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以舞為媒,擴大“朋友圈”共畫“同心圓”

舞劇《張騫》作為第六屆中國新疆國際民族舞蹈節開幕式劇目登台。人民網 李欣洋攝
歌洒天山情飛揚,舞起絲路聯八方。
7月29日晚,紅色經典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亮相烏魯木齊文化中心大劇院,帶領觀眾感受這段傳承了60余年的經典故事。不少人很早就到劇院門口排隊,拿著本子或門票等候蓋該劇的印章,有些觀眾身穿旗袍,“打卡”看劇。
今年恰逢“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由文化和旅游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主辦的第六屆中國新疆國際民族舞蹈節以“舞動夢想 和美絲路”為主題,中亞五國首次齊聚亮相,俄羅斯、白俄羅斯、泰國、韓國、格魯吉亞、南非等多國藝術團體也紛紛參加,實現舞蹈技藝、文化氣息和人文故事的交流與碰撞。舞蹈節自7月20日開幕以來,17天時間,60余場中外舞蹈盛宴,演繹著這項藝術盛事“和而不同,美美與共”的磅礡雄渾之氣與浩蕩萬裡之美。據主辦方統計,本屆舞蹈節期間,共有近10萬人次走進劇場,8000多萬人次共聚雲端,相關演出直播全網瀏覽量達11.8億次。
南非埃爾維斯舞蹈藝術團演員剛下飛機就學起新疆舞,烏茲別克斯坦國家大劇院Tumor歌舞團演員跳起中國社火……藝術跨越了國家,超越了語言,催開朵朵“友誼之花”。千余名舞者翩翩起舞,舞出和諧大美﹔觀眾用掌聲表達感動,盡展文化交流的魅力——舞蹈節以包容之姿、開放之態,向世界展示著幸福和美、文化繁榮的中國新疆形象。
以“舞”為媒 編織絲路美景
哈薩克斯坦薩爾塔納國家舞蹈團為觀眾呈現《富饒的家鄉》。毛佳偉攝
7月24日晚,在吐魯番大劇院,哈薩克斯坦薩爾塔納國家舞蹈團歌舞晚會《富饒的家鄉》上演,為大家帶來了一場獨具草原氣息和融合世界各地舞蹈的視聽盛宴。
面對觀眾熱情的掌聲,來過中國三次的該團舞蹈演員莫米巴依•達米爾興奮不已,“中國觀眾特別熱情,每次來都感覺很親切。”
“以前看舞劇都要跑到其他省市,這次在家門口就能欣賞到這麼優秀的外國舞蹈,真的太棒了。”來自吐魯番的資深舞蹈愛好者程俊深在觀看演出后感嘆道。
為了將古典舞蹈藝術更好呈現給觀眾,白俄羅斯國家大劇院芭蕾舞團花費了不少心思,帶來了經典芭蕾舞劇《睡美人》這部劇的所有服飾。在音樂編排上,還結合了部分中國古典音樂元素,帶給觀眾不同的體驗。
俄羅斯舞蹈演員索菲婭第一次來到新疆,和隊友們為各族觀眾帶來歌舞專場劇目《曙光》。她開心地說:“這是一次難忘的新疆之旅,以后我還會再來。”
此外,來自烏茲別克斯坦國家大劇院的歌舞晚會《我們共同的家園》,展現了烏茲別克古典舞流派的美韻﹔南非的舞劇《烏班圖之魂》,展現非洲大地的人文風光﹔韓國的民族舞《暢享Korea》,以鶴舞、扇子舞,呈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以“舞”演繹 展現新疆精彩
伴隨著鐘鼓之聲,象征長安城的舞台背景變得金碧輝煌,張騫奉漢武帝之命,率領和平使團前往西域……7月20日晚,原創大型歷史題材舞劇《張騫》經全新打磨后,作為開幕式劇目再次與觀眾見面,藝術演繹了張騫出使西域的“鑿空之旅”,展現出各民族廣泛交往、深度交融的生動場景。
該劇用象征藝術的手法解讀文物背后蘊含的珍貴歷史價值,可謂通古喻今。執行導演、新疆藝術劇院歌舞團副團長加蘇爾·吐爾遜表示,創作精品舞劇,是我們編創人員多年的心願。歷屆舞蹈節上的優秀舞劇,為新疆提供了創作精品節目的路徑。
上乘佳作值得一刷再刷,大型實景音樂劇《昆侖之約》就是這樣一部值得反復品味的劇目。作為新疆的一張文旅名片,時長75分鐘的《昆侖之約》將周天子西巡天下,歷經磨難,最終實現與西王母昆侖之約的典故呈現在觀眾眼前。
來自江西的游客張佳說:“這種古裝風的作品觀看體驗特別棒,故事情節不僅豐富還緊湊,讓我看到了烏魯木齊充滿文化氣質的一面。”
不久前,北京市歌舞劇院導演專門來到和田地區新玉歌舞團,將舞劇《五星出東方》“傳授”給當地,並幫助歌舞團在新疆獨立演出。
由和田地區新玉歌舞團帶來的舞劇《五星出東方》在烏魯木齊京劇院上演。和田地區文旅局供圖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織錦護臂是在我們和田出土的,這表明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演好這部劇,將各族人民之間的深厚情誼表達出來。”劇中精絕首領之女“春君”的扮演者努爾比亞·木塔力甫說。
