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新疆頻道

新疆:天山南北盡歡歌

2022年10月16日18:02 |
小字號

“我走過多少地方,最美的還是我們新疆……”

當熱情的歌聲婉轉於耳畔,一幅“新疆是個好地方”的美好畫卷呈現眼前。今日的新疆,是祖國遼闊版圖中一片蓬勃的熱土,是絲綢之路經濟帶上一顆閃耀的明珠。在166萬多平方公裡的廣袤大地上,2500多萬各族兒女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為建設團結和諧、繁榮富裕、文明進步、安居樂業、生態良好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疆凝心聚力、闊步向前。

嶄新氣象來自領航的力量。

“囑托聲聲入耳,壯志念念於心”。十年來,新疆各族干部群眾團結一心、踔厲奮發,各項事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

自2018年11月29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市場監管局挂牌成立以來,自治區市場監管系統始終秉持“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的理念,持續深化“放管服”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不斷優化,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為新疆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全疆登記在冊市場主體達到223.3萬戶,較2012年增長了兩倍。

優化服務,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前一天下午登錄新疆政務服務網,提交了相關材料,第二天上午就審核通過了,真是太方便啦!”近日,中農良品新疆產業創新有限公司董事李雨書辦理了企業注冊登記業務,對高效又便捷的政務服務連連點贊。

從開辦企業繁雜的流程、眾多的公章,到如今的營業執照全程網辦、“一次不用跑”,十年來,新疆企業注冊登記工作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自2013年以來,新疆與全國同步,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幫助企業免去登記注冊費、注冊資本驗資費、年檢審計報告費用等,同時不斷壓縮企業開辦時間,降低企業辦事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營造了便捷高效透明的市場准入環境。

目前,自治區496項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已全面實施“証照分離”改革,實現了“二十六証合一”,取消50類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証,對4類省級發証的企業實行“先証后核”,區內一般企業開辦時間從“十二五”末的20多個工作日壓縮至現在的3個工作日。持續推進“全程網辦”,市場主體登記業務網辦率已達85%以上。

市場主體是經濟的力量載體,保護好市場主體,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就能為經濟發展積蓄基本力量。

十年來,新疆不斷改善營商環境,連續出台《新疆中小微企業“十三五”發展規劃》《關於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政策,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政策支持力度。自治區市場監管部門主動轉變服務意識,努力做到有呼必應、無事不擾,以高質量服務激發市場活力。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新疆助企紓困政策舉措密集發力,支持企業挺得住、過難關。今年以來,針對企業發展中的新困難、新問題,打出減稅降費“組合拳”,推動實體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對此,自治區市場監管部門靠前服務,千方百計幫助市場主體應對經營困難,有力地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提振發展信心。

依法監管,著力營造公平發展環境

唯有高懸“公平秤”,營商環境才能更有序,企業經營才會更有公平感。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新疆全面推進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目前自治區、地(州、市)和縣(市、區)已全部建立公平競爭審查聯席會議制度,使市場主體真正在公平公正的環境中競爭和發展。

2019年以來,自治區市場監管局一方面深化公平競爭治理,開展“守護公平競爭”行動,強化反壟斷與反不正當競爭執法,推動區地縣三級實現公平競爭審查全覆蓋。另一方面,深化市場秩序治理,出台行政處罰裁量權適用規定、優化營商環境執法辦案行為規范,堅持用法治規范市場行為,組織開展民生領域“鐵拳”行動、網絡交易市場“網劍”行動、涉企收費專項檢查和“監管護棉”等專項行動,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查處各類違法案件3.6萬余件,解決了一批影響投資經營環境的“堵點”問題。同時,該局深化監管方式改革,推進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常態化,優化信用導向的營商環境,減少對市場主體正常經營的不必要干預。實施部門聯合隨機抽查任務2197個,檢查市場主體3萬戶。

今年以來,烏魯木齊市大力推進食品生產企業智慧監管,將企業主體信息全部錄入智慧監管平台,實現食品生產全程可追溯。食品經營企業一旦因違法行為被預警,其參與政府招投標、銀行貸款等都會受到限制。一處違法、處處受限,這樣的“嚴管+巧管”,進一步提高了監管效能,更大程度保障了食品安全。

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自治區累計列入異常名錄企業名單144546戶,已移出73825戶﹔累計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29838戶,已移出4941戶﹔對各部門推送的各類嚴重違法失信市場主體(包括法人)限制市場准入151882次。

緊貼民生,高質量發展步履堅定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關鍵一步。這些年,自治區市場監管局堅定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深入推進“訪惠聚”駐村工作,全系統累計選派450余人次,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基層一線、脫貧一線、維穩一線、支教一線沖鋒陷陣、無私奉獻,圓滿完成了自治區賦予的各項任務,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充分認可。同時,還廣泛開展了“民族團結一家親”和民族團結聯誼活動,廣大干部實現了從“住家裡”到“住心裡”的轉變。

“十三五”時期,自治區市場監管局堅持監管為民的理念,以保障高水平安全為目標任務,狠抓食品、藥品、特種設備和產品質量“四大安全”監管,守穩、守牢、守住安全底線。該局立足“嚴”的主基調,進一步強化風險意識、壓實監管責任,織密編實安全防控網絡。“十三五”時期,食品安全公眾滿意度提升24.6%,藥品抽檢合格率達94%,特種設備萬台死亡率下降30%,重點工業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不斷提升。

2021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自治區市場監管局著力增強防風險、保安全的能力。快速建成全疆冷鏈食品追溯系統,39.9萬戶食品生產經營企業、4221家冷庫入駐﹔抓好新冠病毒疫苗質量安全監管,督促整改流通及使用環節隱患1225條﹔加強特種設備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建設,排除特種設備風險隱患3.4萬處﹔開展重點產品省級監督抽檢2204批次、風險監測184批次,將“煤改電”相關產品列入重點監管目錄,提升質量安全保障能力,守住了安全底線。

良好的營商環境、公平的市場競爭、高效的監管手段、有力的技術支撐,都是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面對高質量發展新要求,自治區市場監管局不斷提升企業高質量發展動力,著力實施質量提升行動,推進“百千萬質量強企工程”,開展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試點,抓好小微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証提升行動。不斷強化質量技術基礎,扎實推進全領域標准化工作,創新農業標准化推廣模式,發布地方標准161項,自治區地方標准已達1916項,對364家檢驗檢測機構開展能力驗証,促進行業規范發展。不斷推進知識產權工作,構建區域協同、兵地協作知識產權保護體系,運用多元化機制加強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解決知識產權糾紛﹔實施專利轉化專項計劃,開展“知識產權服務萬裡行”活動﹔“且末紅棗”獲批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和田大棗”“吐魯番葡萄”等7件地理標志入選國家地理標志促進重點聯系指導名錄。加快打造“新疆品質”,創新實施“新疆品質”區域公共品牌建設工程,擬訂“新疆品質”區域公共品牌74種產品培育目錄,篩選14家權威認証機構搭建認証聯盟框架,擴大“新疆品質”社會認知度。

十年彈指一揮間,十年跨越換新顏。站在新的歷史起點,自治區市場監管局將全力服務高質量發展、保障高水平安全、實施高效能監管、打造高素質隊伍,努力讓各族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在奮力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疆中貢獻力量。(周妍)

來源:新疆市場監管局

(責編:李欣洋、韓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