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新疆頻道

不斷提升對口援疆綜合效益——第九次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在全疆引發熱烈反響

2023年09月24日10:16 | 來源:新疆日報
小字號

第九次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召開后,新疆各族干部群眾和援疆干部人才認真學習領會會議精神。大家一致認為,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沿著會議描繪出的“路線圖”,以高度責任感和使命感推動對口援疆工作更高質量開展。

立足優勢 構建產業體系

在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中,發展優勢產業是提高產業整體水平的關鍵。

阿克蘇地區工信局副局長、浙江省援疆指揮部產業組組長王棟表示,下一步,浙江援疆將堅定不移答好產業升級、內生造血必答題。實施產業項目招引“十百千”三年行動,每年助力招引重點項目100項以上,項目到位資金1000億元以上。實施平台能級提升“十百千”三年行動,建設百億級產業園區5個以上,實現千億級產業園區零的突破。實施產業配套建設“十百千”三年行動,每年為受援地100家以上企業提供配套服務,助力培養高級技能人才1000人以上。

“福建泉州援疆樹立‘精准招商、項目招商、以商招商’工作思路,通過‘走出去’和‘請進來’方式,全力開展招商引資和產業對接,增強本地產業造血功能。”昌吉市委副書記、福建省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泉州市分指揮部指揮長蔣文強說。

結合受援地地域特色和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現狀,泉州援疆正積極對接光伏產業項目,引進福建企業以“投資+建設+運營”的方式投建並運營5吉瓦光伏發電、5吉瓦風力發電和儲能項目,並以此為依托,著力引進一批儲能、制氫、鋰電池等光伏產業鏈企業,形成光伏產業集群,進一步推動昌吉市新能源產業發展。

創新模式 增進民生福祉

“第九次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的召開,堅定了我們做好援疆工作的信心和決心,激勵著我們更好地為各族患者服務。”河南省第十一批援疆干部人才、哈密市中心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常薇說。

常薇來自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她表示,要認真學習領會會議精神,在“組團式”醫療援疆工作中積極發揮作用,幫助哈密市中心醫院提升醫療水平,協助哈密市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伍。

吉木乃縣委副書記、吉林省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吉木乃縣分指揮部指揮長袁向江說:“吉木乃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作為農業農村部首批、西北五省區唯一的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在推動農業‘走出去’方面具有區位、開放、平台等優勢。接下來,我們將深挖當地小麥、畜牧、農產品加工、新能源等優勢,謀劃儲備項目。同時,強化吉林鬆原與吉木乃在產業投資、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合作,積極爭取計劃外資金,不斷提升援疆成效。”

加強合作 實現雙向奔赴

“我們將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會議精神上來,通過‘走出去’‘引進來’,不斷提升對口援疆綜合效益,努力實現從‘單向幫扶’到‘雙向合作’,從‘單方受益’到‘互惠共贏’的轉變。”山東省濟寧市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指揮部黨委書記、指揮齊偉說。

下一步,濟寧援疆將引進濟寧在農業、文旅方面的優勢資源,精心組織謀劃一批產業項目,助推英吉沙縣經濟高質量發展。結合英吉沙縣產業布局,定向招引紡織服裝、電子產品組裝、農副產品加工等勞動密集型項目落地。依托山東援疆“大倉東移”工程,大力推動英吉沙縣優質農副產品拓展市場。匯集職教資源,助力英吉沙縣技工學校教學質量提升,搭建高技能人才雙向交流平台,實現優勢互補、交流合作。

若羌縣發展改革委主任盧寧海表示,當前,若羌縣正按照自治區“八大產業集群”建設要求,加快培育壯大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正向著“千萬千瓦級新能源產業集聚區”目標邁進,“我們將重點圍繞新能源裝備制造以及硅基、鋰基、氟基新材料產業,加強兩地園區的深度交流合作,探索建立‘飛地園區’,在產業互補、資源共用、政策共享方面加強合作、實現共贏。”(張治立、蓋有軍、魏永貴、張婷、杜建輝、馮仁方、殷雪娟)

(責編:陳新輝、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