦予了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靈感和滋養。”秦錚說,分會場演出以《掀起你的蓋頭來》為引子,結合新疆各民族特色音樂元素,進行全新編創。

主體節目《舞樂新疆》裡,庫姆孜琴聲悠揚動聽,青春活力的小伙、姑娘踏歌起舞,美麗的姑娘搖曳著紅裙從遠方款款走來……“我看到大美新疆‘扑面而來’。”總台春晚四地分會場總導演黎美蘭的這句評價得到很多人的認同。

《舞樂新疆》的舞蹈創作由新疆“90后”編導夫妻張鵬、李夢雨擔綱。在他們看來,這不過是把發生在田間地頭的火熱生活搬上了舞台。“在新疆生活的10年,我沉浸於一次次採風和創作過程中,看見麥西熱甫、黑走馬、薩吾爾登等歡快的歌舞,參與鬧元宵、那達慕、賽馬會、花兒會等節日盛會……這無不展現著濃郁浪漫的民族風情、團結一心的美好圖景。我們將這些來自民間、富有生命力的舞蹈動作拆解后重新編舞,讓觀眾會有熟悉的陌生感。”張鵬說,藝術創作隻有做到融會貫通、美美與共,才能溫暖人、感染人、鼓舞人,“我們要讓更多人看到一個熱情的新疆、奮進的新疆、充滿力量的新疆。”

從喀什走出的“兒子娃娃”艾熱站上春晚舞台,唱出了新疆各族兒女對家鄉美好明天的祝福、對祖國母親的感恩之情。他的表演融合了說唱文化和民族音樂,讓古老的旋律有了青春的節拍。“新疆的音樂人積極在民族音樂跨界融合的道路上深入探索,推動民族音樂的傳承、發展與創新。”艾熱說,歌中展示的很多場景,都來自他採風時看到的畫面,“我記得錄制這首歌MV時,專門探訪了坎兒井。身處17米深地下暗渠的那一刻,我不由得熱淚盈眶,那是對國家、對民族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迪麗熱巴、於朦朧、王宏偉等新疆演員也紛紛亮相,他們用精彩絕倫的表演,展現新時代新疆青年的新風採,正如迪麗熱巴所說,“春晚是家鄉的盛事,家鄉的盛事就是我的大事,我為家鄉的發展感到由衷的欣喜和自豪。”

“煙花爆竹聲不絕,最暖萬家燈火處……”當歌聲漸遠,燈光亮起,絢麗主舞台與喀什古城民居炫出七彩光影,12棟夢幻建筑與12個屋頂隔空交錯,這個將千年古城變為舞台的浪漫瞬間,既驚艷雋永,又飽含深情、意味深長。

“我們選取了12家古城普通民居的屋頂,搭建了小舞台,不同民族的舞蹈演員分立其上,翩翩起舞,就像一幅幅‘活’的民居生活場景。”秦錚坦言,這一幕靈感來自導演組調研取材時的真聽真看真感受,“我們發現,喀什古城裡斑斕的門窗映射出家家戶戶日常的美好生活,而民居的屋頂也是新疆老百姓幸福生活的縮影。家家戶戶的屋頂串聯在一起,正是新疆各族百姓生活的真實體現,吃飽了喝足了生活美滿了,在屋頂上分享美食,載歌載舞。這十分契合‘石榴紅了、日子火了、人民樂了、新疆美了’的主題。”

新疆作為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節點,自古以來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區,各民族始終扎根中華文明沃土,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創造了燦爛多姿的歷史文化,這些想要在一場表演中說完道盡,不容易。“從節目內容到舞美設計,在虛擬與現實交織、科技與文化融合中,最終為了呈現節目效果,我們隻能‘忍痛割愛’,保留最具代表性的內容。”秦錚說,從策劃到播出歷時3月有余,新疆喀什分會場最終完成了一場舒適圈外的精彩搏擊。

對於新疆8分鐘,人們看到的是文藝工作者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探索,亦是對共同擦亮中華文明獨特精神標識的信念與雄心,怎能不令人百感交集、熱淚盈眶!

一場人民的春晚

1月4日,春晚將首次在新疆喀什設立分會場的消息傳來,新疆各族人民“沸騰”了。

擔任總台春晚喀什分會場新疆方總導演的新疆文聯副主席曾健,至今仍記得剛接到任務時的心情,“我排過很多大型晚會和演出,但春晚不一樣,它的背后是全世界的關注,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意義完全不同。”

年初,2537名演職人員從全疆各地奔赴而來,他們中有藝術院團骨干、高校學生,也有扎根基層10多年的烏蘭牧騎隊隊員,所有人都隻有一個目標:圓滿完成春晚演出任務。

自那時起,喀什地區第一人民醫院關節骨科醫生木特力·買買提和他所在的醫療保障組,開始跟隨演員輾轉於訓練場與演出地。“演員們早上8時起床,12個小時一直待在排練廳訓練,每天汗水淋漓,衣服幾乎就沒干的時候,確實很辛苦。”木特力回憶道,1月中旬后,演員開始在室外演出場地高強度彩排,零下七八攝氏度,身著單薄舞衣,生病成了家常便飯,“最累的幾天,每天都有30多個演員感冒、發燒,有些還遇到扭傷等問題。”

舞台上,曾參加過《陽光下的麥蓋提》《鉛華·滿壁》演出的演員加吾蘭·麥麥提吐遜動作剛健有力,干淨利落。當音樂停止時,他便倚靠在一側靜立休息,左腿微微顫抖。“傷對舞蹈演員不算啥,上場誰沒點兒傷啊。”他輕鬆地笑了笑,絲毫看不出半個月前,他因左膝內側半月板損傷、右側脛骨平台骨髓水腫被醫生下了手術通知。

