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力譜寫高質量發展的新疆篇章——2024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解讀

2024年1月30日上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在烏魯木齊開幕,自治區主席艾爾肯·吐尼亞孜代表自治區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與往年相比有哪些不同?報告經歷了怎樣的起草過程,有哪些突出亮點?預期目標是如何設計的?今年在對外開放、科技創新、民生實事等方面又有哪些新部署?針對上述問題,《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負責人接受了記者的採訪,對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進行了解讀。
問:向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報告工作是自治區人民政府一項法定職責,也是接受人民監督的重要形式。這份近2萬字的報告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特點?
答:2023年,是新疆發展史上極不尋常、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年。習近平總書記心系新疆穩定發展、情系新疆各族人民,時隔一年再次蒞臨新疆,聽取自治區和兵團工作匯報、發表重要講話,為我們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提供了根本遵循﹔黨中央、國務院專門出台更好緊貼民生凝聚人心推動新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確定了新疆在國家全局中的“五大戰略定位”,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新疆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總書記對新疆“獨一份”的深切關懷和黨中央、國務院的極大支持,為我們更好建設美麗新疆提供了重大機遇、注入了強大動力。
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也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起草好《政府工作報告》,實事求是總結去年工作,客觀分析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科學部署今年重點工作任務,對推動新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實現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意義重大。今年《政府工作報告》起草工作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主題主線突出。這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一個最大特色。《政府工作報告》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將黨的二十大精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疆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以及中國式現代化這一最大政治、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主線貫穿始終,充分體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新疆在中國式現代化實踐中的使命任務,體現了自治區黨委十屆歷次全會特別是自治區黨委十屆十次全會關於2024年總體要求和12個方面重點工作的部署要求,體現了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的政治擔當和全疆各族人民的共同意願和心聲。二是集中民智匯聚民意。《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分成4個調研組,赴全區14個地州市、40多個縣(市)開展深入調研,摸實情、聽真話,既到工作富有成效的地方去看亮點,又到困難問題多的地方去找難點﹔既傾聽基層群眾心聲,又尋求破解之策,累計收集了80余萬字的基礎材料,征求意見之多、覆蓋范圍之廣前所未有。《政府工作報告》初稿形成后,多次征求各地州市和自治區黨委相關部門、政府各部門單位意見建議,累計匯總各類意見建議800多條,經逐條梳理、反復研究,最終採納670多條。在此基礎上,自治區政府主要領導廣開言路,先后主持召開3場座談會,既征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專家顧問、參事、民主黨派人士的意見建議,又征求社會各界基層代表意見建議﹔既征求地方國企、民營企業的意見建議,又征求中央駐疆單位、央企代表的意見建議,3場座談會參會代表共提出150條意見建議,其中46條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予以採納吸收,其余意見建議反饋給有關地州市和部門。三是內容凝練務實。《政府工作報告》用平實鮮活的語言、老百姓聽得懂的話,突出用數據說話、用事實說話,避免空洞說教、生硬教條,少用專業術語、生僻詞匯,突出各項舉措可操作、能實施、見真效,使《政府工作報告》更具體務實、接地氣。在近4個月的時間裡,起草組內部會商研討40余場、修改完善30余稿。可以說,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是政治站位上有“高度”、布局謀篇上有“深度”、工作措施上有“力度”、民生情懷上有“溫度”的報告。
問:過去的一年,是新疆發展史上極不尋常、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年。《政府工作報告》從十一個方面總結了去年一年來新疆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主要成績,如何認識和評價這張成績單?
答:剛剛過去的一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關心關懷下,在自治區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全區上下牢牢扭住新疆工作總目標,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緊貼民生推動高質量發展,全力做好事關長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礎性、長遠性工作,交出了一份高質量發展的優異答卷。
一是主要指標很“靚”。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8%,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5.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8.8%,進出口總額增長45.9%,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均居全國前列。可以說,過去一年是近年來新疆經濟社會發展質效最好的一年,向全疆各族人民呈現了一份質量高、分量足、表現亮麗的成績單。
