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新疆頻道

新春走基層︱顯微鏡下“穿針引線” 外科精英練“繡工”

陳新輝
2023年02月05日15:28 | 來源:人民網-新疆頻道
小字號

“今天培訓的主要內容是接斷裂的神經血管,在手術過程中哪一個環節沒有銜接好,都可能功虧一簣。”2月4日上午,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顯微外科技能培訓中心教員程秋麗給來自全疆各地的外科醫生進行顯微外科技術培訓。

2月4日,顯微外科技能培訓中心教員給學員進行培訓指導。人民網 陳新輝攝

培訓課上,程秋麗除了對學員進行理論及實操教學,還分享了一周前在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骨科中心顯微修復外科完成斷腕再植手術的案例,救治團隊為患者修復了所有損傷的血管神經,患者術后恢復情況良好。

理論課結束后,學員們開始進行訓練。人民網 陳新輝攝

“培訓學習的過程很艱難,在顯微鏡下一次次的解剖、分離、縫合,每一項都不容易。”學員陳輝說,“但我們深知隻有現在多練一點,今后在手術台上患者才更安全。”

作為現代微創外科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顯微外科技術已廣泛應用於骨科、血管外科、整形外科、神經外科、器官移植、耳鼻喉科、眼科、婦產科等多個臨床專業。

縫合手套、小鼠腹主動脈靜脈端-端吻合、小鼠異體腎移植+皮瓣移植,學員們每學會一個精細操作過程,至少需要兩周的反復訓練,他們在顯微鏡下“穿針引線”縫合血管的管徑越來越小,難度越來越大。

艾合買提江·玉素甫輔導學員進行實操訓練。姜虹攝

“學員把一天當兩天在學習。”這是培訓中心教員們經常說的一句話,因為大部分學員是在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進修的基層醫生,他們要正常上班,又不能耽誤培訓,就利用休息時間加班加點訓練,“學員平均每天訓練6-8小時,這不僅考驗醫生的技術,還考驗醫生的耐力,成功吻合比頭發絲還細小的血管,修復損傷的神經、肌腱等,‘繡工’必須扎實精細,這樣才能在顯微鏡下得心應手。”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顯微外科技能培訓中心主任艾合買提江·玉素甫說。

精細化外科操作在提高手術效果的同時,使諸多患者受益,艾合買提江·玉素甫和該中心的教員們希望能給地州培訓更多的外科精英,提升基層醫院的救治水平。

據了解,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顯微外科技能培訓中心成立於2004年,它是在世界介入神經放射聯合會教育委員會主席、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外科首席專家凌鋒教授的牽頭下,成為中國北京YASARGIL顯微外科培訓中心中亞分中心,也是全國第二家YASARGIL顯微外科培訓中心,參加培訓的學員考試合格后可以拿到國際通用的顯微外科培訓結業証書。

截至目前,該中心累計培訓學員639人,涉及全疆23家醫療單位和30名國際學員。

(責編:楊睿、韓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