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新疆頻道

西部烏鎮改革紅利怎麼來

2023年08月09日11:31 | 來源:新疆日報
小字號

8月7日,克拉瑪依潔克洗滌服務有限責任公司員工在清洗酒店用品。龐博攝

位於克拉瑪依市烏爾禾區的西部烏鎮國際文旅度假區生機盎然(8月7日無人機攝)。該度假區不僅滿足了游客住宿、餐飲、游玩的需求,更是當地探索農村宅基地流轉、激活村集體經濟的一項成果。龐博攝

在新疆廣袤大地上,當你一路向北暢玩,中途鞍馬勞頓想找個地方歇歇腳,一定會通過各類旅游平台查詢到克拉瑪依市烏爾禾區——這裡打造了西部烏鎮國際文旅度假區。

度假區滿足了游客住宿、餐飲、游玩的需求,更是當地探索農村宅基地流轉、激活村集體經濟的一項成果。

7月中旬,新疆大學鄉村振興研究院院長溫鐵軍在新時代新疆干部大講堂授課時指出,西部烏鎮項目是推進鄉村振興的有益探索。

盤活土地資源 發展民宿產業

“我們看到‘玫瑰花園’作為民宿,蓋的房子也漂亮,掙的錢也多,我們倡議,學習當年小崗村精神,拿出我們的庭院和房屋搞民宿、做旅游,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大力改善鄉村面貌”。

這段話寫在中共烏爾禾區委黨校(烏爾禾區行政學校)鄉村振興館的牆壁上,出自2020年3月烏爾禾鎮哈克村、查干草村104戶村民寫下的倡議書。

故事得從烏爾禾區委書記薛宏舜的試驗說起。薛宏舜到烏爾禾區任職第二年起,發動干部帶領兩個村村民發展庭院經濟。2017年—2019年,庭院經濟幫助烏爾禾區農牧民實現年戶均增收4000元。

但這依然與黨中央對鄉村振興的要求相去甚遠。“針對年老的農牧民群眾庭院經濟發展難度大、養老難,以及烏爾禾區旅游服務設施難以滿足游客住宿需求,區委調研分析后,決定在改革中探索。”薛宏舜說。

2018年,薛宏舜帶頭聯系企業,在結對親戚宅基地上建成了“玫瑰花園”民宿。試驗取得出乎意料的成功。僅2019年,“玫瑰花園”民宿營業額就高達192萬元。

看到“玫瑰花園”賺錢,村民們聯名寫了倡議書。2020年3月,兩個村黨支部、鎮黨委研究后,將村民意見提交區委決定。

烏爾禾區委常委會連續7天組織召開干部大會反復研究,2020年4月,區人民政府批復了西部烏鎮最終實施方案。“原計劃分步驟推進,但村民意願強烈,就一體推進了。”薛宏舜說。

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完善農民閑置宅基地和閑置農房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這是實施西部烏鎮項目的政策依據。”薛宏舜說。

在項目決策過程中,針對村民疑慮,烏爾禾區提出堅持農民身份不變、宅基地資格權不變、集體收益分配權不變“三不變”原則。“這讓農民吃了定心丸。”薛宏舜說。

村民與村委會簽訂宅基地流轉協議,將宅基地使用權統一流轉給村委會,在原址上拆除重建,發展民宿。“首輪流轉期限20年,到期后可以續簽流轉協議,也可以將資產返還農民。”薛宏舜說。

流轉過程中,村民收益來源於三個方面:按1600平方米面積計入宅基地基准收益,每戶每年1.5萬元﹔按80平方米抗震安居房計入基准收益,每戶每年1萬元﹔超出80平方米的房屋及其他地上附著物(房屋、棚圈、樹木、水井、地坪等不動產),按照其評估價5%核定每年使用收益。“以上三項收益每5年上浮10%。”薛宏舜說。

對於村民安置,60歲以上老人願意集中贍養的,可以拎包入住養老院,宅基地流轉全部收益按年發放﹔農戶已有住房的,宅基地流轉全部收益按年發放。

烏爾禾區新開發了鳳翔小區,對希望購買樓房的村民進行安置,宅基地流轉收益扣除房款后按月發放。“絕大多數村民在扣除房款后,仍有結余。”薛宏舜說。

運營西部烏鎮 帶活國有企業

西部烏鎮項目於2020年6月開工建設,總佔地面積153萬平方米,由烏爾禾區屬國有企業克拉瑪依龍達城市建設開發經營有限責任公司作為建設單位,總投資20.93億元。

“為節約投資,提高效率,採取EPC總承包方式,經公開招投標,由中標單位承擔項目設計和施工總承包。”龍達城建總經理梁志鵬說,項目建成后,整體交由烏爾禾區屬國企克拉瑪依龍達旅游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管理經營。

2022年5月1日西部烏鎮開園運營,民宿條件超過四星級標准,床位數達到8000張。

為運營好西部烏鎮,龍達旅游專門成立了全資子公司克拉瑪依西部烏鎮文化旅游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負責西部烏鎮所有酒店以及商鋪運營管理。

