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各地備足牲畜越冬“口糧”

連日來,新疆各地相關部門積極做好飼草飼料儲備,為牲畜越冬提供堅實的物資保障。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提前布局飼草料生產基地
“我家有700畝草場、100畝飼草料地和40畝口糧地,今年8月起,我們就開始打草,現在飼草料儲備足,家裡120頭牛、200隻羊、30匹馬,過冬沒問題。”昭蘇縣喀拉蘇鎮塔斯阿爾納村牧民買買江·阿不力孜說。
今年初,昭蘇縣動員群眾建設高產飼草料生產基地,規劃了“三點一區一帶”的飼草料發展布局,在阿克達拉鎮、喀夏加爾鎮、薩爾闊布鄉種植青貯玉米,在伊犁種馬場發展燕麥種植及天然草地改良,在喀拉蘇鎮至胡鬆圖喀爾遜蒙古族鄉特克斯河沿線大量發展飼草飼料產業帶,又新增種植高產飼草飼料地5.1萬畝。
“昭蘇縣有108萬畝的天然草地及人工草場,飼草料儲備充裕,儲量103.8萬噸,可確保畜牧業健康穩定發展。”昭蘇縣畜牧獸醫發展中心主任李海說。
鞏留縣為保障96萬頭(隻)牲畜安全過冬,謀劃飼草料儲備,圍繞牲畜防寒、飼草料儲備、疫病防治等冬季畜牧業生產重點,有針對性地提出管護意見。目前,已儲備秸稈40萬噸、飼料7.9萬噸、苜蓿7萬噸、麥草4萬噸,備足了牲畜越冬“口糧”。
伊犁州直高度重視飼草料收儲工作,以縣市為責任主體,及早動手,全力抓好飼草料儲備,做到應收盡收、應儲盡儲。同時,積極動員養殖企業、養殖專業合作社、規模養殖場(戶)加大對農作物秸稈、天然牧草、青貯玉米、苜蓿等飼草的收儲。目前,已完成飼草收儲1217.5萬噸,其中農作物秸稈552萬噸、天然牧草295萬噸、青貯玉米336.5萬噸、優質苜蓿34萬噸、飼料收儲304萬噸。
塔城地區:成立應急保障協調工作小組
“今年,我家養了40多頭牛,我准備了3000多捆秸稈、50多噸青貯飼料和10余噸苞米,牛過冬的飼草料准備充足了。”11月28日,在裕民縣哈拉布拉鄉北哈拉布拉村村民鄧開城的院內,一捆捆秸稈整齊堆放在一起,鄧開城正忙著清理棚圈、給牛喂料。
據了解,截至目前,塔城地區已收儲飼草料244.41萬噸,基本能滿足牲畜越冬需要。
為全力抓好牲畜安全越冬度春,塔城地區各縣市成立了農牧區牲畜安全越冬應急保障協調工作小組,協調解決農牧區牲畜安全越冬工作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同時,各鄉鎮積極引導農牧民維修加固牧區越冬點、農區飼養點牲畜圈舍,確保轉場牲畜有圈越冬,提高圈舍抗寒防災能力和仔畜成活率﹔組織抓好以青貯玉米為主的飼草收儲工作,切實做到應收盡收,應儲盡儲。
塔城地區畜牧獸醫局駐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伊克烏圖布拉格牧場巴音達拉村“訪惠聚”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朱偉杰說:“伊克烏圖布拉格牧場目前牲畜存欄7萬余頭(隻)。今年春夏季干旱,牲畜草料嚴重缺乏,工作隊和牧場黨委積極協調,從奎屯市、塔城市等地購進了2000噸飼草料,后期,我們還會根據需求協調所需飼草料。”
據統計,今年,塔城地區越冬度春的牲畜有400余萬頭(隻),其中轉入冬牧場178.7萬頭(隻)﹔維修加固牧區越冬點、農區飼養點牲畜圈舍2000余座。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優化種植結構 提高供應能力
“冬天是牲畜育肥的關鍵期,今年我早早就開始著手儲備飼草料,目前家裡青貯飼料、苜蓿、麥草等一應俱全。”12月1日,精河縣茫丁鄉巴音阿門村養殖戶門·孟克巴特說。
今年,門·孟克巴特養了40多頭牛、20多頭牦牛、4匹馬和40多隻羊,他早早就准備了500捆苜蓿、300捆麥草和90噸青貯飼料,為牛羊安全越冬做好了准備。
入秋以來,茫丁鄉巴音阿門村提前部署安排,通過入戶摸排等途徑,詳細了解牧民牲畜存出欄、飼草料儲備、疫病防治等情況,採取有力措施做好飼草儲備工作,積極協調周邊鄉鎮場購進草料填補當地草料缺口,為全村1萬多頭(隻)牲畜的安全過冬保駕護航。
為保障畜牧業生產安全,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不斷提高飼草料供應能力,督促縣市調整優化種植結構,種植玉米87.36萬畝、青貯玉米6.99萬畝、苜蓿5.4萬畝。同時,積極爭取“糧改飼”項目資金1142萬元,完成優質青貯任務32.3萬噸。
“目前,博州飼草料充足,基本能滿足牲畜越冬度春需求。”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畜牧獸醫局黨組副書記、局長敖其爾巴特介紹。截至目前,博州已備草122.77萬噸,完成計劃任務的153%﹔已備料16.11萬噸,完成計劃任務的156%。(宋雅文 巴莎·鐵格斯 熱依達)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