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新疆頻道

新疆:178個博士后站的裂變

2023年11月05日10:26 | 來源:新疆日報
小字號

在近日落幕的第二屆全國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中,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竇盈瑩團隊“抗污自清潔超疏水光伏面板的研制”項目,為新疆代表團奪得一枚寶貴銅牌。團隊負責人竇盈瑩,是今年5月從中山大學引進新疆的一名出站博士后。

“竇盈瑩團隊的獲獎,是近年來自治區黨委深入實施人才強區戰略取得成效的一個縮影。”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李祥偉說。

千秋基業,人才為本。中央人才工作會議召開以來,自治區黨委深入實施人才強區戰略,通過設立100億元新疆人才發展基金,實施“2+5”重點人才計劃等一系列真金白銀的人才政策,推動形成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留住人才的新態勢,求賢若渴的誠意持續釋放。目前,自治區已設立178個博士后站,博士后在站人數達582人,創歷史新高。一批批青年科技人才在國家及自治區重點產業、重要領域、重點項目、重要學科中挑大梁、當主角,“最強大腦”釋放出源源不斷的創新活力,為自治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健全體制機制養“活魚”

10月27日,煙台八角灣國際會展中心,第二屆全國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7個賽道的比拼異常激烈。

在創新賽其他行業領域賽道的賽場內,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博士楊帆,在台下密切關注合作導師關於“干旱區荒漠綠洲區三生安全協同提升關鍵技術研究”項目的答辯。

“今年4月,被自治區‘2+5’重點人才計劃所吸引,我從西安理工大學來到新疆,將我所擅長的水處理研究與新疆的荒漠化、鹽鹼化治理相結合,找到了科研工作新的方向。”楊帆告訴記者,單位已幫他申報了自治區“天池英才”引進計劃青年博士項目,入選后,自治區將給予20萬元一次性生活補助和每年最高30萬元經費資助,連續支持3年,將為他心無旁騖開展科研提供保障。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人事處處長蔣慧萍介紹,“天池英才”引進計劃的實施,大大增加了該所從東部引進高層次人才的底氣。今年該所已引進40余位博士,目前在站博士80余人,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海闊才可憑魚躍。“十四五”以來,自治區博士后招收人數年均保持在120名至140名之間,今年10月突破140名,同比增長40.2%。通過自治區第一批“天池英才”引進計劃,400余名青年博士從中受益,發揮了顯著的引才效用。

李祥偉介紹,為不斷健全博士后培養體制機制,自治區相繼出台《關於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改革完善博士后制度的意見〉的實施意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管理服務細則(試行)》等文件。同時,不斷健全以創新能力、質量、實效、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破除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等不良傾向,為高層次人才鬆綁。

《科研工作獎勵辦法》《揭榜挂帥管理辦法》……在新疆計量測試研究院,促進知識價值與回報挂鉤的博士后制度體系不斷完善,正成為推動自治區計量關鍵技術創新的重要驅動。

“博士后工作站成立以來,先后獲得國家級優秀獎2項、省級一等獎1項、省部級三等獎4項,參加國家級課題2項、省部級項目6項。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自治區黨委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使得人才活力持續釋放。”新疆計量測試研究院黨委書記賈廣成說。

面向主戰場加速突破“卡脖子”技術

一大批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青年人才,廣泛分布於油氣生產加工、煤炭煤電煤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自治區“八大產業集群”,面向經濟主戰場從事關鍵核心技術和“卡脖子”領域研究,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科技創新成果。

10月27日11時,揭榜領題賽新能源新材料賽道比賽現場,計時器還有最后2分鐘時,竇盈瑩拿出早已准備好的產品,向專家評委演示抗污自清潔超疏水光伏面板的技術原理。

作為引進人才進入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后,長期從事自清潔表面研究的竇盈瑩,十分看好新疆光伏產業的前景。

“在高校做基礎研究,很少會考慮產業化的問題,但來到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之后,領導常常說‘我們要做國家事’,通過科技攻關解決發展難題,這種使命感和成就感很激勵人。”竇盈瑩說。

研究大尺寸和高性能光電晶體﹔多語言、智能信息處理與可信計算﹔研發抗白癜風和糖尿病藥物﹔設計制備極低溫傳感器……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博士后科研流動站,面向經濟主戰場尋找科研攻關的方向。同時重點圍繞打造以自治區“八大產業集群”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布局人才鏈。2022年1月至今,從清華大學、劍橋大學等引進博士后等各類人才近70人,較往年同期增長5倍。

在企業設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也進一步實現了產業鏈、技術鏈和人才鏈的深度融合。

生物醫藥與健康賽道比賽現場,華春藥業研究院院長胡時先完成參賽項目“抗抑郁創新中藥參葛補腎膠囊許可上市及產業化應用”路演后,邀請年輕的博士后閆洛美一起上台,回答評委提問。

在胡時先看來,新藥研發投入高、時間長、風險大,博士后工作站在其中起到了加速器的作用。“2015年我們設立博士后站后,與高校和科研院所不斷深化產學研合作,實現了人才、技術、資源共享,有力促進了企業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和產業升級。”

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博士后工作啟動以來,自治區博士后研究人員累計在SCI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4732篇,參與或主持國家級、省(部)級項目3000余項,發明專利876項,發表專著321部。以博士后為代表的一批批優秀青年科技人才充分發揮生力軍、突擊隊作用,為新疆科學技術創新和產業進步提供了強大的智力支撐。

釋放成果轉化強磁場

“同類產品依賴美國進口,單價3萬元。我們研發的這款產品技術參數與國外產品基本一致,價格隻有進口產品的三分之一,實現了國產替代。”在此次大賽博士后創新創業成果展示區新疆展位前,新疆計量測試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在站博士后李海兵向媒體介紹團隊研發的無線溫度驗証儀。

李海兵告訴記者,目前,這款無線溫度驗証儀已經廣泛應用於新疆乳業、制藥廠、疾控中心等企事業單位,不僅節約了成本,還降低了傳統有線模式對密閉容器壓強改變帶來的生產隱患。

除了無線溫度驗証儀,新疆計量測試研究院的另一款產品——溫濕度物聯監控系統,也在哈密市纖維檢驗所獲得好評。

“我們的實驗室需要恆溫恆濕,之前使用的是可移動的溫濕度表,需要人工核查,記錄數據。採用了這款產品后,系統自動在線監測溫度和濕度,不需要人工核查、記錄,幾年前的數據都能調出來,很方便。”哈密市纖維檢驗所檢驗室主任鞏建軍說。

開展關鍵共性技術研究、集成和示范,助力產業迭代升級、發展壯大……得益於不斷優化的人才政策環境、人才創新創造活力的激發和釋放,“從1到100”的跨越正在成為現實。

走出創新賽新能源新材料賽道比賽場地,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高級專家何龍告訴記者,團隊的參賽項目“深層油藏選擇性調堵研發與應用”,是團隊花費數十年心血向塔裡木盆地深地工程治水關鍵難題發起的攻堅。從2010年起,在塔河油田累計實施296井次的現場應用,累計增油24.54萬噸。

“隻有與產業需求深入對接,將實驗室研究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動力,才能真正實現產學研深度融合,釋放創新驅動發展的原動力。”李祥偉說,自治區將繼續穩步擴大新疆博士后站的規模,積極爭取國家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和博士后國際交流計劃等項目支持,讓青年科技人才真正成為自治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趙春華)

(責編:李龍、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