二是發展成色很“足”。去年,農業、工業、服務業持續向好、穩中加速,為穩住經濟基本盤發揮了重要作用。農業生產方面,糧食種植面積4237.2萬畝、增加586.3萬畝,佔全國糧食種植面積增量的六成以上。糧食產量2119.2萬噸、增加305.7萬噸,佔全國增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工業經濟方面,煤炭產能達到4.6億噸、新增產能6257萬噸,原煤產量4.57億噸、增加4407.2萬噸、增量位居全國第一,“疆煤外運”突破1億噸、增加四分之一。新增新能源裝機2261萬千瓦、是2022年的5倍多,新能源總裝機達到6443.1萬千瓦、佔全區電力總裝機的近五成。旅游發展方面,全區接待游客2.65億人次、創歷史新高,旅游人次相當於全疆2598萬人口的十倍多,實現旅游總收入2967.15億元,創歷史新高。近年來新疆社會大局持續穩定,各族群眾安居樂業、幸福生活,2023年群眾安全感滿意度達99.3%,為新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良好環境。對外貿易方面,當年新增貿易額突破1000億元、全年進出口貿易額達到3573.3億元,創歷史新高。新疆進出口貿易額自2007年突破1000億元,到2022年超過2000億元,用了15年時間﹔而從2000億元邁上3000億元新台階,我們隻用了一年時間。民生福祉方面,2023年新疆財政支出的近八成用於民生領域,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320.07萬人次,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增速居全國第4位,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5.6%、8.4%,如期完成向全區各族群眾承諾的十件民生實事,全區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涵養了民生情懷、厚植了民生底色。
三是支撐動能很“強”。過去一年,自治區堅持把新疆在國家全局中的“五大戰略定位”作為中國式現代化新疆實踐的發展方向,搶抓發展機遇、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為經濟持續增長夯實了“穩”的基礎、注入了“進”的動力。投資規模持續擴大,特別是科學謀劃、統籌推進了一批“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重大項目,目前已建成和在建的十億元級項目分別達到41個、583個,開工建設百億元級項目12個、千億元級項目1個,為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提供動力。科技創新步伐加快,阿克蘇阿拉爾高新區、懷柔實驗室新疆基地等一批重要國家級科創平台啟動建設,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9家、累計達到51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淨增529家、達到1911家,創歷史新高,自治區科技型中小企業2256家、同比增長八成以上。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增長16.2%、增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6.1個百分點。大量科技創新成果的涌現,將進一步加快新疆產業轉型升級步伐、不斷培育和催生新質生產力。對內對外開放水平全面提高,加大“請進來、走出去”力度,全年邀請外國駐華使節、政府官員、國際組織、企業商會、專家學者、新聞媒體等390批團組、4300多人次來疆參訪,自治區領導親自帶團出訪中亞五國和歐洲、非洲、拉美、東盟、中東等有關國家和地區,其間開展一系列會見座談、經貿對接、人文交往等活動,達成了一批重大項目合作。新疆還加強與周邊省區、援疆省市的交流合作,取得了一系列務實合作成果。這些都彰顯了新疆以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蓬勃活力。
問:今年是新疆發展的關鍵一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4年新疆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任務的主要考慮是什麼?
答:今年,自治區提出的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5%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左右﹔進出口總額增長20%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0%左右﹔新增城鎮就業46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以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5%左右,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保持在3%左右。
上述預期目標,既充分體現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農村工作會議、金融工作會議和自治區黨委十屆十次全會精神,也充分考慮了今年我們面臨的國際國內和區內外經濟形勢及各方面因素,既體現了國家所需和新疆所能,也是積極穩妥、契合新疆實際和符合社會預期的。從客觀需要看,在當前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疆實踐的關鍵時期,實現高質量發展、落實新疆在國家全局中的“五大戰略定位”、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高質量推進“一帶一路”核心區建設以及穩定和擴大就業、增加居民收入等,都需要保持較快的經濟增長速度,實現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從目標銜接看,這個目標兼顧當前和長遠,與“十四五”規劃中期調整目標相銜接,符合新疆現階段經濟發展潛能和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並著眼到2035年與全國人民一道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任務,也為破解發展中可能遇到的各種矛盾問題、縮小與其他省區市發展差距等奠定了堅實基礎,確保新疆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不落伍、不掉隊。從支撐條件看,這個目標同新疆經濟增長潛力基本匹配,資源要素條件可支撐,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2022年、2023年連續兩年親臨新疆視察指導工作,黨中央和國務院出台更好緊貼民生凝聚人心推動新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賦予新疆“五大戰略定位”、批准設立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等一系列扶持政策,以及近年來在自治區黨委堅強領導下,新疆經濟發展態勢越來越好、開放力度越來越大,高質量發展的動能更加充沛,為加快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創造了積極條件和有利因素。雖然實現上述目標,我們還面臨著不少困難和挑戰,但隻要我們牢牢把握新疆在國家全局中的戰略定位,立足資源稟賦、區位優勢和產業基礎,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綿綿用力、久久為功,扎實推進今年經濟社會發展各項重點工作,我們完全有信心、有底氣、有能力實現今年的各項預期目標任務。
問:2023年新疆對外開放取得重大進展。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擴大高水平對內對外開放”,請問應該如何理解和把握?
