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新疆頻道

獻給援疆干部人才:美麗新疆 感恩有你

2023年09月19日12:32 | 來源:新疆日報
小字號

不是每一朵花都能綻放在雪山之巔,雪蓮做到了﹔不是每一棵樹都能屹立於大漠之中,胡楊做到了﹔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到祖國邊疆去奮斗,援疆干部人才做到了。 ——題記

放眼天山南北,你會看到什麼?

阿勒泰冰雪裝備制造焊花飛濺,霍爾果斯車流滾滾路暢貨旺,阿克蘇蘋果壓彎了枝頭,喀什大街小巷人流如織,和田“足球小巴郎”宛如一顆顆小石榴籽奔向全國各地……

山河織錦,大地飛歌。這是166萬平方公裡的豐收季節!這是團結和諧、繁榮富裕、文明進步、安居樂業、生態良好的美麗新疆!

美麗新疆,銘記著一個群體:援疆干部人才。

黨的十八大以來,尤其是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召開以來,中央和國家機關、中央企業及19個援疆省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堅持全面援疆、精准援疆、長期援疆。一批又一批援疆干部人才當“新疆人”、辦“新疆事”、結“新疆緣”,對口援疆工作取得歷史性成就,祖國懷抱裡的新疆愈加繁榮美麗。

魚知水恩,幸福之源。對口援疆的深情大愛,將深深鐫刻在新疆2500萬各族干部群眾心中!

胸懷家國 當好新疆人

在庫爾勒的果園裡,樓兵干博士常常被當成本地農婦。

援疆三年,樓兵干的形象發生了很大變化,這位來自西子湖畔的女研究員,本來白白淨淨,現在皮膚黝黑。

樓兵干是浙江大學研究員、植物病理學博士,她與新疆結緣,源於一種被稱作“果樹癌症”的枝枯病,這是梨、蘋果等薔薇科植物的一種毀滅性細菌病害。得了枝枯病,香梨樹如同被火燒了一般,先是葉片焦枯枝條發黑,然后整棵樹死亡。從2016年到2018年,樓兵干多次受邀來到新疆,她看到了令人痛心的一幕:因為不知道如何防治枝枯病,一些果農隻好將種植了幾十年的果樹砍掉。昔日長滿梨樹的果園,變成了光禿禿的荒地。

2018年末,在新疆回杭州的飛機上,樓兵干始終忘不了一張悲傷的面孔:庫爾勒一片近百畝果園的梨樹全部被砍掉,種了一輩子梨樹的果農吾斯曼·尤努斯看著一家人全年的指望化為烏有,這位七旬老人,默坐無聲,滿眼淚水……樓兵干也熱淚長流,暗下決心:來新疆!

回到浙江大學,樓兵干找到學校黨委組織部,遞交了援疆申請書,申請對口支援塔裡木大學,獲得批准。

按計劃,樓兵干應於2019年5月到塔裡木大學報到,但提前兩個月就來到新疆,一頭扎進了果園。因為,4月的初花期是枝枯病防治關鍵期,對於果樹來說,這是“生死時速”。

樓兵干全力投入到了與枝枯病的戰斗中。她奔波於不同地方的果園,哪裡有病情,她就出現在哪裡﹔烈日當頭,她一棵樹一棵樹檢查﹔為了糾正果農不規范的防治辦法,一向好脾氣的樓兵干,還跟人急紅過眼……三年過去了,她一再延長自己的援疆時間。她終於找到了解決方案,扭轉了病害肆虐的局面,還培養了一批當地土專家。

她被稱為“香梨女神”。

從杭州到新疆,工作生活條件差距很大,何況,她家裡負擔很重,四位八九十歲的高齡老人需要照料,但新疆需要她——為了果農不再流淚。

對很多援疆干部人才來說,以一名“新疆人”的身份在新疆攻堅克難、實干苦干,往往因為一個小小的細節。對樓兵干來說,這個細節是哭泣的果農,對北京援疆干部劉樂天來說,這個細節是不愛喝水的學生。

2020年,北京援疆干部劉樂天,挂職和田市教育局副局長。僅半年多時間,他就轉遍了全市200多所學校。

阿克恰勒鄉小學位於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距和田市區100多公裡。劉樂天發現,學生們都不怎麼愛喝水。原來,水的鹽鹼度高,咸味重。

經他協調,學校安裝了淨水器,配齊了課桌椅、教學一體機,還建起了一座教學樓。孩子們終於愛喝水了——這是甘甜的水。

孩子的笑臉,給了劉樂天最大的安慰,回到北京后,他常常對朋友說:“援疆之行,是成長之行、收獲之行、溫暖之行!”

