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新疆頻道

新疆:夯基現代果業 生活再甜一點

2023年10月11日11:00 | 來源:新疆日報
小字號

近日,阿圖什市果農正忙著採摘木納格葡萄。眼下,當地種植的4萬畝木納格葡萄進入採收期。翟汝增攝

近日,位於若羌縣的新疆羌都棗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一條條自動化生產線正高效運轉,工人們將紅棗清洗、晾干、分揀、包裝,一派忙碌的生產景象。近年來,若羌縣大力實施紅棗提質增效工程,紅棗產業從種植到加工形成完整產業鏈。約提克爾·尼加提攝

在新疆,9月是一年當中林果產品集中收獲的時節。從這一刻起,新疆12個林果主栽品種大部分將進入成熟採收期。紅的是石榴、青的是核桃、綠的是香梨、紫的是新梅……田間地頭洋溢著果農豐收的喜悅,迎接現代果業帶來的甜美生活。

品質越來越好、產品越來越豐富、市場供應穩定。近年來,消費者能明顯感受到新疆林果業發生的可喜變化。隨著新疆在林果業高質量發展上深入布局,種植、加工和市場銷售體系不斷完善,推動了林果從自產自銷向賣到全國轉變。

標准化,種出好果來

9月,新疆的新梅熟了,滿樹的果實嬌艷欲滴。在新疆伽師縣,新鮮採摘的新梅通過公路、鐵路冷鏈運輸到全國各大市場。伽師是全國最大新梅產銷基地,種植新梅約45萬畝,面積佔全國種植面積40%,產量佔60%。

“今年,新梅購銷依舊火熱,原本計劃採購8000噸,因為特別搶手,到現在隻採購了一半。”9月24日,伽師縣新南疆果業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浩對記者說。

新南疆果業是一家長期在喀什購銷林果產品的企業。今年新梅成熟前,這家公司就與國內各大商超、水果連鎖銷售企業簽訂意向採購合同約8000噸。

“新梅價格、產量不斷走高,市場需求旺盛,基本不愁賣。”陳浩說。8年前,新疆新梅產業還是另外一種面貌:種植面積少、產量低、病虫害嚴重,對群眾增收帶動作用很小。誰也沒想到,短短幾年,新疆新梅就迅速成為最賺錢的林果品種之一。

“首先是種植上發生了變化。”陳浩說,隨著2018年新疆啟動林果業提質增效工程,林果業開始從過去的一家一戶小農生產向規模化、標准化生產轉型,林果產量和品質不斷提升。

陳浩記憶中,曾經種植新梅的農民管理意識弱、技術水平不高,病虫害非常嚴重,產出的好果實非常少。現在,新梅採收后,果農會按照統一要求,在秋末冬初和第二年春季技術防虫,使新梅收獲時90%以上不會有虫,大幅提高了商品果率。

現在,伽師縣新梅種植戶一年四季都要對果園進行精細化管理,冬季整形修剪,春季防治病虫害,夏季除草、灌水、施肥,秋季清園。這些標准化管理規范要求都落實在了果農管理實踐中,體現在了果農收益上。

新梅發生的巨大變化,是新疆林果業布局“一產”高質量發展的縮影。

2020年新疆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自治區林果業標准化工作的實施意見》,提出加快林果業標准化建設,健全林果全產業鏈標准體系,全面實施主栽品種管理模式標准化、病虫害防治技術標准化、產品質量分級標准化、兩品一標創建標准化。目前,新疆林果標准化基地達233萬畝,商品果率達85%,林果生產綜合機械化水平達50.6%。

深加工,打造優質“大果盤”

新疆素有“瓜果之鄉”美譽。截至2022年,全疆林果種植面積達1816萬畝(不含兵團),果品總產量達870萬噸。

林果種植面積的擴大,給林果產品銷售帶來壓力。為破解產業發展短板難題,新疆開始加快推動果品生產、加工和銷售等相關產業建設。

在“中國核桃之鄉”葉城縣,隨著精深加工能力提升,核桃資源優勢開始向經濟優勢轉化。

2012年,落戶葉城縣的新疆美嘉食品飲料有限公司是一家核桃精深加工企業。經過十多年發展,該公司相繼開發出核桃食品、飲料等20多個產品,成為當地農產品深加工龍頭企業。

“葉城縣核桃蛋白、核桃含油量都非常高,很適合發展深加工。”新疆美嘉董事長彭紅春說,目前,公司年收購核桃約3萬噸,約佔葉城縣核桃總產量的四分之一,年銷售產值4.5億元,帶動2.5萬戶農戶增收。

彭紅春說,葉城縣核桃精深加工雖然有了快速發展,但加工比率還不到30%,未來仍有很大提升空間。公司今后將圍繞核桃多肽粉、蛋白粉、核桃油進一步深化延伸產業鏈。

近年來,葉城縣已引進7家核桃精深加工企業,具備了將核桃“吃干榨盡”能力。核桃殼可以加工成活性炭,核桃分心木加工成了保健茶,核桃仁加工成即食食品、飲料、核桃油等產品,年產值超20億元。

進入9月,精河縣10余萬畝秋枸杞喜迎豐收。五六年前,精河縣枸杞主要還是以晒干銷售為主,而現在晒干已退出舞台,取而代之的是鮮果精深加工,產品有口服液、原漿、格瓦斯、啤酒等30余種。如今,精河縣年產枸杞鮮果6萬噸,產值超過6億元,佔全縣農業產值的35%。

從全疆看,近年來,新疆緊盯林果業“二產”布局企業發展,通過支持企業產加銷一體化建設,進一步帶動全疆林果產品加工優化升級,提升經營主體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目前,新疆果品年加工量551萬噸,佔總產量的63%。