答:高水平推進對外開放,是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戰略部署。2023年新疆對外開放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性進展,外貿外資主要經濟指標實現大幅增長。特別是國務院批准設立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為我們提供了重要載體和創新平台。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圍繞“擴大高水平對內對外開放”,我們重點突出了“三高”:一是高標准建設自貿試驗區。今年是新疆推進自貿試驗區建設的關鍵之年,意義重大。要深入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有關自貿試驗區建設的各項安排部署,盡快印發《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實施方案》,抓緊出台烏魯木齊、喀什、霍爾果斯三個片區建設實施方案並加快推進,全面啟動129項改革試點任務,力爭50%以上試點任務落地實施。要進一步加大改革賦權力度,制定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第一批賦權清單,持續不斷釋放改革紅利,不斷復制推廣一批高質量的制度創新標志性成果。二是高質量推進“一帶一路”核心區建設。加快烏魯木齊中歐班列集結中心建設,不斷提升中歐班列開行質效,積極構建“一中樞三支點”的中歐班列樞紐體系。著力推進喀什、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高質量發展,落實落細國家賦予的特殊政策,打造核心區南北兩個重要支點。大力推進口岸經濟帶發展,推動“通道經濟”向“產業經濟”“口岸經濟”轉變。推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口岸建設方案(2023—2026年)》落實,進一步完善口岸基礎設施,提升口岸通關效能。三是高水平開展國際交流合作。大力推動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中國—中亞峰會成果落地,重點加強與周邊國家特別是中亞五國的務實合作。聚焦特色農牧業、能源資源、裝備制造、交通運輸等重點領域,全面加強與周邊國家投資合作。深入推進內外貿一體化試點和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發展,大力發展跨境電商等新業態。高質量辦好第八屆中國—亞歐博覽會,努力把中國—亞歐博覽會打造成新疆擴大高水平開放、展示良好形象的亮麗名片。
問:科技創新引領經濟發展的作用日益突出。2024年新疆在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科技創新方面,有哪些突出亮點和著力點?
答:2023年,新疆科技事業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科技創新平台建設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進展和新突破。2024年,新疆將更好發揮科技創新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作用,加快推動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綠色算力、電子信息、動力電池、航空器制造、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發展,著力培育具有自身特色和比較優勢的新質生產力。一是打造面向中亞的區域科技創新中心。以絲綢之路經濟帶創新驅動發展試驗區和烏昌石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為引領,打造高質量發展先行先試示范區﹔高水平、高起點、高標准推進阿克蘇阿拉爾高新區建設,支持北疆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布局形成南北疆科技創新網絡。同時,進一步加強國內外科技合作,深化“四方合作”和科技援疆機制,推動“組團式”科技援疆,面向中亞拓展科技協同創新,建立中國—中亞技術轉移中心,推動國內外科技資源在新疆加速集聚、各類科技成果在新疆精准落地轉化。二是積極推進高水平科技創新平台建設。全力推進懷柔實驗室新疆基地建設,圍繞風力發電、棉花紡織等優勢領域,加快培育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等國家級創新平台,同時持續優化自治區創新平台體系,高質量建設新疆實驗室、自治區技術創新中心,培育更多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后備軍。以實施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科技項目為抓手,進一步強化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推進科技成果轉化,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努力實現從“科技強”到“產業強”,不斷支撐和孵化更多新興產業、未來產業。三是充分激發企業、研發機構科技創新活力。積極引導支持各類企業將科技創新作為核心競爭力,以大力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為重點,持續壯大科技型企業群體。特別是發揮好國有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領頭羊作用,引導企業建設研發機構、加大研發投入,形成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深入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不竭源泉和澎湃動力。
問:今年自治區再次提出了十件民生實事,是如何確定的,有哪些特點?
答: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緊貼民生、凝聚人心推動高質量發展,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我們按照“人民至上、民生優先,公平普惠、量力而行”的原則,經過廣泛征集意見、認真研究論証,提出了2024年十件民生實事,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堅持民生所盼、民心所向。我們於2023年10月啟動了2024年十件民生實事征選工作,制定了《篩選確定自治區2024年十件民生實事工作方案》,並通過人民網、石榴雲、自治區人民政府網、自治區政府服務網等平台及12345熱線面向社會公開征集意見建議,確保問計於民、問政於民,真正把各族群眾最關注的急難愁盼問題納入今年民生實事范圍。二是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自去年10月開始謀劃以來,我們認真研究、全面論証近年來新疆及其他省區市推進實施的民生實事,並組織相關廳局部門從自身職責出發,統籌考慮群眾需要和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結合現實基礎條件提出2024年民生工作重點和目標任務,既有定性指標又有定量指標,從而確保切實可行、具有較強的操作性。三是堅持公平普惠、利企便民。以辦實事、解民憂為主線,聚焦養老托育、交通出行、教育醫療、生態環境、便民服務、城鄉建設等重點領域,把民生實事辦到各族群眾的心坎上。比如,南北疆天然氣利民管道擴建一期工程惠及1100萬人﹔實施中小學生愛眼護齒行動,涉及100多萬中小學生﹔因地制宜建設1萬個老年助餐服務點,實施1萬戶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建設100個鄉鎮(街道)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和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等。
下一步,為確保2024年十件民生實事順利實施,我們將把握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堅持兌現承諾,用心用情用力辦好民生實事,切實解決好各族群眾普遍關心、長期關注、亟待處理的急難愁盼問題,切實將實事辦好、好事辦實。二是周密謀劃部署,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真抓實干、善作善成,以務實舉措推動十件民生實事早安排、早實施,有序推動各項民生實事落地見效。三是打造民生精品,以群眾滿意為標准,嚴把質量關口,全力推動民生實事落實,把民生實事打造成精品工程、優質工程、放心工程,讓各族群眾幸福指數更高,生活更加美滿舒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