選擇援疆,要用怎樣的成績單,當好新疆人?這是每一批、每一位援疆人都應捫心自問的問題。

2022年3月,時任中國建設銀行鄉村振興金融部平台管理處處長的郭曉光,來疆擔任新疆銀行行長助理、首席信息官。短短一年半時間,他推動新疆銀行金融科技、數字化轉型組織架構升級,成立新疆銀行數字化轉型領導小組,新設數字金融部,增設科技信息部IT架構室、需求分析與測試中心,探索建立業務與技術融合復合型人才培養新模式,針對重大項目成立跨條線、跨層級的“科技+業務”柔性團隊。

“全身心融入援疆工作,為新疆銀行的金融科技發展、數字化轉型奉獻力量,我還會繼續努力。”援疆以來,郭曉光時常這樣鞭策自己。

自1997年以來,按照黨中央統一部署,一批又一批援疆干部人才來到新疆,書寫著社會主義中國獨有的援疆干部人才“滿天山”恢宏史詩。從南疆到北疆,從城市到農村,當時光之筆為每一批、每一位援疆干部人才,刻畫一個個清晰的年輪,一個更新更美更青春的祖國新疆令人歡欣鼓舞。這是援疆干部人才的傾情奉獻,他們用非凡的成就在廣袤無垠的新疆大地交出了出色答卷。

同心筑夢 辦好新疆事

在擁有全球最大面積原始胡楊林的沙雅縣,埋頭畫了十余年胡楊的畫家西爾艾力·達吾提認為,每一名援疆干部人才,就是一棵堅韌不拔、默默奉獻的胡楊。

自5月16日來到沙雅后,沙雅縣第二人民醫院援疆醫生劉婧像陀螺一樣,越轉越快。她擅長用針灸、埋線、微針刀等中醫手法治病,“劉神醫”的名聲在沙雅傳播開來后,她每天忙得和家人通電話的時間都沒有。暑假期間,丈夫吳振華隻能帶兒子來探望她。

聽聞吳振華是一名優秀的骨科醫生,沙雅縣第二人民醫院骨傷外科的醫生邀請他在教學和手術上給予指導。“沒問題!援疆人員家屬,也是援疆隊伍的一分子。”吳振華欣然答應。他向嘉興市援疆指揮部和后方醫院報備並辦理審批手續,探親家屬“變身”主刀醫生。

奮斗的歲月未曾蹉跎,光明的事業永不落幕。

新一輪對口援疆工作開展以來,越來越多省市干部人才加入到“援疆人”行列中來。一批批帶著初心、懷揣夢想、肩負使命的援疆人身處不同崗位,卻有著共同的“援疆三問”:來疆為什麼?在疆干什麼?離疆留什麼?

上海援疆干部充分發揮上海在品牌、市場、技術、管理等方面的優勢,並立足喀什地區棉花大區的資源優勢,大力引進東部地區優質紡織服裝企業,建設織布產業園和紡織產業園,不斷完善紡織服裝產業鏈,培育壯大本地紡織服裝重點企業,推動打造紡織服裝特色優勢產業集群。

“我從家庭婦女變為產業工人,多虧上海援疆干部的幫助。”在莎車縣紡織服裝產業園,阿曼古麗·艾則孜已升職為生產值班長,管理著1個班96個紡織工人。

今年第十一批上海援疆干部人才抵達喀什后,169名援疆干部人才迅速融入當地轉換角色,用一個個“首次”“首創”,破題南疆高質量發展,跨出三年援疆第一步。

目前,上海對口支援喀什地區計劃安排項目94個,已開工84個。為做好上海援疆企業及意向投資企業的服務聯絡,上海援疆首次推出產業援疆“首席服務官”制度,以“5+X”的工作機制,扎實優化企業服務,為上海企業參與沿邊開放和鄉村振興、為喀什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當好“店小二”。

