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新疆頻道

新疆推進水資源高效配置和合理利用述評:管好用好每一滴水

2023年09月19日12:14 | 來源:新疆日報
小字號

新疆是典型的干旱內陸區,多年平均水資源量834億立方米,僅佔全國水資源總量的3%。新疆如何將有限的水資源用足用好?如何圍繞做好節水蓄水調水文章,統籌生活、生產、生態用水?又是如何通過高效節水,讓水資源管理從粗放模式向精細化、科學化轉變的?

在剛剛過去的半個月裡,中央媒體、援疆省市媒體、自治區媒體等組成的全媒體報道團隊共同開展了“四季看新疆”第二季“沿著河湖看新疆”主題採訪活動,先后前往哈密、吐魯番、巴州、阿克蘇、喀什、和田等地,探訪生產生活一線,共同尋找答案。

隨著採訪調研的不斷深入,答案逐漸清晰——高效節水、科學開發的理念已融入新疆經濟社會發展方方面面,成為各族人民的思想共識、行動合力。

高效節水,農業生產效益高

9月初,“沿著河湖看新疆”報道團隊走進位於全國優質商品棉基地尉犁縣的超級棉田,在與種植戶算“用水賬”、談“節水經”的過程中,感受高效節水對棉花生產的重塑。

極飛科技尉犁縣超級棉田,是我國首個無人化棉花農場試驗項目,借助機器人、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大幅提高了棉花生產效益。傳統種植模式下,3000畝棉田至少需要25人至30人管理,如今隻需兩人即可完成管理工作。

“水是非常關鍵的因素。”超級棉田項目負責人艾海鵬說,布置在田間的100多個土壤傳感器,會根據土壤墒情自動澆水施肥,大大提升了水肥利用率。2022年,超級棉田與周邊傳統農田相比,減少灌溉用水47.3%、減少肥料18.2%、減少農藥33.2%,每畝種植成本降低近420元,平均畝產達403.6公斤,真正實現了節本增效。

超級棉田是尉犁縣棉花生產提質增效的一個典型。近年來,尉犁縣全面推進農業深度節水,持續改善農田灌溉條件,積極推廣膜下滴灌、“干播濕出”等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全縣百萬畝棉花實現高效節水全覆蓋,棉花生產實現畝均節水100立方米,部分棉田用水量明顯低於自治區下達的棉花用水定額標准。

新疆的水土光熱資源孕育了發展現代農業的沃土,是典型的“灌溉農業、綠洲經濟”。農業用水量佔全疆用水總量的91%,高效節水,不僅關系著新疆農業自身發展,對全社會提高水資源利用率也有重要意義。

如今,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成為越來越多農民的共識。在沙雅縣努爾巴格鄉英阿瓦提村,用水合作社理事艾買爾江·阿由甫見証了這一變化。

“用的水少,產出還高,農民得到了實惠。”艾買爾江說,當地實施了高效節水示范項目,改革水價、放權到村,統一灌溉,過去的大水漫灌現在已很少見到,農作物產量不降反增。

近年來,新疆通過精細精准調度管理、推廣新型節水技術等方式,有效提升了新疆農業用水的效率,截至目前,累計建成高效節水面積超過5000萬畝。同時持續推進灌區工程建設,現有大中型灌區391處,控制灌溉面積9265.73萬畝,已建防滲渠道10.27萬千米,防滲率64.35%,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升至0.573,有效提升了農業用水效率。

精細用水,拓寬發展新空間

在庫爾勒上庫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記者看到,石油石化園各類項目建設如火如荼。全國內陸首家大規模PTA(精對苯二甲酸)項目已實現生產廢水“近零”排放。

“能否將PTA用水控制在合理區間,關系到煉化紡產業鏈條是否健全。”庫爾勒上庫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吳平寧介紹,近年來,上庫高新區聚焦水資源高效配置和合理利用,不斷提高工業用水效率和效益,推進企業實施節水技術改造,圍繞石化化工行業循環水高效閉式冷卻等實施一批重點水效提升項目,提升企業各環節用水效率和重復利用率。目前,由污水處理單元、中水回用單元、分鹽結晶單元等六大單元構成的污水處理系統正加緊建設。投運后,可精准服務園區企業,處理能力可達每日3萬立方米,其中90%可實現重復利用。

