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新疆頻道

產業集群 抓住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牽引

2023年03月05日10:23 | 來源:新疆日報
小字號

“要發揮好科技創新引領作用,尤其是在煤炭資源的開發利用上打造全產業鏈,真正實現把煤‘吃干榨盡’。”

“建議進一步加強‘疆電外送’通道建設,優化全國能源資源配置,推動新疆優勢資源轉化。”

“加快新疆綠色礦山建設,推進綠色礦業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

……

催人奮進的春天裡,來自新疆的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正在把最響亮的“聲音”帶到全國兩會這個最高規格的參政議政平台上。

今年以來,新疆涌動著發展的熱潮。全球規模最大鋰資源採選冶一體化項目在和田啟動,我國最大鉛鋅礦探礦權花落新疆地礦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啟動富滿油田500萬噸產能建設工程,10億噸級油田迎來大開發……一個又一個延鏈、補鏈、強鏈的項目不斷呈現在新疆的發展版圖上,為加快特色優勢產業集群化發展,打造新疆特色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上,新疆找准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中的戰略定位,立足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新疆實踐。

產業集群發展緣何成為新疆經濟建設“母題”

近一段時間,和田地區在春天裡奮力奔跑的圖景,引發全國關注,並被頻頻點贊。

2月底,新疆有色金屬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10萬噸鋰鹽項目在和田開工,標志著全球規模最大的鋰資源採選冶一體化項目正式啟動。此前,備受全球礦業領域關注的中國最大鉛鋅礦探礦權花落新疆新礦集團,鉛鋅礦所在地也在和田縣。2月9日在廈門市舉行的和田地區綠色礦業產業集群招商推介會上,和田地區與30家企業就礦山開發、冶煉加工、新材料制備等方面達成合作協議,合同金額達828億元。

“隨著礦產資源的開發,和田地區人均GDP很快會趕上全國平均水平,甚至將在全疆、全國排在前幾名。”國務院參事、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在與和田地區行署座談時說。

全力推進礦產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是和田地區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發展的新坐標、新方向,也是新疆產業集群建設全面起勢的一個縮影。

新時代十年,新疆憑借資源、區位、政策優勢,產業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產業結構逐步優化升級,由2012年的16.2︰44.9︰38.9調整為2021年的14.7︰37.4︰47.9。

2022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新疆視察時強調,要加快經濟高質量發展,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增強吸納就業能力。

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自覺對標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分析所處歷史方位、獨特優勢和重大機遇,自治區黨委和政府提出充分發揮油氣、煤炭、礦產、糧食、棉花、果蔬等資源和產業在全國經濟大局中的重要作用,加快特色優勢產業集群化發展,形成以“八大產業集群”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可以說,產業集群發展已成為未來五年新疆經濟建設的重要“母題”。

“打造特色現代化產業體系是新疆實現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的重要支撐,是新疆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內在要求,更是新疆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自治區發展改革委經濟研究院綜合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馬延亮說,對標高質量發展以及現代化經濟體系新要求,新疆既有發展方面的短板和制約,也有發展動能的缺陷與不足。隻有現代化產業體系壯大、協調,才能夯實新疆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才能助力新疆朝著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正確方向穩步前行。

新征程上發揮好新疆獨特區位和資源優勢

春和景明。位於新疆南部的塔裡木盆地深處,鑽機運轉聲此起彼伏。在中石油塔裡木油田公司輪南油氣儲運中心西氣東輸第一站,轟隆作響的氣流在管道中奔涌向前。

國家管網集團西部管道有限責任公司數據顯示,截至2月22日,西氣東輸輸出氣量累計突破8000億立方米,途經城市400座,服務人口近5億。

以“西氣東輸”“疆電外送”“疆煤外運”重大戰略為標志,近年來,新疆豐富的能源資源不斷跨越天山,為全國能源保供和國家能源安全作出貢獻。

“隨著共建‘一帶一路’深入推進,新疆區位優勢更加凸顯,又是國家‘三基地一通道’,在服務和融入國家戰略全局中加快高質量發展,就必須立足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加快特色優勢產業集群化發展,打造好具有新疆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全國政協委員,民建新疆區委會主委、自治區國家305項目辦公室主任馬華東說。

加快特色優勢產業集群化發展,新疆有能力、有底氣、有條件。

新疆礦產種類全、儲量大,保有查明資源量居全國首位的有12種、前五位的有56種、前十位的有77種。能源資源豐富,石油、天然氣、煤炭預測資源量佔全國比重超過30%。新疆還是我國糧食生產優勢區,也是優質商品棉生產基地、特色林果基地,尤其是2022年,新疆棉花產量佔全國90.2%,創歷史新高。

“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為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為打造特色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了重要保障。”馬延亮說。

具體實踐中新疆也有成果。比如在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方面,新疆薄皮核桃、庫爾勒香梨、新疆葡萄、伊犁馬、新疆棉花、新疆褐牛6個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全產業鏈產值均突破100億元,形成了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重點產業鏈。

“加快特色優勢產業集群化發展,新疆有比較優勢,也有短板弱項,更有許多有利條件。”馬華東說,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新疆要更好發揮特色優勢資源和產業在全國經濟大局中的重要作用,為保障國家糧食、能源、礦產安全作出新疆貢獻。

把握好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著力點

如何把產業拉得更長、把規模做得更大、把競爭力提得更優、與本地經濟結合得更緊?這是新疆加快特色優勢產業集群化發展必須要思考的問題。

在全國人大代表,特變電工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新看來,加快建設“八大產業集群”,打造新疆特色現代化產業體系,關鍵在於科技創新。

科技創新是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戰略支撐。

作為新疆本土高新技術企業,這幾年,特變電工不斷加大科技創新投入,成功研制了±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換流變壓器、±800千伏特高壓柔性直流換流閥等一系列代表世界節能輸變電技術領域創新領跑工程的中國首台套、世界首台套裝備,讓源自中國新疆的世界領先節能輸變電技術在全球市場展示“硬實力”。

當前,哈密市正緊緊圍繞自治區黨委對哈密提出的“建設新疆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標杆,打造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典范城市、西北五省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典范城市”定位要求,充分發揮能源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和區位優勢,加快培育構建富有哈密特色的現代煤化工、新能源、新材料、裝備制造、現代物流、文化旅游六大現代化產業體系。

“通過產業發展聚力賦能,進一步提高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成色,為哈密市經濟社會發展進一步夯實基礎。”哈密市委書記孫濤說。

“構建開放型經濟體制,提升全球化資源配置能力,推動重點產業不斷壯大、優勢產業提升規模、新興產業快速培育,促進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馬延亮建議。

如今,新疆各地正圍繞特色優勢產業,聚焦“八大產業集群”,謀劃打造招商引資項目,釋放出“起步沖刺、決戰開局”的強烈信號。廣袤的新疆大地,正在為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展現中國式現代化新圖景積勢蓄能。(石鑫)

(責編:李龍、韓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