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旅游旺盛的經濟賬

近日,游客在喀什古城景區游玩。鄒懿攝
近日,游客駕車到麥蓋提縣N39°沙漠旅游景區游玩(無人機攝)。麥蓋提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走進喀什古城景區汗巴扎美食一條街,溫暖的黃色燈光下,口徑2米的鐵鍋制作的抓飯、層層疊疊堆起半米高的米腸子、焦香四溢的烤鴿子,匯成濃濃的煙火氣,商販們完全不用吆喝,自有天南海北的游客駐足、品嘗。
今年喀什旅游有多火?各個景區爆滿的游客給出答案:晨光中的帕米爾高原阿拉爾金草灘,擠滿了拍日出的游客﹔正午的英吉沙縣非遺小鎮土陶館裡,大手握著小手“玩泥巴”﹔晚霞中,麥蓋提縣N39°沙漠旅游景區,越野車不知疲倦地疾馳在塔克拉瑪干沙漠起伏的沙丘上……
今年前8月,喀什地區共接待游客2622.64萬人次,同比增長83.86%﹔實現旅游收入217.22億元,同比增長97.09%。有效串聯“吃住行游購娛”的全產業鏈,推動旅游消費升級,“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數據亮眼
喀什旅游市場持續火熱
今年,改造提升后喀什古城景區汗巴扎美食一條街,總長度由300多米增加到600多米,整個街區亮化、綠化、上下水、供電等基礎設施得到改造提升。汗巴扎夜市共有商鋪153家,攤位147個。改造后,營業時間也改為全天營業。
汗巴扎美食街街口,一字排開3個直徑2米的鐵鍋,游客們爭相拍照打卡。
“這才剛到下午,這麼大一鍋抓飯賣得隻剩鍋底了,太厲害了。”成都游客陳萍感嘆道。
“這叫萬人抓飯,平時中午剛過就賣完了。”抓飯店經營者金福龍回答。
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不到古城,不算到喀什。喀什古城是新疆最具代表性的歷史人文景觀,也是世界上保存較為完整、規模較大的生土建筑群,集中體現了民俗風情、建筑精華和文化藝術。
喀什古城景區將文物保護利用和非遺傳承融入古城生活,打造出一批以古董一條街、油畫一條街等為典型的精品特色街區,並將“艾德萊斯故事館”“鐵匠鋪”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符號植入街區,給八方游客帶來別樣深度體驗。
為豐富喀什古城旅游業態、拓展喀什古城旅游深度,景區還著力打造了集民宿、餐飲、文創、購物等為一體的休閑街區,有效串聯“吃住行游購娛”全產業鏈,讓古城旅游業態迎來了新突破。
今年8月,喀什古城景區接待游客123萬人次,首次單月超過百萬人次。“努力把景點變成景區。”喀什古城景區管委會對外宣傳科科長阿地力江·阿不都卡德爾說,以前大多數游客游覽古城用時就是一個白天。如今,越來越多游客選擇住在古城,用2天到3天時間進行深度體驗,極大拉動了旅游消費。
除喀什古城景區外,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帕米爾旅游區、澤普金湖楊景區均迎來近年來旅游接待人數新高。
目前,喀什地區已經構建起以喀什古城景區為核心,塔什庫爾干帕米爾旅游區、澤普金湖楊景區、巴楚紅海景區為支撐的精品景區集群格局,旅游品牌效應凸顯。
以旅興喀
推動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
“今年旅游旺季從3月一直持續到現在,公司110台大中小型車輛,基本每天都在路上。”喀什絲路旅游運輸公司車隊隊長趙鵬飛說。他算了一筆賬,以喀什市到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這條3天2晚經典線路來說,一位游客在吃飯、門票、住宿和車費等方面要花費至少1500元。今年,一個7座商務車司機保守估計接待1500位游客,收入15萬元左右。
趙鵬飛發現,除了吃住行這些剛需,游客在喀什能消費的項目越來越多了。“接待的客人裡,至少三分之一都會去旅拍,花費能有七八百元到小一千元,還有很多客人會去古城酒吧一條街聽歌、吃串、喝啤酒。”他說。
喀什古城景區內目前有160多家旅拍店,拍攝單套服裝的價格從400元到2000元不等,旅拍行業為當地提供了近2000個就業崗位。
“古城裡,高水平攝影師、化妝師月工資都在1萬元以上。”喀什古城景區管委會工作人員拜合熱木江·斯拉依爾告訴記者,他正在籌備成立喀什古城景區美拍協會。
古城景區內,不少全國連鎖旅拍品牌開了分店,暢通的線上接單渠道,為每一家店帶來日均40—50位客人,月收入都在幾十萬元以上。
旅游演藝也是喀什地區旅游消費增長點。在喀什香妃園景區,“乾隆皇帝”“香妃”以及“香妃家族”齊迎八方來客,通過歷史人物再現和大型歌舞表演,讓游客感受到喀什“歌舞之鄉”的獨特魅力和厚重歷史文化底蘊。
“景區門票30元,演出+講解套票120元。每天7場演出,場場爆滿。”喀什香妃園景區游客服務中心負責人月爾古·胡達拜地說。今年以來,該景區接待游客64萬人次,相比2019年接待游客人次翻倍。
