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兒井:從生命之泉到文旅招牌

8月30日,“四季看新疆”第二季“沿著河湖看新疆”主題採訪團在吐魯番市交河驛·坎兒井源景區採訪。鄒懿攝
來到位於吐魯番市的交河驛·坎兒井源景區,潺潺的流水聲和扑面而來的清涼瞬間將40℃的高溫一掃而空,博格達峰的冰雪融水,經由逾一米寬的暗渠向遠處涌流。坎兒井的清泉正是“火洲”吐魯番賴以千年繁榮的“生命之泉”。
8月30日,“四季看新疆”第二季“沿著河湖看新疆”主題採訪團一行,來到吐魯番市。作為與萬裡長城、京杭大運河一起被譽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橫亙戈壁灘創造我國西北干旱荒漠氣候地區生命奇跡2000多年的坎兒井,受到了採訪團的關注。
坎兒井是新疆干旱地區利用地面坡度無動力引用地下水的一種古老水利工程,是各族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2006年,坎兒井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坎兒井開鑿技藝”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如今,坎兒井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活力。吐魯番市持續利用坎兒井資源,加快打造集文化體驗、休閑度假、民族歌舞、餐飲住宿、觀光購物為一體的旅游景區綜合體,坎兒井也逐步成為促進吐魯番經濟、文化、藝術發展的有效載體。
“以前,坎兒井僅僅作為水利工程,現在,坎兒井的保護正在不斷融入生活、融入時代。今天你再來吐魯番,我可以很自信地告訴你,來吐魯番玩,都會來看坎兒井。”吐魯番市文化體育和旅游局黨組副書記、局長吾買爾江·阿不都拉一邊說,一邊拿出手機給記者看當日的數據。統計數據顯示,8月29日,吐魯番市接待國內游客約13.6萬人次,其中坎兒井景區的游客接待量僅次於火焰山景區,位列第二。
以坎兒井為主題的景區目前在吐魯番市已達4家,分別為吐魯番坎兒井樂園、坎兒井民俗園、交河驛·坎兒井源和坎兒井傳承區。通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豐富產品業態和資源整合,4家景區錯位發展,抱團打造“坎兒井”旅游品牌。
“站在這裡有點腿軟,沒有想到我會在火洲感到后背發涼。”在交河驛·坎兒井源,游客陳美玉正站在玻璃地板上,腳下便是60米深的坎兒井井底。
交河驛·坎兒井源,是吐魯番唯一一家可以乘坐電梯直達井底參觀坎兒井源頭的景區,景區採用實景與多媒體技術相結合互動體驗參觀的方式,講述坎兒井延續2000多年生生不息的歷史。
“今年我們增加了駱駝騎乘、古裝換裝等體驗類項目,還引進了特色民宿。”交河驛·坎兒井源景區經理馬靜介紹,民宿復原古代驛站功能,入住的游客可以享受露天泳池、自助燒烤、酒吧等休閑娛樂活動,“我們發現這些體驗類的項目很受游客歡迎。”
在吐魯番坎兒井樂園,吸引游客林友的是景區內坎兒井博物館展示的坎兒井縱坡面動態模型,“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這種能把坎兒井到底是一口什麼樣的井講透的游覽方式,讓我在了解之后對坎兒井產生了更大的興趣。”
“今年以來游客特別多,有時一整天都顧不上喝一口水,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回,我把一個大姐給講哭了,后來我問大姐,她說是因為她也有過挖井的經歷,才被一代代堅守傳承的精神所感動。”吐魯番坎兒井樂園景區講解員吐爾遜汗·胡吉艾合買提說,講好不畏艱難、造福子孫后代的坎兒井精神對於景區發展意義重大,“一個好故事不僅能打動游客,還能讓更多人關注坎兒井、保護坎兒井。”
“坎兒井是吐魯番的核心旅游資源之一,我們將繼續以坎兒井為載體,整合吐魯番坎兒井樂園、交河驛·坎兒井源等坎兒井主題景區,以呈現不同文化主題、不同業態的景區景點組成的綜合性文旅板塊,讓坎兒井成為來吐魯番的游客必游景點之一。”吾買爾江說,目前,聯合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的工作正在推進中,今后還計劃推出更多體驗式游覽坎兒井的主題旅游產品。(郭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