“上海援疆干部充滿激情,富於創造,勇於擔當,我們將以工匠精神抓好各項援建項目。”第十一批上海市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總指揮孟慶源表示。

有作為才是真擔當,有擔當才是真情懷。援疆干部人才“跨進新疆門、就是新疆人”,在工作上都有一股狠勁:在有限的援疆時間內,為受援地做更多的事情、發揮更大的作用。

阿勒泰地區福海縣,因海子得名,因野魚聞名。其實,福海縣現代漁業的縱深發展,少不了黑龍江省產業援疆的助力和援疆專業技術人才的心血。

2020年仲春,景勝天到福海縣農業農村局水產技術推廣站的第二天,就深入到福海縣名優魚類苗種繁育基地了解人工繁育魚種情況。春寒料峭,他奔忙了一個月,對全縣170余萬畝水面投放養殖情況有了初步了解。

這只是三年援疆路的啟程。此后,福海縣大大小小的養魚場都能見到景勝天的身影:解決養殖戶在生產中遇到的難題,幫助他們分析產量高低的原因,為來年的生產積累經驗……

今年臨近援疆期滿時,景勝天更是在與時間賽跑。他帶著普查員起早貪黑,白天深入漁場,晚上錄入數據,他要為福海留下惠漁技術,留下漁業發展思路,留下一批接續水產技術人才。

“我不累,我要與同事們並肩作戰!”已援疆期滿回到家鄉河北省廊坊市的援疆醫生高長水,援疆期間說過的一句話至今讓焉耆回族自治縣人民醫院的同事們記憶猶新。

高長水和同為醫生的妻子被稱為“援疆伉儷”,妻子2017年至2019年援疆,他接力后疫情來勢洶洶。抗疫最艱難的階段,他吃住在醫院,24小時全天候輪流值守。新疆氣候干燥,他眼睛布滿血絲,口唇干裂流血,嗓子也啞了。醫院領導勸他休息,他不假思索說出了上述這句話。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童劍強是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水運所副所長,三年前,他來疆擔任自治區交通運輸廳綜合規劃處副處長。

規劃是新疆公路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環,為了解新疆路網現狀,童劍強時常到一線看橋隧、看公路,廢寢忘食推進自治區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公路網規劃、省道網規劃、“十四五”發展規劃等各層級規劃研究編制工作。

三年援疆,童劍強走遍了新疆的山山水水,規劃逐年落到實地,G314線布倫口至紅其拉甫公路建成通車、第二條進出疆公路大通道——G7線京新高速全線貫通……“今后,我還會為新疆交通運輸工作添磚加瓦,因為我已把新疆當作第二故鄉。”

懷中一寸心,千載永不易。

近年來,援疆干部人才堅持解放思想、開拓創新,深入調查研究,當好參謀助手,大力推進理念創新、工作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推動各項工作邁上新台階。同時發揮自身優勢、積極牽線搭橋,結好新疆緣。

共青團中央援疆干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團委副書記艾裡肯江·阿布來提,全力推動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提質擴容,三年累計組織11500余名高校大學生來兵團服務,2023年實施規模計劃超5000人,創歷史新高。

生態環境部援疆干部溫文,全力推動新疆國際大巴扎等多個商圈商業提升和街區改造,加強旅游業、休閑商業、文化商業、夜間經濟產業互聯互動,促進“文旅商一體化”融合發展。

文化和旅游部援疆干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化體育廣電和旅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金寧牽頭編制了深化兵團國有文藝院團改革的實施意見及相關配套制度,完善激勵保障機制,激發各院團內生動力。

兄弟同心,其利斷金。

在各援疆力量的眼裡,對口援疆是新疆的需要,也是其他地區的需要,既有利於發揮新疆的比較優勢和后發優勢,也有利於拓展全國發展的市場空間和回旋余地。

王偉是公安部禁毒局國際合作處民警,2020年來到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公安局開啟援疆之路。

