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供需矛盾 促進高質量就業
——《新疆建筑工匠3年30萬人培訓就業行動方案》解讀

3月22日,新疆建筑工匠3年30萬人培訓就業行動正式啟動,計劃培訓建筑工匠37.5萬人次,實現新增就業30萬人,培育建筑施工企業1000家,培養建筑勞務經紀人5000人。
日前,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新疆建筑工匠3年30萬人培訓就業行動方案》(簡稱《行動方案》),各地該如何做好貫徹落實工作?人民網對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一級巡視員徐彬進行了採訪。
解決“就業難”“用工難”供需矛盾
徐彬介紹,長期以來,新疆建筑施工隊伍主要依靠外省勞務人員,技術技能型勞動力的短缺,將成為新疆建筑業面臨的嚴峻現實。南疆四地州農村存在著人多地少的突出矛盾,農村勞動力培訓轉移就業成為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
一邊是農村勞動力優勢,一邊卻是建筑勞務“用工荒”。通過建筑領域職業技能培訓,能夠讓農村富余勞動力掌握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長,進而在建筑領域實現穩定就業、增收致富,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推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同時,通過培訓實現農民向產業工人和市民身份的轉變,進一步為新型城鎮化發展增添動力。
徐彬表示,實施新疆建筑工匠3年30萬人培訓就業行動是自治區實施的一項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旨在鞏固擴大自治區建筑領域技術工種3年20萬人職業技能培訓就業行動成果,進一步提升培訓與就業質量,建成培訓充分、流動有序、高效就業、考核完善的良性循環。
《行動方案》明確,新疆將通過3年30萬人建筑工匠培養,建設一支有勞模精神、工匠精神的技能型、創新型建筑施工隊伍,有效解決城鄉勞動力“就業難”和建筑企業“用工難”供需矛盾,為實現新疆建筑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保障,也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堅持市場導向、就業導向 促進高質量就業
《行動方案》提出了建筑工匠培訓就業的總體要求和基本原則,具體化了培訓范圍和工作任務,制定了行動舉措,包括優化培訓方案、建強師資力量,完善實訓基地建設,協調統籌各方資源,推進信息化管理、高技能人才培養,大力培育建筑勞務經紀人和建筑施工專業作業企業等。
新疆建筑工匠3年30萬人培訓就業行動實施過程中,參與各方該如何找准自身定位?徐彬表示,以促進就業和發展產業為目的,以建筑企業和項目工地為載體,以建筑工匠技能培訓和實訓基地建設為基礎,發揮政府引導作用、企業主體作用、職業院校基礎作用、社會機構支持作用,實現有組織、有保障就業。
企業是穩就業“主力軍”,如何讓技能培訓更加符合企業需求,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徐彬表示,要加強建筑領域人力資源市場建設,充分發揮市場的調節作用,按照“市場需求什麼就培訓什麼”的原則,用好現有各級各類實訓基地,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按照區域經濟發展、產業布局和企業用工需求,結合不同類型、不同層次建筑領域就業的實際,積極探索促進建筑領域就業的新形式、新內容、新方法,構建新型建筑用工體系,鼓勵總承包企業、專業分包企業、建筑施工專業作業企業“三位一體”培育自有產業工人,打通建筑產業工人培訓、實習、就業發展通道。
此外,要堅持培訓跟著就業走,就業跟著項目走,以帶動穩定就業、促進行業發展為根本出發點,以提升建筑工匠職業技能為目標,進一步優化整合各方資源,充分依托實訓基地和施工現場資源,重點開展實操技能培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