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新疆頻道

可克達拉三色譜(邊城記)

本報記者 張一琪
2023年10月23日12:0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3年10月23日 第05版)

  可克達拉市一景。可克達拉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可克達拉市城市水系。楊俊欽攝

  編者按

  中國漫長的陸地邊境線上分布著140多個城市,與14個國家接壤。這些城市風格多樣、氣質獨特,構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同時,這些城市也是中國對外交流溝通的窗口。

  今日起,本版推出“邊城記”系列報道,全方位展現中國邊境城市的發展變化和風土人情,以饗讀者。  

  “等到千裡雪消融/等到草原上送來春風/可克達拉改變了模樣……”耳機裡循環播放著《草原之夜》,望著飛機舷窗外的天山山脈,距離可克達拉市越來越近,我心中也充滿了期待。

  2021年我曾到過這裡,雖是短暫的停留,這座屬於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四師的邊城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城市中成片的樹林、城市邊一望無際的稻田,靜謐、祥和的城市氛圍,讓一直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一下子就放鬆下來。

  雖然建市隻有8年,但這裡的故事卻要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說起。

  紅色:為屯墾戍邊而生

  “生在井岡山,長在南泥灣,轉戰數萬裡,屯墾在天山。”1954年10月,黨中央決定中國人民解放軍駐疆部隊大部就地集體轉業,組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從兵團數十萬干部職工挺進並屯駐在新疆兩大沙漠的邊緣地帶,到一批又一批復員轉業軍人、城鄉青壯年和大中專畢業生從祖國四面八方陸續來到新疆,加入兵團這支新中國屯墾戍邊大軍,幾代兵團人書寫了一部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史。

  從20世紀50年代進駐伊犁河谷至今,兵團四師最鮮明的底色就是紅色,屯墾戍邊、興邊富民,四師人從來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

  來到六十三團的姊妹湖,水天一色,對岸的樹林倒映在湖面上,一幅優美的油畫躍然而現。

  然而,幾十年前的姊妹湖,卻是一片沙地,自然條件之惡劣令人震驚,“黃沙滾滾不見邊,風吹沙起不見天”。

  六十三團駐地是塔克爾穆庫爾沙漠,曾經一場狂風可吞噬7萬畝耕地和渠道。別說發展,生存都困難。但是這裡靠近邊境,屯墾戍邊的任務,決定了六十三團人必須在這裡繁衍生息。

  於是,一場與風沙的較量開始了。住草棚、地窩子,吃雜糧、窩窩頭,風餐露宿,披星戴月,架橋修路,挖渠引水,植樹造林,開荒造田……

  治沙需要水,六十三團從建農場開始就持續不斷興修水利。老團長袁騰飛從調來六十三團開始,寒來暑往35年,踏遍全團300多平方公裡的沙漠、鹼灘,反復測量、規劃設計。1970年,第一座“沙漠水庫”建設完成,蓄水量400萬立方米。

  接下來,袁騰飛帶著團場干部職工,按照“長藤結瓜”的思路,又修建了8座“沙漠水庫”,年蓄水量達4200萬立方米。姊妹湖正是其中兩座水庫,令人完全無法想象這裡曾經是一片沙地。

  如今的六十三團瓜果飄香,“沙林西瓜”在整個新疆都享有美名,吃上一口,確實又沙又甜。

  六十三團屯墾戍邊的歷史是四師乃至整個兵團的一個縮影。“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艱苦創業、開拓進取”的兵團精神也在艱苦奮斗中鑄就而成。

  雖然條件艱苦,但是軍墾戰士的內心卻充滿希望與柔情,這種精神深深打動了紀錄片《綠色的原野》的導演張加毅。

  1959年,正在六十四團駐扎地——可克達拉農場拍攝紀錄片的張加毅,在一天傍晚,與作曲家田歌騎馬來到一片草甸。

  一抹晚霞斜倚天邊,叢叢蘆葦在夕陽下閃爍著耀眼的光亮,縷縷青煙從蘆葦叢中裊裊升起,一群年輕人把打來的獵物挂在木架上,一個維吾爾族小伙子彈奏著民族樂器輕聲歌唱,溫柔的夜色悄悄降臨……這幅畫卷給了張加毅和田歌創作靈感,不到一刻鐘,張加毅寫好了歌詞﹔不到40分鐘,田歌譜好了曲。兩人還當場唱了起來。

  “美麗的夜色多沉靜/草原上隻留下我的琴聲/想給遠方的姑娘寫封信/可惜沒有郵遞員來傳情……”張加毅當場拍板,這首《草原之夜》定為《綠色的原野》的主題歌。這部反映軍墾戰士建設邊疆、保衛邊疆的紀錄片作為國慶10周年的獻禮片在全國各地展映。

  金色:興邊富民開新篇

  金秋的四師,是收獲的模樣。金色的稻田與穿梭其中的收割機交相輝映,又是一個豐收年。

  六十八團的鐘阿姨拿著鐮刀一直在自己的農田旁站著,等到收割機掃過之后,把一些遺漏的水稻手動割下,“都是糧食,不能浪費”。

  年屆六十的鐘阿姨是四川人,年輕時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與丈夫一起來到了四師參與邊疆建設。目前兩人一共流轉了300畝地。“今年種了100畝的小麥,前幾天收完了。還種了200畝水稻。”鐘阿姨說。

  “你現在看到的水稻品種是稻花香。”站在稻田旁,鐘阿姨介紹著自家的情況,“稻花香今年的收購價是3塊8一公斤,我們種了100畝,一畝能收700公斤左右。”

