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兩會聚焦】擴內需提足“煙火氣” 新疆如何打好“消費翻身仗”

人民網烏魯木齊1月18日電(李龍)隨著新冠病毒感染實行“乙類乙管”等疫情防控政策的優化,消費市場逐步復蘇向好。在2023年新疆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持把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提升傳統消費、培育新型消費、發展服務消費、適當增加公共消費,開拓城鄉消費市場,充分釋放消費潛力。
消費是經濟增長的“穩定器”和“壓艙石”。如何順應消費升級趨勢,增強民眾消費體驗?如何提振消費,更好地釋放蟄伏的潛能?代表委員就此積極建言獻策。
1月15日,在海鴻國際食品物流港,消費者在購買年貨。當日,海鴻國際食品物流港年貨節迎來購物高峰,商家組織上萬種年貨,優惠打折促銷,為市民提供物品豐富的年貨大集。陳岩攝
促進被凍結的消費需求加速釋放
近日,新疆多地啟動消費券發放活動,數千萬元消費券通過雲閃付APP向居民發放,點燃消費熱情。同時,新疆還面向全國各地游客發放“2022-2023新疆冰雪旅游消費券”。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玨婷在6日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商務部將和各地方各相關部門一道,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積極研究細化落實促消費政策舉措。
自治區政協委員、新疆農業大學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布媧鶼·阿布拉認為,消費券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消費者的支付能力,有助於增強市場活力。建議在發放消費券時加大對困難人群、困難地區、中小微企業等群體的支持力度,讓老百姓實實在在享受到紅利。
老百姓“錢袋子”鼓起來,消費才能“跑起來”。自治區政協委員,民盟新疆區委會副主委、新疆財經大學經濟學院院長蘇斌認為,要推動老百姓收入增長、穩定收入預期,從而有效提振消費信心,促進消費潛力釋放。
為活躍市場消費,新疆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一基點,堅決打好促消費“組合拳”,以切實有效的措施讓信心“回歸”,市場“回暖”。自治區商務廳聚焦重點領域、重點商品,依托節日消費旺季,強化政企銀協聯動,組織開展全民迎新消費節暨全球購·年貨節等系列促消費活動,深挖消費潛力。
“我們制定出台促消費若干措施,組織開展‘新疆惠民消費月’系列活動。同時,爭取中央資金,促進縣城商業體系和農產品供應鏈建設。還組織開展網上年貨節、直播電商節等系列活動。”自治區政協委員,自治區商務廳黨組副書記、廳長伊力汗·奧斯曼介紹說。
臨近春節,在烏魯木齊,市民買車落戶進入高峰期。郭玲攝
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等消費
最終消費是經濟增長的持久動力。那麼,讓消費熱起來、經濟活起來,哪些方面可以著力?