在深挖毒品來源的過程中,王偉不放過任何一條線索,從克州到烏魯木齊,又一路追到黑龍江省肇東市,一舉將一個長期跨省販毒的團伙打掉。

深知禁毒宣傳和預防工作重要性的王偉,在2021年暑假帶著20名克州中小學生來到北京,開展了“克州少年禁毒行”活動。

援疆期間,科學技術部援疆干部陳如標發揮自身優勢和橋梁紐帶作用,促成阿克蘇阿拉爾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成功獲批,實現了全國重點實驗室和南疆國家高新區零的突破。

足跡遍布新疆14個地州市50多個縣市﹔撰寫調研材料19份,牽頭完成14個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建設項目……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援疆干部胡翊坤,為新疆畜牧業高質量發展不斷作出貢獻。

援疆三年,援疆干部人才視受援地為第二故鄉,人人都是牽線者,人人爭當招商員。

援疆干部人才堅持把增進文化認同、促進交往交流交融作為鞏固各民族團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手段,安排援疆資金150多億元,實施文化潤疆和交往交流交融項目1833個。新疆與援疆省市往來交流密切、感情越走越近,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援疆三年,各省市援疆干部人才立足受援地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加強資源配置,科學布局產業,集中力量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促進區域產業協調發展。

“能扛就自己扛,我們越忙,援疆事業發展越好。”援疆期間,山西省第四批對口援疆專業技術人才、山西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旅游管理專業教師張紅艷說。在參與組織“晉疆情·晉昌行”文化潤疆等活動中,繁忙的她認為,干好“引來汾水潤天山”的山西文旅援疆事業,再忙再累也值。

三年前,作為援疆干部人才,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地質工程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范亮,來疆擔任新疆新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節能環保總監。

從環保板塊組建到產業結構調整,再到聚焦自治區綠色產業發展要求,范亮與新疆各族干部職工結成幫扶對子,手把手教技術、教業務、教管理,將“輸血”變為“造血”,積極為新疆新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留下一支政治過硬、技術過硬、業務過硬的干部職工隊伍,全身心地為新疆節能環保事業發展作出貢獻。

福建省援疆干部人才聚焦重點產業招大引強和補鏈強鏈,深度發掘閩昌產業協作空間和潛力,並通過駐點招商、定向招商、以商招商、聯合招商、線上招商等多種方式,力爭更多好項目大項目落地昌吉回族自治州。

……

在新疆三年,援疆干部人才舍不得浪費一天,他們從政策、產業、項目、資金等方面給予新疆有力支持和幫助,一次次把不可能的事變成可能的事。“永遠做新疆事業的服務員、宣傳員和聯絡員”“援疆無悔,因為我們唇齒相依”“援疆是值得自豪一輩子的事”鏗鏘有力的援疆話語,溫暖著新疆各族人民的心田。

情系天山 結好新疆緣

“毛醫生”——這是所有湖南省援疆醫務人員的共同稱呼。

2022年底,湖南省援疆醫療隊醫生為一位94歲的維吾爾族老奶奶做了心臟支架手術,這是一台風險很大的手術。老奶奶醒來后,就一直叫援疆醫生“毛醫生”,起初以為是醫生自我介紹時患者沒聽清,糾正了幾次,老奶奶也沒有改稱呼。

“你們是毛主席家鄉來的醫生,是黨派來照顧我們的。”老奶奶如是說,情真意切。她康復后,擔心援疆醫生會回湖南,就常常來醫院打聽他們什麼時候走,得到的回答是:“‘毛醫生’永遠都在吐魯番,不會走。”

湖南新一批援疆醫生進疆后,決定打造“毛醫生”品牌。援疆醫生會有更替,但是“毛醫生”會一直在。

三年援疆路,一生新疆情!