技術迭代,視聽升級,作為春節頭部內容代表的春晚,一直在嘗試打破傳統囿於舞台的制作范式,以外景拍攝和電影級制作標准,豐富舞台藝術形式。新疆導演組得知這個消息,立即組建外拍攝制組,協同總台春晚外拍組兵分多路,輾轉5個地州市進行拍攝,行程上萬公裡。

“就像家裡來了貴客一樣,我們恨不得把所有的好東西都拿出來。”新疆廣播電視台旅游節目中心、大型活動中心策劃運營部主任謝君文回憶,外拍組深入天山南北,從時代的脈搏中感悟藝術的脈動,把藝術創造向著億萬人民的偉大奮斗敞開,向著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敞開,“行走在新疆大地,各民族兄弟姐妹比鄰而居,無論在時尚現代的烏魯木齊,還是在年味十足的喀什老街,或是在塔城的民族團結百家宴上,隨處可見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新疆之‘和’是外拍攝制組最深的體會,體現在各民族相互尊重、和睦融洽上。”

在外拍現場曾出現過這樣一幕——喀什古城的巷道裡,《鼓舞龍騰》的鼓手練習時,路過的兩位喀什老人也打起手鼓應和,讓現場瞬間沸騰。天山南北的一草一木,各族群眾的一張張笑臉,都匯聚在春晚鏡頭裡……人們看到的是天山南北處處呈現經濟繁榮發展、社會和諧穩定、民族團結進步、百姓安居樂業的美好景象。正如總台春晚總導演於蕾所說,“春晚的聯歡,來自人民。當全體民眾為此歡騰、為此感動,才是最大的成功。”

1月21日,喀什迎來新年第一場大雪,剛剛搭建好的舞台上,環衛組工人不停地擦拭地板,以防演員滑倒。場外,喀什市17條主干道及44個路口陸續挂上了彩燈和紅燈籠。寒冬也因為那些忙碌的身影變得溫暖。

2500多萬新疆各族兒女,是喀什分會場最強大的后援團。

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出動337人、25輛應急電源車、84輛生產運維車輛、19台UPS電源(不間斷電源),安裝8台變壓器、19台配電櫃,鋪設電力電纜35千米,應急搶修隊伍24小時待命,確保分會場電力十足,精彩節目不“斷電”﹔

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為移動、電信、聯通三大運營商出動40多名骨干專家、4輛應急通信車,新增5個樓頂基站,對喀什古城覆蓋范圍內的所有無線信號進行了擴容升級改造,互聯網出口新增帶寬達到400G,保証網絡暢通﹔

喀什地區機關事務管理局搭建78頂保暖棉帳篷、17間整體式倉房、96間臨時公廁,設置3處飲水點,提供紅糖水、姜湯等,保障導演組和演職人員生活便利……

透過春晚這扇窗,人們看到了一個真實、熱情、美好的新疆,也切身感受了新疆各族群眾團結一心、拼搏奮斗迸發出的磅礡力量。

活力新疆熱氣騰騰

千年古城喀什,是新疆民族風情最為濃郁、人文底蘊最為深厚的地方,兼具自然和人文景觀,是新疆最具特色和吸引力的旅游勝地之一。“因此,在喀什設立分會場,對展示新疆形象和豐富的文旅資源來說,是理想的選擇。”黎美蘭說,喀什是最早確定的分會場。

春晚能為當地帶來什麼?能對旅游產生什麼影響?導演組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我們選擇把以夢幻建筑為主體的部分舞台結構留在當地,這也是歷年春晚第一次。”黎美蘭說,她相信這裡一定會成為喀什的一張新名片。

“喀什分會場以規模宏大、特色鮮明、創意獨特、蘊含豐富、銜接緊湊的演出,為全國人民奉上了一道獨具新疆風味的‘文化年夜飯’,也讓新疆各族文藝工作者信心提振。”新疆博物館館長於志勇說,承百代之流,會當今之變。在新的起點上新疆各族文藝工作者將繼續堅持在文化的軸線上把握歷史、現實與未來,汲取文明滋養和時代精華,激蕩起新征程上的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強。

近年來,新疆以大思路大手筆謀劃文化潤疆工作,在不斷滿足各族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時,積極探索深入推進文化潤疆的有效路徑,舞動中國氣韻、繪出文脈悠長,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夯實長治久安的思想根基,春晚就是真情傾聽時代發展足音、生動謳歌改革創新實踐的豐碩成果。

喀什市街頭,道邊樹叢中,迎風招展的唐詩燈牌、大紅燈籠撩動著應約而來的各地游客的心弦。一場晚會帶火一座城。喀什這座千年古城,因承擔春晚分會場而孕育出新的發展希望。

“我越來越喜歡這座城市了。”在喀什市工作、生活了20多年的喀什導游協會秘書長劉曉鳳說。她現在的願望是,希望通過春晚,喀什會發展更快、變得更美麗。

春晚讓新疆發展熱起來了,新疆文化熱起來了,新疆旅游熱起來了。更多新變化會隨著時間逐步呈現,比如文藝創作演出“百花齊放”,文化遺產“活”起來賡續中華文脈,旅游服務不斷提升等等。總之,大家都期待新疆文旅的規模、實力、水平有一個新的提升,春晚結束后,相信會有更多的不一樣。

“春晚的舉辦是新疆的一件大事喜事,新疆各族兒女親身參與這台文化盛宴,切身體悟祖國大家庭的溫暖、中華文化的強大感召力和凝聚力。”喀什地委副書記、行署專員艾尼瓦爾·吐爾遜說。

和著春晚文化盛宴的主旋律,新疆敞開大門,歡迎八方來客。(劉萌萌 熱依達)

(責編:陳新輝、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