自治區人大代表、塔裡木大學機械電氣化工程學院教授周嶺表示,新能源汽車在新疆具有較強的消費潛力,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對此也作出了專門部署。報告中指出,擴大新能源汽車消費,釋放出消費潛力。
“為了進一步推進新能源汽車消費,可實行新能源汽車購置稅免征優惠政策。要以項目為驅動,將充電樁等列入基礎建設項目,為新能源汽車消費解決后顧之憂。同時,加快活躍二手車市場,建立二手車官方信息庫,消除用戶的質量顧慮。”周嶺說。
今年將“完善廢舊家電回收處理體系,推進綠色智能家電下鄉和家電‘以舊換新’活動”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這對推動消費復蘇具有重要作用,也提振了相關企業的發展信心。
自治區政協委員,克拉瑪依市工商聯副主席、克拉瑪依市百姓電器商貿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張志誠介紹說:“這可以帶動家用電器銷售企業的復蘇,又能夠降低能耗、減碳減排。家電‘以舊換新’活動在我們公司的銷售中約佔了30%,估計今年將達到50%的量。”
支持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行業平穩健康發展,釋放居住消費潛力……也被寫入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
自治區政協委員,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黨組副書記、廳長李宏斌表示:“一方面,要採取有力的措施來防風險、穩市場,另一方面還要千方百計優化營商環境,來促進和服務房地產市場,建設出更多更好的商品房,為新疆各族人民住上好房子貢獻力量。”
培育壯大消費新增長點
隨著“互聯網+”向傳統消費領域滲透融合,消費新業態新模式快速興起。社區生鮮、在線教育、遠程問診等新消費業態發展勢頭良好。
看重新疆林果業獨特的自然優勢,德匯集團投資86億元,建立水果全產業鏈生態運營模式,探索出“自有果園+社區社群+冷鏈宅配+開心到家”的水果消費新模式。
“我們通過尋找高端市場,以點對點形式將果品送到消費者的餐桌上,促進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發展,滿足個性化、多樣化、高品質消費需求。”自治區政協委員、新疆德匯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錢金耐表示,要實現長期的經濟增長,需要把握未來消費的潛力所在。
自治區人大代表、烏魯木齊市米東區長山子鎮土梁村黨支部書記艾力亞爾·安瓦爾所在的村正在大力發展農村電商。艾力亞爾·安瓦爾建議,擴大農村電商覆蓋面,推動商流、物流統倉共配,打通農產品銷售、配送環節,讓農產品走進更廣闊的市場。
“要發揮龍頭企業效應,進一步推動大型流通企業下沉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網絡向農村延伸,激發鄉村消費。”自治區政協委員、伊寧市物流行業協會副會長周磊建議,暢通農村寄遞物流體系,賦能鄉村振興。
經過此次疫情,健康消費逆勢上揚,成為重要的新消費亮點,居民購買洗滌及衛生用品和口罩等醫療衛生器具支出增長。
自治區政協委員、新疆醫療器械行業協會會長王元武認為,中醫藥產業正迎來“新風口”,同時互聯網診療、體育健身等新興業態也納入“大健康”消費鼓勵發展范疇,推動健康消費和健康產業發展駛入快車道。
2023年1月初,新疆和田地區,夜晚的和田夜市上,精彩的歌舞表演讓氣氛熱鬧非凡。近年來,和田地區堅持“產業+文化+旅游”的發展思路,著力提升夜間經濟產業活力和推進夜市經濟與文旅發展相融合,培育消費新亮點。王茂川攝
讓流光溢彩的“夜經濟”成為消費新高地
白天有白天的熱鬧,夜晚有夜晚的精彩。夜經濟已成為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彰顯城市特色與活力的有效載體,也是擴大內需、繁榮市場的需要。
自治區政協委員、民建新疆區委會專職副主委戴敏建議,通過大力發展夜間經濟,叫響“新疆是個好地方,絲路天山不夜城”品牌。
在提案中,戴敏引用了一份來自商務部的數據,數據顯示,我國60%的消費發生在夜間,大型商場每天18時至22時的銷售額佔比超過全天的50%。數據表明,夜間已成為消費的“黃金時段”。
如何進一步提升夜間經濟發展質量?戴敏建議,要制定完整可持續的產業規劃,以可操作性和消費人群全覆蓋為主要前提,採取先試點再推廣的模式進行。在打造硬件的同時重視軟件增值服務,以大數據為手段,精准勾勒出偏好參與夜間經濟的人群全畫像。同時借鑒國內其他省市先進思路,努力升級增值服務。
近年來,一些新型夜市不斷涌現。在烏魯木齊市水磨溝區南湖創造園、烏魯木齊經開區(頭屯河區)萬達廣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二師頭屯河畔的新疆游客集散中心等地,一輛輛私家車依次排開,敞開的后備箱內放置著琳琅滿目的商品,吸引著眾多市民前來“淘寶”。相比傳統夜市,后備箱集市等新型夜市“小而美”又不失“煙火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