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新疆頻道

新疆首個公路口岸+屬地直通模式運行

阿拉山口公路口岸通關時間壓縮為平均5小時

2023年11月26日10:38 | 來源:新疆日報
小字號

11月23日,新疆首個公路口岸+屬地直通模式在阿拉山口口岸正式運行。阿拉山口公路口岸運行該模式,通關時間由平均34.5小時壓縮為平均5小時。

“現在通關很快,已看不到貨車排隊等待的場景了。”阿拉山口艾森特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文濤在電話裡告訴記者。

公路口岸+屬地直通模式是指進出口貨物可提前向海關申報,海關審單、風險分析、布控指令下達等作業環節前置,載貨車輛抵達口岸后,可直接在口岸集中作業區域完成查驗、放行,實現公路進出口貨物口岸快速通行。

過去,裝好出口貨物后,貨車要在海關監管場所等待海關關員上門施封,之后企業再申報出口,辦完手續才能前往口岸出境。

目前,阿拉山口海關在阿拉山口集中查驗場執行查驗、放行作業。集中查驗場有雙向40個查驗平台,佔地面積245畝,實現了海關關員“7×12小時”室內查驗作業。集中查驗場改變了口岸監管場所分散的狀況,各部門在該場地協同為公路口岸貨物通關提供“一站式”服務。

“進、出集中查驗場和出境的卡口實現了智能化,卡口自動觸發運抵信息,通過出境卡口自動核放出境。”李文濤說,公司一輛貨車從裝貨到出境隻需2個多小時。

公路口岸+屬地直通模式是烏魯木齊海關建設智慧口岸的成效之一。“這種模式解決了出口貨物在公路口岸通關手續繁瑣、疆內腹地城市出口轉關貨物在口岸通行環節較多等問題。”烏魯木齊海關口岸監管處副處長郭瑛表示。

新模式運行后,阿拉山口公路口岸進口通關環節由之前9項壓縮為4項,出口通關環節由12項壓縮為4項,出口轉關通關環節由之前的8項壓縮為3項,壓縮幅度62%。通關時間由平均34.5小時壓縮為平均5小時,壓縮幅度85.5%。

“新模式還解決了人力不足的問題,現在出境卡口已實現無人化。”阿拉山口海關監管一科科長馬鵬飛說。

阿拉山口市副市長許聖強介紹,目前,通過口岸業務流程再造、建集中查驗場、提升公路口岸功能等舉措,阿拉山口公路口岸進出境時效大幅提升。企業口岸通關成本降低20%左右,口岸日通行能力由300車增加到1000車,口岸年過貨能力由60萬噸增加到200萬噸。

據了解,烏魯木齊海關將在評估前期改革試點運行成效的基礎上,結合口岸實際在疆內其他公路口岸推廣該模式。(陳薔薇)

(責編:李龍、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