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新疆電力
摹畫新疆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時代畫卷
2023年1月1日,新疆電網風電發電量3682萬千瓦時、光伏發電量3734萬千瓦時,實現“零棄風、零棄光”,風光能源均實現全部上網、全額消納。
烏魯木齊達坂城風電場風機與雪山交相輝映。王晉魁攝
新疆擁有豐富的新能源資源,肩負著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責任,如何立足實現“雙碳”目標,用活資源稟賦優勢,促進新能源產業發展,是新疆最為迫切的問題。2022年,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通過不斷完善和補強電網網架、做好新能源並網、創新新能源消納模式等為新疆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探尋路徑,摹畫新疆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時代畫卷。
讓新能源有“路”可走
截至2023年1月3日,鄯善(吐哈)750千伏輸變電工程已連續安全運行八個半月時間。這是2022年新疆首個投運的超高壓電網建設工程,它打通了鄯善、十三間房地區新能源送出通道,使鄯善新能源接納能力實現數倍增長,從30萬千瓦躍升至200萬千瓦。
2022年3月23日,在鄯善750千伏輸電線路工程現場,作業人員正在開展絕緣子串安裝工作。謝偉攝
翻開我國能源資源的分布圖,能源資源與需求的逆向分布躍然紙上。西部能源基地與東中部負荷中心普遍相距1000-3000公裡。作為祖國的最西北,新疆在群山峻嶺、綠洲戈壁之間,有著大量的“油盆”“氣田”“煤海”,更是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的“富礦”。而建設“疆電外送”通道,讓新疆能源有路可走就是國家電網公司給出的答案。
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新疆段線路。胡曉武攝
自2010年國家電網公司啟動“疆電外送”工作以來,先后已建成新疆與西北主網聯網750千伏第一、第二通道、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哈密南—鄭州±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兩交兩直”外送通道。
與此同時,還持續完善核心骨干網架,加快各級電網建設,在新疆建成750千伏變電站25座,變電容量7335.2萬千伏安,750千伏輸電線路達到8771.846千米,750千伏電網覆蓋全疆14個地州,全疆資源優化配置能力明顯提升。
至此,新疆形成“內供四環網、外送四通道”的主網架格局,“疆電外送”能力達到2500萬千瓦,外送范圍覆蓋重慶、江蘇、四川、湖南等20個省市。截至2022年,“疆電外送”電量已累計1256.6億千瓦時,新能源外送電量佔比超過三成,在保障全國能源安全可靠供應和大氣污染防治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讓新能源不再“待崗”
2022年12月27日,在新疆哈密十三間房,國網哈密供電公司組織人員正在對即將並網的新能源場站進行最后的檢查。這裡,一個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正在建起,一眼望不到邊的戈壁荒漠因為有縱橫林立的風機呈現出無限的“生機”。
哈密十三間房風區,堅強的鐵塔源源不斷將該地新能源電量送往各地。馮洋攝
經歷了修“路”熱潮,新疆新能源呈現了“井噴”式的發展。截至2022年12月底,新疆電網風電、光伏發電等新能源裝機容量達到4065.5萬千瓦,佔新疆電網總裝機的36.09%,裝機規模位居全國前列、西北第一。
華能七泉湖光伏一電站50兆瓦光伏板區。王明慧攝
為積極促進新疆新能源發展,國網新疆電力一方面在充分利用新疆各地區的氣候差異、負荷高峰時差,增加各地區新能源機組利用小時數,實現新疆東部與西部、南疆與北疆在晝夜、季節上風光互補、電力互濟,做到新能源最大限度利用和優化配置。
目前,新疆電網新能源利用率已提升至94.6%。另一方面,堅持新能源發電優先調度,全力保障新能源項目“能並盡並”,暢通接網工程綠色通道,推動配套電網工程和新能源項目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投產,提供全過程一站式服務,確保新能源項目“建成即並網”,全力支持新能源產業發展。
此外,更是推出應用人工智能等10余種算法進行新能源功率預測,讓新能源發電有了“天氣預報”,隨時掌握未來一段時間新能源出力和電量情況,進一步促進新能源消納。落實新疆印發的《完善我區新能源價格機制的方案》,從省內給予補貼政策,為新疆實現“雙碳”目標注入一劑“強心劑”。
讓新能源內消外送“齊頭並進”
2022年9月26日至27日,新疆參與首批次跨省區綠色電力交易,交易綠電1150萬千瓦時,為新疆豐富的可再生綠色能源打通了消納“新通道”,也為更大規模的新疆綠色電能進入全國千百萬家用電企業按下了“啟動鍵”。
2022年迎峰度夏期間,國網新疆電力貫徹落實全國電力保供“一盤棋”部署,持續擴大疆電外送規模,將豐富的風、光、煤資源轉化成電能輸送到遠方。2022年全年,在1256.6億千瓦時疆電外送電量中,新能源外送電量佔比超過三成。
既要讓新能源上得了“網”,也要讓新能源下好“網”。多年來,國網新疆電力始終立足疆內疆外“兩個市場”,持續通過加大電力市場化和深化電能替代開拓新能源消納空間,新能源內消外送的“齊頭並進”。
2022年11月26日,國網新疆超高壓分公司員工在750千伏喀納斯變電站進行極寒天氣設備特巡工作。董輝攝
在疆內,國網新疆電力積極推進疆內火電機組靈活性改造、深化風光水火協調控制,探索燃煤自備電廠與新能源綠色替代交易、跨區富余新能源現貨交易、調峰輔助服務市場等模式。結合區域和行業發展,穩妥有序推進工業、建筑、交通等領域電能替代,應用“電能替代+需求響應”“新能源+電能替代”等組合技術手段服務消費側節能降碳,促進地區低碳發展。
在疆外,在全力保障好“疆電外送”通道新能源佔比的基礎上,結合新疆“白天強、夜間弱”時段性外送特點,充分利用輸電通道剩余能力組織“疆電外送”助力外省電力供應,幫助用電企業拓寬碳減排路徑,助力其轉型升級、實現低碳零碳可持續發展。
±800千伏哈密南—鄭州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新疆段線路。楊健攝
如今,在新疆一批批新能源項目建設正酣,一根根電網銀線連接四方,將清潔能源源源不斷送往各地。在新征程上,國網新疆電力將積極發揮駐疆央企在能源保供中的主力軍和頂梁柱作用,推動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更好服務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為建設團結和諧、繁榮富裕、文明進步、安居樂業、生態良好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疆貢獻國網力量。(余艷春、強繼強)
來源:國網新疆電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