  “在四川的時候,生活有一定的困難。當時聽到來兵團屯墾可以分配到土地,我們祖祖輩輩都是農民,有了地,就一定能吃飽飯。”如今,“吃飽飯”對鐘阿姨來說已經不再是奢望,她和丈夫還在盤算著怎麼能賺更多的錢。

  正說著,鐘阿姨指著稻田旁的溝渠,“我們在裡面養了小龍蝦”。秋天正是收獲季,四師的稻田蝦也是遠近聞名。看著一望無際的稻田,收獲的喜悅挂在鐘阿姨的臉上。

  六十八團的水稻正在收割,其他團場的冬小麥已經開始播種,相信明年收獲時節,四師的金色會更鮮艷。

  隨著共建“一帶一路”深入推進,四師地處邊境的優勢顯現出來,與中亞的交往交流也在不斷拓展。

  來到絲路榮騰公司,門口聚集一群外國人。我不禁產生疑問。“這些是哈薩克斯坦來的司機。”公司負責人馬雲解釋著。聽到是哈薩克斯坦來的,我的疑問更大了。“他們都是司機,是開著卡車來接貨的。”馬雲說。

  絲路榮騰是做邊貿的,是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兵團分區的重點企業,依托霍爾果斯口岸,現在生意做得越來越紅火。馬雲帶著我進入了公司的倉庫,“這裡是海關監管倉,進出口的貨物到我們這裡,等著報關清關”。

  剛進倉庫,就看到一排排小汽車整整齊齊地停放著,“這些車絕大多數都是新能源車,准備出口到中亞五國,以哈薩克斯坦居多”。

  運送這些小汽車的方式十分有趣——找司機開過去。馬雲每天會在一個司機微信群裡發布信息,招聘司機運送出口的小汽車。司機接單后,就會來到絲路榮騰公司的倉庫,將車輛開走,向西走到霍爾果斯口岸,經過檢驗放行后,送到哈薩克斯坦的海關倉中。然后司機再乘坐國際大巴回到中國境內。

  “現在每天大約有80至100輛車要送過去,大部分是新能源車。”馬雲介紹著。

  當我提出想採訪一下這些跨國送車的司機,馬雲聯系了好一陣,“實在不好意思,司機們都去送車了”。

  據霍爾果斯海關統計,今年1—6月經霍爾果斯口岸出口新能源汽車1.8萬輛,同比增長3.9倍。“不僅是新能源車,特種車輛的出口也十分火熱。”馬雲說。在新能源車旁邊停著的,是卡車、挖掘機等,這些特種車部分是需要卡車接過去的。

  離開絲路榮騰的時候,看著門口排隊入場的哈薩克斯坦卡車綿延好幾百米,出場的貨車和小汽車一輛接一輛。依托共建“一帶一路”,四師的邊貿給企業和個人都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綠色:公園裡面建城市

  2015年3月18日,對所有四師人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國務院正式批准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設立縣級市可克達拉市,這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第八座城市。

  一條伊犁河穿城而過,為這座城市帶來了靈氣。沿著伊犁河的濱河公園,是可克達拉市植樹造林、建設園林城市的一個縮影。

  秋天的早晨,來到濱河公園,沿河步道上,許多市民跑步、散步,新鮮的空氣、流動的河水、成片的綠植,沁人心脾。

  “我經常來這裡,沿著步道走,早晨空氣清新,傍晚夕陽西下,我們這裡講究的就是一個‘宜居’。”正在跑步的市民羅先生道出了自己的感受。

  從建市開始,可克達拉市就堅定要走綠色生態的路子。2016年10月,全面開始實施城市春秋兩季大綠化工程,按照“推窗見綠、出門進園、移步有景”的要求,可克達拉市掀起了一場植樹造林“大會戰”。

  回想起那段歲月,可克達拉市住建局局長聶福榮心潮澎湃:“那會兒工作之余,就是出去種樹,當時的要求是高密度種植,為的就是將來長成之后,可以把一部分樹移植出去,這樣事半功倍。”

  當時的設想如今已經產生了實際的效果,可克達拉市先后栽種170余種草木花卉,打造了29塊生態綠地,“城在林中、路在綠中、房在園中、人在景中”的生態效果變為了現實。據測算,可克達拉市的綠化面積佔城市總面積的比例超過44%,可謂在森林裡面建城市。

  在大規模實施綠化過程中,還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綠化中總會出現一些殘樹,長勢不好,當時我們把這些殘樹集中在城市北邊一片區域種下來。”聶福榮回憶當時的情形,“沒想到,這些殘樹經過照料也逐漸成長起來。我們把這片區域規劃成公園,命名為‘守拙園’。裡面的樹木奇形怪狀,別有一番風味。”

  現如今,守拙園的客流量絡繹不絕,讓人沒有想到。

  樹多了,生態變好了,可克達拉成為許多動物的棲息地。穿過濱河公園,就到了天鵝湖,幾隻黑天鵝在湖中起舞,勾勒出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畫卷。如今,可克達拉市被譽為“中亞濕島·交響夏都”,生態環境綜合指數、空氣優良天數居於兵團乃至新疆前列。可克達拉國家沙漠公園、木扎爾特國家濕地公園、天鵝湖全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秀案例……可克達拉市在邁向最美城市的道路上堅定地前行。

  可克達拉是一個十分浪漫的名字,意為“綠色的原野”。漫步在城市中,看著綠樹成蔭、園林景觀、成群的動物,我心裡隻有一個感受:這片綠色的原野正在展現出蓬勃的生命力。

(責編:李龍、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