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2023年建成高標准農田435萬畝

記者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冬春農田水利暨高標准農田建設電視電話會議上獲悉:新疆已順利完成2023年度高標准農田建設任務,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標准農田435萬畝,進一步夯實了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根基。
“建設標准、實施進度、工程質量、群眾滿意度較去年顯著提升。”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農田建設管理處處長張明義介紹,今年以來,新疆聚焦永久基本農田,優先在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和自治區認定的“四個百萬畝”制種基地建設高標准農田。各地通過建機制、提標准、嚴監管等措施,以農田建設為抓手,實施高效節水工程建設,進一步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緩解農業水土資源矛盾突出問題。
今年,中央和自治區財政對新建高標准農田畝均補助提高至1740元,較上年增加240元。各地以中央和自治區財政資金為撬棒,鼓勵各相關支農涉農資金、社會各界投入高標准農田建設,不斷拓寬資金渠道,形成多部門資金集中投入高標准農田建設的良好機制。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加大日常調度和跟蹤推進力度,對已竣工驗收項目及時按要求開展抽驗,全面排查了2019年以來農業農村部門實施的1565個項目,基本查清了農田建設質量家底,推動完善了高標准農田區地縣三級質量管理體系。
據測算,高標准農田建成后,農業生產可實現畝均節水70立方米左右,糧食產能可以提高5%至20%,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比重增加30%至50%,農民種植環節畝均收益提高100元至200元,農業生產綜合效益將實現不斷提升。
張明義介紹,明年,自治區高標准農田建設按照“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不干不支持”原則,項目資金和任務分配將更加注重項目儲備、質量管理、進度管控、多元投入、建設成效等因素。各地將結合實際,明確高標准農田建設布局、時序安排、建設內容和投入標准,建立與需求相適應的多元投入保障機制,抓好2024年項目立項審批、招投標、資金籌措等前期工作,確保第一批建設項目明春全部開工。(劉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