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湖南省“組團式”援疆:大愛潤火洲 群眾有“醫靠”

2023年12月18日11:31 | 來源:新疆日報
小字號

12月8日上午,南華大學附屬吐魯番市人民醫院揭牌,這是湖南省醫療人才“組團式”援疆工作的新成果。

近年來,湖南省持續加大醫療人才“組團式”援疆力度,第十批湖南省援疆醫療人才進疆后,利用自身資源優勢,從醫院管理、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技術提升等方面開展幫扶,切實提升了受援地醫療服務水平。

讓群眾實現看病無憂

“多虧了李醫生,沒想到在吐魯番就能做乳腺癌手術,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吐魯番市高昌區居民楊女士感慨道。楊女士今年37歲,一年前,她被查出患有乳腺癌。今年,楊女士的病情加重,醫生建議她到北京的大醫院去做手術。

“因癌細胞擴散快,手術難度和風險大,正當我犯難時,有人介紹我找湖南省援疆醫生看看。”楊女士說,抱著試一試的想法,她找到湖南省援疆醫生咨詢能否為自己做手術,得到了肯定的答復。

10月23日,湖南省援疆醫生李贊為楊女士進行了乳腺癌根治術。一周后,楊女士情況穩定,傷口愈合良好。

“第十批援疆醫療人才有62人,已挂牌了3個名醫工作室。”湖南省援疆前方指揮部醫療援疆組組長、吐魯番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戴亮說。

“在之前9家省部屬三甲醫院遠程會診中心基礎上,我們近期還增加了‘南華附一遠程會診中心’,充分利用遠程醫學平台,與后方三甲醫院開展遠程門診、遠程會診、遠程教學、遠程輔助診斷及治療、遠程閱片等。”湖南省援疆干部、南華大學附屬吐魯番市人民醫院院長陳國棟說。

加速培養本土人才

李娟是南華大學附屬吐魯番市人民醫院產科主任。在她看來,湖南省醫療人才“組團式”援疆工作輻射帶動作用明顯,除了向區縣人民醫院“組團”選派院長、科室主任和專家,支援建設標准化“紅石榴”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還加大了援疆醫生巡回義診的頻次和力度。

“湖南省援疆醫生每周會深入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開展巡回義診活動,對基層醫務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尤其是對基礎病的判斷、常見病的評估、突發病的轉診等,現場手把手反復進行指導。”李娟說,湖南省援疆醫生充分發揮“傳幫帶”和“一對一”結對的作用,基層醫務人員的理論水平、動手能力和管理水平提升很快。

“以前,我對一些病情無法及時精准判斷,經過湖南省援疆醫生的‘傳幫帶’,現在我能在腹腔鏡下快速完成膽囊切除,膽總管切開取石術也相當熟練,這都是他們的功勞。”南華大學附屬吐魯番市人民醫院肝膽外科醫生沙拉木·克熱木說,湖南省援疆醫生用情用心用力培養了一批年輕醫生成長為醫院主力。

陳國棟說:“今年,我們將通過搭建信息化醫療平台,幫助更多當地醫生成長起來。”

打造帶不走的醫療隊

“明早手術准時進行,再叮囑下其他科室要全力配合。”在托克遜縣人民醫院神經外科病房,王勇查完房向科室醫生交代次日手術事宜。

在托克遜縣人民醫院神經外科病房,王勇為患者做檢查。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 白素君攝

36歲的王勇是湖南省郴州市臨武縣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主任。今年5月,對口支援托克遜縣醫療系統的接力棒交到郴州市第十批援疆醫療隊手中,王勇和其他8位同事來到托克遜縣人民醫院開展援疆工作。

“既然來了,就要為當地群眾干實事,讓人生不留遺憾。”王勇說。他到崗的第一天便投身工作一線。

8月4日,托克遜縣居民木沙江·依明下樓梯時摔傷頭部,送到醫院時已陷入昏迷,瞳孔散大。“當時患者已經形成腦疝,檢查發現有巨大硬膜下血腫,需要立刻進行開顱手術。”王勇說。開顱、清創、縫合……經過4個小時爭分奪秒的搶救,木沙江顱內80毫升的血腫全部清除,手術成功。

木沙江的妻子感動地說:“沒想到在縣人民醫院也能做開顱手術,謝謝湖南省援疆醫生救了我丈夫。”

“顱裡血管和神經非常多,手術必須要精准到毫米。”王勇說,為此,他專門買來一批模擬訓練器,讓當地醫生反復模擬訓練。

“我們最重要的任務就是以團隊帶團隊、專家帶骨干、師傅帶徒弟的方式,實行1名援疆醫療人才培養1名醫師,教授並落地1個新技術項目,1名援疆醫療人才包干一個科室、指導一個學科、規范一系列管理規程。”湖南省援疆干部、托克遜縣人民醫院院長洪順濤說。(白素君)

(責編:陳新輝、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