從整體上看,新疆是一個缺水地區,但從人均水資源保有量看,反而超出了全國平均水平的2倍。應該說,新疆在相當程度上是結構性缺水,水資源開發利用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隻要拿出切實管用的措施,就能延伸出新的發展領域。

記者注意到,不僅在工業項目中,山間流淌的一條河流,經過科學開發利用,也能產生很好的經濟效益。

8月,哈密抽水蓄能電站建設如期推進,這座利用自然河流和山間落差新建的電站,將成為保障電網穩定運行的“超級充電寶”。哈密抽水蓄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徐宏偉介紹,項目建成后,電站根據電網運行負荷,實現抽水蓄能和放水發電的循環往復,讓風電、光伏電站充分運轉,大幅度減少棄風、棄光現象,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59.6萬噸,承擔起東疆吐哈盆地“風光”新能源的開發、消納和外送的重要使命。

構建科學合理的水資源開發利用體系,不斷提高水資源利用率,既是新疆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剛性要求,也是經濟發展實現換擋升級的內生動力。近年來,新疆將水作為重要的戰略性經濟資源,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建成含鋼鐵、火電、紡織、造紙、石化和化工等高耗水行業的節水型企業188家,全面推進節水載體建設。同時,各地實施用水強度控制,水利部門科學制定各地(州、市)“十四五”期末用水效率控制指標,倒逼全行業各領域提高用水效率。

科學治水,天山南北綠意濃

“沿著河湖看新疆”的採訪越深入,新疆努力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的初心就越發清晰。

經過多年堅持不懈的努力,科學精細的水資源管理,產生了水資源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成果。一片綠蔭擦亮了城市的宜居底色,一泓碧水涵養著鄉村健康發展。在天山南北,一幅人水和諧的斑斕畫卷正徐徐展開。

巴裡坤哈薩克自治縣高家湖濕地公園,一個興衰皆因水起的地方。夏秋之交,這裡風光旖旎,豐美水草營造的獨特濕地景觀,白鷺、黃鴨、大雁等鳥類來此落腳,吸引了全國各地游客前來觀光打卡。

過去的高家湖濕地可不是這樣。“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巴裡坤哈薩克自治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副局長蔣曉亮感慨頗多,由於基礎設施陳舊,當地居民對濕地草場保護意識較弱,高家湖的水資源反而成了發展的負擔。

這兩年,在援疆省市的支持下,高家湖濕地公園實施了一系列基礎設施改造提升工程,對濕地公園邊開發邊保護,並以此為基礎,形成了以馬匹騎乘、農牧家樂、農副產品售賣、民宿、水上娛樂為主的就業模式,帶動就業1200余人。

2019年,高家湖濕地被評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生態旅游發展火熱,吸引了很多年輕人返鄉創業。今年,高家湖濕地公園已累計接待游客70萬人次。生態好了,游客多了,這裡的村民吃上了“旅游飯”,錢袋子漸漸鼓了起來。

保護有方,開發有道。不僅在鄉村,用好水一樣能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在庫爾勒市南部,原本一片戈壁灘因為中水回用變成了一葉城市的“綠肺”,這裡是杜鵑河城市濕地公園。

2016年,庫爾勒市按照發展“現代生態花園城市”的目標,創新水資源利用模式,結合生活廢水處理再生利用工程,將孔雀河和杜鵑河沿岸30多萬居民的生活污水收集到污水處理廠,全面處理后變為中水再輸送到濕地公園進行景觀綠化,不僅有效解決了城市污水處理難題,還為市民旅游、休閑、健身提供了好去處。

近年來,新疆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開展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快補齊城鎮污水收集和處理設施短板,全疆水環境質量穩中有升。目前,全疆城鎮污水處理率達97%,城鎮污水再生利用率42.92%,提前完成國家“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同時,積極利用非常規水資源,納入水資源統一配置,2022年全疆非常規水資源利用量9.05億立方米,城鎮再生水利用率達42.92%,比2020年提高2%以上。(劉毅)

(責編:陳新輝、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