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新疆頻道

江努日·圖日干巴依:“余生我會一直演唱《瑪納斯》”

2023年12月01日09:46 | 來源:新疆日報
小字號

“最近,我去了上海和成都,參加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展覽會,《瑪納斯》史詩在這些城市都非常有影響力,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我們一定要把《瑪納斯》演唱好。”11月28日,江努日·圖日干巴依給新疆烏恰縣幾位非物質文化傳承人分享了自己最近的感受。

江努日是烏恰縣黑孜葦鄉也克鐵熱克村村民,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瑪納斯自治區級傳承人。近日,他剛參加完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演出,又趕到了第九屆中國國際版權博覽會現場。在兩個博覽會現場,江努日為觀眾們演唱了《瑪納斯》史詩片段,引來觀眾熱烈的掌聲。

“我是非遺傳承人,讓更多人了解、熱愛《瑪納斯》史詩是我的責任。”江努日說。

熱愛,源於耳濡目染的熏陶

藍天白雲下,十幾隻羊在牧場上吃著草,一位柯爾克孜族大叔在給一位小朋友演唱《瑪納斯》史詩。

這位小朋友就是江努日。1979年,剛滿13歲的江努日開始跟著父親學唱《瑪納斯》史詩,他隻知道這是一個英雄的故事,讓他很著迷。

在學唱《瑪納斯》史詩的歷程中,江努日有過很多師傅,父親教過他、爺爺教過他、同村的叔叔伯伯們也教過他。《瑪納斯》史詩無處不在,吃飯時,《瑪納斯》史詩是大人們聚會的歡樂﹔放牧時,《瑪納斯》史詩是回蕩在天地間的宏偉篇章﹔睡覺時,《瑪納斯》史詩宛如神曲伴他入眠,就連夢裡也是不同場地、不同時間裡很多人在演唱《瑪納斯》史詩。

“耳濡目染的熏陶讓我的血液中都流淌著《瑪納斯》史詩的基因,我從小就愛上了演唱《瑪納斯》史詩。”江努日說。

痴迷,來自鍥而不舍的追求

在學習演唱《瑪納斯》史詩的過程中,江努日也開始理解《瑪納斯》史詩的內涵——這是一部英雄傳奇故事,瑪納斯和他的七代子孫帶領柯爾克孜族人民對抗外來侵略,追求屬於他們自己的幸福生活。

對《瑪納斯》史詩的理解越深刻,江努日就愈發不能自拔,演唱各篇章時,他會沉浸到不同人物的感受中。演唱“神奇的誕生”篇章時,他的雙眼迸發著希望的光芒,悠揚的唱腔給現場觀眾帶來無限生機感﹔演唱“壯烈的犧牲”篇章時,他又會給觀眾帶來無盡的悲傷感和滿腔的憤怒感。

江努日沉浸式的演唱贏得同村人認可,大家都相信,優秀的江努日一定會成長為“大瑪納斯奇”。在大家的鼓勵下,1980年,14歲的江努日在一次公開表演中連續唱了一個多小時的《瑪納斯》史詩,贏得了陣陣熱烈掌聲﹔1983年,江努日在烏恰縣玉其塔什草原的一場婚禮上,從傍晚唱到了清晨,草原上的牧民掀起氈房的篷布,在點點星光下傾聽著他的演唱。

聽完江努日深情的演唱,不少人都會給他送上代表著尊重的白氈帽,這更堅定了他繼續演唱《瑪納斯》史詩的決心。

“我唱《瑪納斯》史詩40多年了,這部史詩時時讓我感到興奮和激動。”江努日說。

1992年8月1日,江努日從烏恰縣來到阿合奇縣參加《瑪納斯》史詩比賽,比賽中,他拿到了不錯的名次,獎品是一台收音機和一張獎狀。也是在這次比賽中,他成了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瑪納斯代表性傳承人居素甫·瑪瑪依的弟子,並跟隨居素甫學習了13年的《瑪納斯》史詩演唱。

執著,因為傳承非遺的責任

傳唱了千年的英雄史詩給一代又一代柯爾克孜族人民植入了愛國、奮斗、拼搏的基因,江努日也不例外。

在也克鐵熱克村,幾乎每個月都會有一場村民間的交流聚會,大家把自己演唱《瑪納斯》史詩時的心得、經驗、疑惑都拿出來交流,這種自發形成的交流會沒有固定的場所和時間,更沒有講台、板凳,隻要有人打開話匣子,愛好《瑪納斯》史詩的村民們就會聚攏過來。而且隻要江努日在場,他就是大家公認的主心骨。

“江努日的演唱很有氣勢,也非常有感染力。”也克鐵熱克村一位《瑪納斯》史詩愛好者說。

2022年7月13日,江努日等8人在自治區博物館為習近平總書記演唱了一段《瑪納斯》史詩,總書記的殷殷囑托至今都深深印在江努日的腦海中。

為總書記表演《瑪納斯》史詩的經歷鼓勵著江努日不斷前行,他的干勁越來越足。今年,江努日前往國內其他省區市進行交流、研討,向更多人推廣《瑪納斯》史詩。

“《瑪納斯》史詩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也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能夠有機會為這部史詩作貢獻,是我的光榮和驕傲,余生我會一直演唱《瑪納斯》史詩,讓更多人聽到《瑪納斯》史詩的聲音,擔好傳承《瑪納斯》史詩的責任。”江努日說。(宋衛國)

(責編:陳新輝、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