金秋的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縣江布拉克,收割后的麥田,在天地間呈現出極致的燦爛金黃。電影《援疆干部》在這裡取景。

這部電影改編自福建省第二批援疆干部總領隊吳玉輝榮獲“五個一工程”獎的同名小說,是一部根植於新疆、具有豐厚底蘊的優秀作品,一部由援疆干部傾情書寫的援疆故事。小說以中央實施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戰略部署為切入點,通過一系列生動感人的故事、跌宕起伏的情節,塑造了一批援疆干部“追夢人”群像,飽含激情地刻畫了援疆干部以國家利益為目標,以奉獻精神為追求,舍小家為大家,勇於擔當,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2013年《援疆干部》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並相繼用漢、維、哈三種文字發行,短短半年內發行量達10萬余冊。

吳玉輝也來到了《援疆干部》開機儀式現場,作為一名曾經的援疆干部,他在昌吉州工作生活了三年。在被問及為什麼要寫這樣一部小說時,吳玉輝說:“援疆結束回到福建后,我思考該用什麼樣的方式繼續援疆工作,我想用心、用情去把援疆時期的故事記錄下來。”

電影《援疆干部》總策劃吳曾紅曾是中央國家機關第八、九批援疆干部,連續援疆六年。2020年9月,結束援疆回到中央機關后,一直想繼續為新疆做點實事,在強烈的情感驅使下,他還為電影《援疆干部》寫下了《大美新疆》這首原創歌曲歌詞。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也有人選擇長期留在新疆。

王欣,是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援疆干部,來到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這片熱土之初,一年內審核近800份文書,辦理近百起疑難復雜案件。后來,他辦理各類案件400余件,沒有一件因裁判不公被投訴、被舉報,經評查無一超審限、無一因過錯被發回重審或改判。

因與伊犁河谷的各族干部群眾結下深厚友誼,王欣最終決定留任伊犁州法院工作。從援疆到留疆,他真正讓異鄉變故鄉,“能留在大美新疆奉獻光和熱,我無怨無悔!”

還有夫妻雙雙扎根新疆的。

十年前,何甜由團中央選派從青島農業大學到喀什地區麥蓋提縣參加援疆工作。麥蓋提縣是“刀郎之鄉”,有著濃郁的音樂藝術氛圍,“刀郎木卡姆”於2006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樣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該如何傳承和發揚?保護刀郎木卡姆並使其走出新疆、走向世界,成了何甜的夢想。她在青島、廣州、新疆等地上下奔走,尋找資源,終於夢想成真:2014年4月,麥蓋提縣青少年音樂藝術中心如期動工,越來越多的麥蓋提青少年能夠接受系統的音樂教育。

在喀什地區援疆三年,何甜和當地干部群眾一起同甘共苦、共同奮斗,結下了難以忘懷的深厚情誼。援疆結束回到青島后,她卻日夜思念著新疆,“援疆工作的點點滴滴,特別是當地百姓的純朴善良,青少年清澈純粹的眼神,渴望改變的求知欲望,讓我久久不能入眠,常常在深夜問自己,是否能留下來為當地青少年做更多的事情。”何甜回憶說,她毅然做了一個決定:留在新疆工作,將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體貼的丈夫看出了她的心思,毅然支持她繼續返回新疆工作,攜著丈夫的理解與支持,2017年,她從青島農業大學調入喀什地區工作,繼續與當地的各族干部群眾一起並肩戰斗,參與並見証了當地百姓擺脫貧困,住上了安居房、通上了自來水……那些日子,她哭過、笑過,忙碌的工作,有時會讓她焦慮和疲憊,但那份職責擔當帶給當地社會和百姓實實在在變化的成就感、使命感,讓她獲得了幸福和深刻的生命體驗。丈夫也看到了她的變化,毅然從青島來到新疆和她一起並肩戰斗。

回憶十年援疆工作,何甜說:“我已把新疆當成了另一個故鄉,我愛這裡的人們,愛這裡的山山水水。我將立足崗位職責,緊緊圍繞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服務當地青少年健康成長,引領廣大青少年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共建美麗新疆。”

為了美麗新疆,也為了自己的壯闊人生!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疆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為深入開展好新疆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強大動力。援疆干部人才堅定不移推動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在新疆落地生根,天山南北春潮浩蕩、生機勃發。

今年7月18日,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有關負責同志帶隊,送第十一批中央單位600多名援疆干部人才抵達烏魯木齊,接過對口援疆“接力棒”。相關對口支援省市選派的第十一批4100余名援疆干部人才,已於今年5月底前進疆工作。

他們來自五湖四海,為了同一個目標,走到一起、干在一起,為這片熱土奉獻心血。

美麗新疆,明天會更好!

美麗新疆,感恩有你——援疆干部人才!( 張治立)

(責編:陳新輝、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