“將所有民宿劃分為17個片區,分別成立17家酒店也就是17家子公司進行管理。”西部烏鎮文旅公司總經理周經富說。

7月中旬,記者走進其中一個名叫隱禾的酒店,一股沉郁的檀香氣息扑鼻而來,房間內擺放著中式家具,牆上挂著國畫,干淨整潔而愜意。

“共有23棟民宿,144間房﹔還配套餐廳和會議室。在旅游旺季,時常滿員,一房難求。”該酒店負責人溫達晨說。

對於西部烏鎮內商鋪,西部烏鎮文旅公司則以租賃或者聯營方式招商。“涉及業態包括足浴、新疆特產銷售、音樂餐吧、超市、馬戲表演等。”該公司副總經理牛楠說。

吾飲良品西部烏鎮店正是招商項目之一。“今年‘五一’假期,一天銷售額就達到6萬元。”該店負責人姜俊杰說。

“經營酒店和商鋪的利潤上繳龍達旅游。根據委托經營協議,龍達旅游再將利潤支付給龍達城建,以此償還銀行貸款和支付農戶宅基地流轉費用。”周經富說。

“依托西部烏鎮基礎設施,按照淡季辦培訓(展會),旺季辦旅游思路,完全可以保証項目穩定運營。”薛宏舜說。

今年“五一”期間,西部烏鎮共接待游客超過21.58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2億元。西部烏鎮開園運營以來,已經有多項賽事或展會在此舉辦。

發展村集體經濟 造福當地群眾

除了拉動國企實現盈利之外,西部烏鎮項目還充分激發了村集體經濟發展活力。

查干草村和哈克村分別以全體村民為股東,成立了村集體經濟合作社。“戶籍在本村每人1股,退役軍人、大學生等戶籍不在本村每人0.8股。”烏爾禾鎮查干草村黨支部副書記韓麗君說。

兩個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分別出資成立公司。查干草村成立了克拉瑪依市瑪湖建材有限責任公司和克拉瑪依市瑪湖商貿有限責任公司﹔哈克村成立了克拉瑪依市風城牧業有限責任公司。同時,兩個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分別出資50%,共同成立了克拉瑪依八匹馬文化旅游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設立6家子公司,圍繞西部烏鎮項目分別從事園林、物業、文旅、水利服務、洗滌、能源等業務。

克拉瑪依潔克洗滌服務有限責任公司正是6家子公司之一,主營業務是為烏爾禾區及周邊地區40多家酒店提供床單被罩毛巾清潔服務。

“去年7月營業以來,在旅游旺季我們每天清洗酒店用品3000—4000套,月營業收入達到40萬—60萬元。”該公司負責人帕力克江·馬哈木提說。

談到這種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新疆大學鄉村振興研究院副院長逯浩給予好評:“由村集體經濟組織設立公司,承擔有限責任,實現了風險隔離,探索了新型集體經濟發展模式。”

利用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利潤,從2021年6月到2023年6月,兩個村集體經濟已經為村民分紅5次,金額分別為535.92萬元、322.02萬元、384.73萬元、635.6萬元、282萬元。

梳理發現,村民從西部烏鎮項目中受益良多:

——住進樓房,實現在城裡買房的夙願,並且資金從宅基地流轉費用及地面附著物評估價值中出,相當於免費﹔

——村集體經濟分紅收益﹔

——西部烏鎮項目就業收益,2022年,西部烏鎮項目提供護林員、保安、保潔員等工作崗位160個﹔后期可直接提供就業崗位3000個以上,間接帶動種植、畜牧、農產品加工等產業就業約1萬人。

查干草村村民艾尼瓦爾·依德列斯正是項目受益者,他將宅基地使用權轉讓后,宅基地及其上附著物評估價值達100萬元,在鳳翔小區購買了一套120平方米的房子用去36萬元,結余64萬元以及評估價值增值部分分20年向他返還。“我每個月可以分到3000元,並且這筆錢還會漲。”他說。

更令他感到高興的是,自己被安排到西部烏鎮從事物業管理工作,職責是綠化、維護市場秩序,月工資達4000元﹔妻子被安排到一個燒烤店做服務員,月工資也有3000元。

總結西部烏鎮主要經驗,逯浩說,烏爾禾區沒有將項目承包給外地企業,而是由本地國企和村集體企業開發或運營,以低成本完成了重大項目建設,並將收益留在了本地,用市場化機制實現了縣域經濟內循環,保障了村集體權益,確保了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確保了政府財政穩健。

■點評經緯

有擔當會創新,才有好辦法

西部烏鎮項目之所以受到溫鐵軍等國內“三農”領域專家學者充分肯定,是因為烏爾禾區通過市場化機制探索出一條盤活農村宅基地、激活村集體經濟、驅動鄉村振興新路徑。

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關鍵。有了產業振興,鄉村振興才有了根本驅動力。而產業振興根本是要強化按市場規律辦事意識。面對兩個村鄉村振興任務,面對財政緊張局面,烏爾禾區不等不靠不要,擔當創新,走出了一條市場化帶動鄉村產業振興道路,其精神可嘉,其路徑可循,其經驗可學。

西部烏鎮成功之處,是處理好了兩個環節問題:一是宅基地如何盤活利用?當地通過試驗讓農民看到效果,又以“三不變”原則為根本保障,讓集中力量辦大事有了可能。另一個是村集體經濟如何做大做強?烏爾禾區就地取材,從項目運行及當地經濟基礎出發,發掘市場機會,成立多個村集體企業,讓當地市場造福當地人民。

項目實施取得了一攬子成果。多年來宅基地分配不均問題解決了,養老問題解決了,增收問題解決了,文化融合民族團結問題解決了,干部素質提升問題也解決了。

烏爾禾區經驗雖然可復制可推廣,但並不鼓勵照搬。各地應該根據實際,做出符合本地實際的路徑探索。畢竟任何時候,實事求是的科學方法論都不能丟。

烏爾禾區實踐啟示我們,隻要擔當作為,勇於創新,辦法總比困難多,甚至還會探尋出解決老大難問題新方法,取得意想不到好效果。

當前,新疆改革發展事業正處於關鍵階段,不進則退,需要的正是這種擔當創新的精神。(王永飛)

(責編:李龍、韓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