走出去,外面的世界更精彩

俗話說,酒香也怕巷子深。新疆林果產品品質好,但也要“勤吆喝”。在新疆眾多林果產品中,庫爾勒香梨近年通過“走出去”“勤吆喝”,在品牌建設上取得了顯著成效,品牌知名度和消費者認可度不斷提升,成為全國暢銷水果。

近年來,庫爾勒香梨不斷拓寬國內銷售渠道,與國內水果三大批發市場——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廣州江南果蔬批發市場、嘉興水果批發市場對接﹔與國內水果銷售知名企業百果園長期合作﹔與阿裡巴巴、京東等電商合作線上銷售。目前,庫爾勒香梨已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300個城市設有銷售點。

2021年,庫爾勒香梨開始在全國六大區域設立前置倉。“待所有前置倉建成后,每年近30%的庫爾勒香梨將轉移至前置倉加工、包裝、銷售,這樣就可以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銷售,消費者可以隨時網上下單購買。”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庫爾勒香梨協會會長盛振明說。

為了讓更多新疆優質果品走向國內市場,2018年,新疆啟動特色農產品疆內收購和疆外銷售“兩張網”建設,有效提升了新疆特色林果產品在國內市場的銷售份額。

在疆內收購網建設上,累計建設了疆內較大果品收購交易市場24個,以交易市場為骨架,以鄉鎮村巴扎市場為節點,通過合作社、經紀人聯結廣大果農,形成了布點合理、結構密實的疆內收購網。這對穩定林果產品價格發揮了壓艙石作用,避免了農產品集中上市被迫“賤賣”,有效緩解農產品“賣難”問題。

在疆外銷售網建設上,除了在援疆省市支持下開拓當地市場外,還積極擴大外銷網點建設,在廣州、成都、武漢、上海、北京、長春等地建立疆外銷售網點,包括社區生鮮店、商場專區專櫃等。

新疆還積極拓展網上銷售渠道,京東、天貓等知名電商平台紛紛入疆,同時也吸引一批大學生返疆創業,創辦了一批網店,利用直播帶貨、短視頻、電商等形式銷售果品。以新疆林果產品銷售平台、新疆林果網、大唐絲路、淘寶網新疆館等為代表的特色林果產品互聯網展示推介體系、電子商務交易平台、網店等初具規模。

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統計,新疆已在各援疆省市建立果品銷售分倉60個,銷售網點1萬余個,年外銷果品量達到果品總產量的80%。近年來,依托“京東”“建行善融”“大唐絲路”以及各地州市電商孵化園等線上平台和抖音、快手等直播帶貨平台,大力推進網絡營銷、直播帶貨、社區團購等林果銷售新業態發展,新零售方式銷售果品佔比達20%。

隨著疆內收購、疆外銷售“兩張網”建設的不斷完善,新疆瓜果飄香全國,受到市場歡迎。2018年至2022年,新疆年均外銷果品超過600余萬噸,約佔年產果品總量的80%以上。新疆林果已經從過去的自產自銷轉變為全國銷售,實現了飄香全國的目標。

【點評經緯】

“瓜果之鄉”既要美譽度 還要競爭力

林果業是新疆農民實現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目前,新疆林果業收入已佔農民人均收入的近30%,部分林果主產縣市佔比超過50%,特色林果業在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鄉村振興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在過去十余年間,新疆圍繞林果業種植、採收、加工、運輸、銷售等產業鏈薄弱環節,在頂層設計、改革創新、科技支撐、三產融合、“兩張網”建設、政策保障等方面持續發力,推動了林果業不斷提檔升級。目前,新疆年均八成以上果品實現外銷,獲得了市場廣泛認可,為新疆贏得“瓜果之鄉”美譽。

不過,我們也應該看到,美譽度並不完全等於競爭力。林果生產涉及品種選育、種植、管理、採收、加工、銷售等,每個環節都直接影響到林果產品在消費市場的競爭力。當前,新疆林果業經過快速發展,已經完成了“量”的增長,但在“質”的建設上卻仍有很大的不足和上升空間,主要表現在專業化程度不高,科技應用水平較低,規模化發展緩慢。同時,還面臨人才短缺、缺乏現代經營意識等問題,都影響了新疆林果業高質量發展。

面對林果業短板和不足,新疆要在鞏固美譽度的基礎上,圍繞競爭力建設,持續打好林果業高質量發展“組合拳”,推動林果業取得更大進步。一是要提升優質果品供給能力。深化林果業提質增效工程建設,推動林果標准化取得新突破。二是加大科技創新力度。當前,新產品、新技術、新消費層出不窮,在現代科技的加持下,以往難以突破的困難正在被突破,新疆要抓住科技力量,重塑林果業面貌,向著更高產、更節約、品質更好、效益更高的標准化、規模化、現代化方向發展。三是加強林果產業鏈建設。持續引進、培育帶動力強的精深加工龍頭企業,緊密企業、合作社與農戶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延長產業鏈、提升附加值,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四是積極開拓營銷市場。做好傳統展會營銷的同時,要在直播帶貨、社區團購等新零售模式上大膽探索,有所創新。

2023年,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打造以“八大產業集群”為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綠色有機果蔬產業被列入“八大產業集群”,這為新疆大力發展綠色有機林果產業指明了方向。

未來,新疆林果業將向著規劃目標邁進,2025年林果科技支撐能力明顯提高,2035年將新疆打造成為我國名副其實的生態優質果品生產基地,基本實現林果全產業鏈現代化,建成較為完整高效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始終牢牢守住“瓜果之鄉”美譽。(曹華)

(責編:李龍、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