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旅游新動向:有顏值有內涵 盡享南疆風情

9月16日早上,新疆喀什古城景區開城儀式結束后,古城裡“古麗的家”旅游家訪點門前,主人沙拉麥提古麗·卡日繼續用歌舞歡迎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現在這裡每天能接待200多名游客。
新疆中國國際旅行社有限責任公司9月初發布了8款南疆旅游線路產品,目前已在疆內外收客2400余人,他們明顯感覺今年南疆旅游比往年更熱。
近年來,南疆四地州文旅部門及文旅企業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升級配套設施、豐富旅游業態,旅游逐漸發力起勢,交出滿意答卷。今年1—8月,南疆四地州旅游人數和收入持續保持增長態勢,同比漲幅均超過兩位數。
便利交通引客
9月15日,阿克蘇—銀川—浦東往返航線正式開通,從上海來阿克蘇更加便利。結合該航線開通,當地文旅部門綜合各縣市旅游資源,打造了11條“重訪知青路·再敘鄉土情·共謀新發展”線路產品。
今年以來,阿克蘇地區已陸續開通阿克蘇—蘭州—廣州和阿克蘇—成都—長沙航線。目前共開通北京、上海、廣州、長沙、成都等疆內外航線37條,通航城市29個。直航城市的增多,打通了“引客入阿”的“最后一公裡”。
“隨著空中通道更加暢通,游客來阿克蘇旅游更加方便,我們也根據各地游客的喜好,不斷推出相應的旅游產品,進一步豐富旅游業態和供給能力。”阿克蘇地區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駱娟說。
喀什地區3月2日迎來今年首個旅游包機團,此后各旅行社包機、專列帶來源源不斷的游客。喀什地區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副局長劉輝說:“今年,我們加大對全國各地客源市場的宣傳促銷力度,主動與各地旅游合作商對接,鼓勵和支持更多旅游企業以包機、專列的方式‘送客進喀’。”
喀什陽光之旅旅行社有限公司今年共接待了20余個包機、專列團。隨著新包機航線的開通,該旅行社開發拓展了武漢、杭州、深圳等客源地旅游市場。該社總經理王穎說:“今年,包機從3月、專列從5月啟動以來,一直火到現在,收客已經到了10月底。”
新疆中國國際旅行社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周迪說:“隨著空中交通的便利,除了通航的游客量增加外,一個明顯的變化是游客集合地發生改變,不再僅以烏魯木齊市作為集合地中轉南疆,今年選擇喀什、阿克蘇進出疆游客比例明顯增大。”
“除了南疆機場建設加快,鐵路、公路也迅速發展,交通對南疆旅游起著明顯助推作用。”自治區旅游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曉宇說,近年來南疆四地州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大量資金,夏季游客明顯增多,他相信接下來的秋冬游會見到更明顯的效果。
精彩民俗留客
“今年南疆游客不僅數量增多,停留下來的時間也更長。”周迪說,往年游客到南疆四地州游覽時間一般是7到8天,今年以9到11天居多,“南疆各地州都有自己獨特的IP,沙漠、高原、古道和歷史文化、民俗風情組合的旅游產品非常有吸引力。”
為了更好地吸引和留住游客,各地紛紛打造高等級旅游景區,推出多業態旅游產品,民俗、非遺、特種旅游均是其中的亮點。阿克蘇地區推出微探險游﹔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推出了帕米爾高原深度體驗游、柯爾克孜獵鷹文化民俗體驗游等4條線路﹔喀什地區推出民俗深度體驗游等10條精品旅游線路﹔和田地區也推出“桑株古道”等重點風景道。
“現在的游客希望體驗不同生活狀態,了解不同民俗風情,南疆各文旅部門也紛紛抓住這一需求點打造文旅產品,各地今年都有可圈可點的王牌產品。”張曉宇說,比如從建筑到沉浸式演藝都吸粉無數的和田約特干故城、庫車大馕城,以及各地多景區都可以觀賞賽乃姆舞蹈、刀郎木卡姆藝術演出。
“古麗的家”院中,種了一棵無花果樹,房間裡隨處可以看到木雕、石膏雕、艾德萊斯綢裝飾,桌上的鮮花、干果、點心,還原了傳統庭院的樣貌。沙拉麥提古麗說:“我希望來我家的游客不僅感受到熱鬧,更能深度了解新疆的建筑、美食等文化。”
“古麗的家”只是喀什古城中精彩一角。現在這裡有近3000個商鋪,為大家帶來煙火氣十足又滿是歷史文化氣息的生活。9月以來,景區平均每天接待游客3萬余人次,旅游演藝、非遺體驗是古城裡最受游客歡迎的文旅融合項目。游客們通過參與制作銅器、土陶、木器、樂器等,深度體驗非遺文化的無限魅力。
“旅游讓非遺‘活’起來,非遺讓旅游火起來。”喀什古城景區管委會對外宣傳科科長阿地力江·阿不都卡德爾說,今年喀什古城景區加快文旅融合步伐,將非遺保護和傳承進一步融入古城旅游。
從資源走向品牌
“圍繞英雄史詩《瑪納斯》和帕米爾高原風光,我們開發建設了一批品牌文化旅游景區、民族特色文化旅游區等重點文化旅游融合項目。”克州文化體育和旅游局旅游體育科負責人馬國華說。
今年,阿圖什市阿孜汗無花果民俗文化旅游景區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當地還培育了克州瑪納斯大劇院、柯爾克孜非遺小鎮、克州三千年風情街等,讓游客在欣賞風景的同時品嘗美食、欣賞歌舞,感受非遺文化。
和田縣約特干故城、於田縣庫爾班·吐魯木紀念館也在今年被評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和田團城被評為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和田地區被評為全國自駕旅游目的地……一批批優質文化旅游產品的亮相,讓今天的和田愈發迷人,“文化+”“旅游+”助推了新業態的發展。
和田地區還將村民們生產的桑皮紙、艾德萊斯綢等融入旅游產品,加快民俗旅游品牌建設,並通過民俗運動會、文化藝術節、文化旅游節等豐富活動,推動文旅活動再升級,吸引游客來深度體驗,也打造了新的消費場景。
和田地區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局長吐送古麗·買托胡提說:“在努力從資源時代走向品牌時代的路上,南疆這片土地上的風景與風情,不僅吸引著各地游客前來打卡,也讓鄉親們的‘旅游飯’越吃越香!”(張小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