為了把旅游業打造成支柱產業、富民產業,喀什還依托國家金融、土地、稅收、市場開發等政策扶持和援疆資金,推進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制定更加積極有效的政策措施,吸引東部地區特別是對口援疆四省市旅游投資。鼓勵、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承包人利用非耕農用地、林權、集體土地承包權以投資入股、租賃、聯營等方式,共同開辦旅游企業。
此外,喀什地區依托A級景區打造一批鄉村旅游重點村,發展一批以農家樂、牧家樂、休閑農庄等為主題的鄉村度假項目,大力發展鄉村民宿等新業態,多渠道創造旅游就業崗位,實現直接和間接就業17.2萬余人,推動城鄉勞動者向文旅領域聚集。
變中求新
美麗的喀什更具吸引力
去喀什古城品最濃的煙火氣息,去塔什庫爾干看最美的星空夜景,去伽師嘗最甜的伽師瓜新梅果,還有英吉沙的非遺小鎮、巴楚的胡楊……喀什向世界展示的,不僅僅是人文之美,更有生態之美、風情之美。只是聽到她的名字,就令人心生向往。
“旅游+文化”“旅游+農業”“旅游+體育”“旅游+生態”……喀什不斷推進旅游業與其他產業深度融合,充分發揮“旅游+”綜合帶動效應,豐富產品內容,從供給數量、質量、結構、空間上實現了產品提升,推動了區域資源有機整合、產業深度融合、全社會共同參與,構建豐富完整、品質優越、結構合理的旅游產品體系。
除了旅游演藝外,喀什香妃園景區將景區演員集中包裝,打造出一批擁有百萬粉絲的網紅,通過帶貨帶動了本地農產品熱銷,喀什香妃園景區也成為文旅產業加速發展的一個縮影。
面對即將到來的秋冬游,喀什將重點謀劃中國新疆喀什絲路文化胡楊節、帕米爾之聲國際民族音樂節、冬季冰雪旅游節,搶抓重要機遇,做優做活獨具特色的文旅活動。
“以‘農民豐收節’‘中秋’‘國慶’等重要節點為契機,因地制宜舉辦文體旅游活動,以節促旅持續推動旅游市場熱度不減。”喀什地區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副局長劉輝說,此外,喀什地區還計劃推出冬游喀什10條精品旅游線路,保持疆外游客游喀什的熱度。(王晶晶)
■點評經緯
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需久久為功
今年,不只是喀什旅游業火爆。前8個月,全疆接待游客1.82億人次,同比增長52.42%﹔實現旅游收入1896.88億元,同比增長111.42%。
旅游業對於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僅帶動餐飲、住宿、交通運輸、商業等行業發展,還創造大量就業機會,促進基礎設施建設升級,為當地經濟發展注入活力。
以喀什地區為例,當地大力發展旅游產業,努力提升景區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旅游產業快速健康發展,對地區經濟增長貢獻率提高至11.89%,直接或間接帶動就業17.2萬人。今年以來,新疆旅游市場升溫,帶動住宿、餐飲等接觸性消費較快增長,也是旅游對經濟拉動作用的體現。
發揮新疆旅游業對經濟發展帶動作用,就要持續深入實施旅游興疆戰略,持續壯大文旅產業規模,將旅游業培育成富民興疆的重要產業。
當然,隨著旅游業蓬勃發展,基礎設施升級改造和功能完善也要持續跟進。從基礎設施角度看,新疆旅游的優勢和短板一樣突出。完善基礎設施、提升服務品質、構建“快進慢游”全域旅游交通體系等方面的持續升級一刻都不能停,這關系到游客體驗和品牌口碑。同時,在打牢基礎的前提下,可以同步著手發展旅游新業態、新模式、新產品,實施精品項目建設工程,加緊建設一批世界級旅游景區,推動旅游多業態融合發展。
新疆特種旅游市場也很廣闊。圍繞冰雪游、沙漠游、低空游等,新疆需要打造更多精品景區和精品線路,以此成為吸引國內外游客旅游、帶動發展的重要支撐點,實現精品旅游擴容提質升級,為“新疆是個好地方”品牌增彩。
文旅從不分家。如今的旅游,再也不是下車看景、上車睡覺,游客需要眼睛與心靈雙重享受。必須始終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充分發揮“旅游+”綜合帶動作用,促進旅游與文化、體育、休閑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
“夜魅力”是新疆這顆祖國西部明珠的特色。一批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示范區在天山南北建成,讓游客和市民感受城市時尚與活力的同時,共享文化和旅游發展成果。下一步,需要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將更多田園變公園,更多園區變景區,積極發展鄉村旅游,讓游客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也讓農牧民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
任何一個產業發展,都離不開實體經濟的支持,旅游業發展龍頭企業支撐作用更明顯。要聚焦打造文旅全產業鏈平台,吸引有實力的優質企業參與新疆文旅產業資源開發和運營管理,發揮各地文化旅游投資集團作用,活躍新疆旅游資本市場,為旅游業發展增添新動力。(高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