新時代以來,新疆舞台呈現喜人景象,《陽光下的舞步》《千回西域》《阿拉木汗傳說》《戈壁青春》《英雄·瑪納斯》等大量劇目獲得觀眾關注和認可,充分展現出新疆作為“歌舞之鄉”的豐富人文資源及藝術創作能量。
舞蹈節期間,當地還舉辦了“璀璨絲路·和合共生”時尚秀、新疆“絲綢之路”街舞展演、新疆舞蹈創作交流會、“一起來跳新疆舞”廣場舞展演等系列配套活動,激發各族百姓參與的熱情。
“我們希望通過‘絲綢之路’街舞展演,把世界街舞的語匯融合到民族、民俗、民間的文化中去,用世界語言講好中國故事。”中國舞蹈家協會街舞委員會秘書長兼常務主任、中國群眾文化藝術學會街舞推廣委員會主任夏銳表示。
“一起來跳新疆舞”活動在吐魯番市旅游文化廣場舉行。游客曹瑾琳說:“新疆人民太熱愛舞蹈了,很難想象在這麼熱的天氣下,大家可以跳得這麼開心,很高興能在旅途中看到如此熱情的舞蹈。”
“新疆不僅風景美,夜市和夜景也很有特色,羊肉串、抓飯這些美食相當好吃。”來自河南的游客劉睿洋說,以后有空一定帶著伙伴再來新疆。
舞蹈節期間,各國演員利用閑暇時間,走進新疆博物館、新疆美術館、新疆圖書館、紅山公園等景點,感受新疆風土人情,體驗中國文化。
“我第一次來新疆,這裡很現代,很時尚,和我之前想象的完全不同。”哈薩克斯坦薩爾塔納國家舞蹈團團長葉魯拜·肯扎利耶夫感慨地說。
本屆舞蹈節開幕式總導演邢時苗介紹道:“本屆舞蹈節規格高、規模大,不僅是藝術的盛宴、人民的節日,更是向世界呈現新疆精彩,讓新疆人民感受世界各地舞蹈魅力的平台,同時也是對近年來新疆藝術領域工作成果的一次全面集中的展示。”
以“舞”交友 詮釋中國氣韻
浣紗女、簪花郎、懸崖之瀑、江河浩渺,當舞者們走入青綠背景,忽就成為層巒疊嶂,將中國古典舞之神韻展現得淋漓盡致……舞蹈詩劇《隻此青綠——舞繪〈千裡江山圖〉》演出當日,烏魯木齊文化中心大劇院座無虛席,謝幕期間無一人離場。
舞蹈詩劇《隻此青綠——舞繪<千裡江山圖>》展現中國傳統美學之魅力。中國東方演藝集團供圖
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余潔表示,舞蹈節上既有歷史題材的經典傳承,也有現實題材的新創佳作,中國的舞者們用舞蹈之美展現中華文化的魅力,彰顯中國氣派和中國精神。
由江蘇大劇院帶來的民族舞劇《紅樓夢》俘獲了台下觀眾的心。舞台上,一句句判詞隱隱浮現在白色紗幔上,“還原”原著《紅樓夢》中的經典場面。“太美了,這是東方美學!”“是語言無法形容的震撼!”走出劇場,還有許多觀眾不願“出戲”。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紅樓夢》,這部舞劇証明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青年一代心中所佔的分量。正如導演、賈寶玉的扮演者黎星所說:“我們未對原著改動過多,而是用年輕一代的目光為這一文學巨著注入了現代意義。”
翩若驚鴻,宛若游龍——這是現場觀眾形容香港舞蹈團歷經3年打造的跨界藝術作品舞·武劇場《凝》的感受。香港舞蹈團藝術總監楊雲濤對記者說:“我們希望打破大家對傳統中國舞(扇子、紅綢)的印象,通過武術探索出一種屬於舞者的訓練方式,展現傳統文化的主題。”
《紅色娘子軍》《永不消失的電波》《醒·獅》《大河之源》《秀水泱泱》《紅綠翡翠》……舞蹈節期間,這些劇目不約而同地呈現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提升著作品的思想性、藝術性、時代性,用心用情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剛剛告別舞蹈節,南非埃爾維斯舞蹈藝術團團長就從機場發來一封感謝信:“自從我團到達烏魯木齊的那一刻,就感受到了新疆人民的好客和熱情,真正體會到了‘新疆是個好地方’的魅力所在。觀眾的熱情掌聲和鮮花,給我團每一位演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將把中國新疆人民的深情厚誼帶回南非,傳播友誼。”
古有“試舞一曲天下無”,今有“萬方樂奏有於闐 ”。從豐沃文化土壤中走來的新疆,連續舉辦了五屆中國新疆國際民族舞蹈節。如今,舞蹈節已成為新疆“現象級”文化事件,成為重要的文化標識和講好中國故事的靚麗名片,成為促進“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紐帶。
不同膚色、不同地域的舞蹈精靈們,在中國新疆國際民族舞蹈節,爭奇斗艷,百花齊放,用舞蹈藝術這種世界上通用的形式之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