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行路向青山——新時代新疆發展成就綜述·生態文明建設
這是一個壯哉美哉的新疆,雄雄高山擎天,面面湖水如鏡!
這是一個和諧共生的新疆,人間煙火繁茂,萬物各得其所!
這是一個繁茂富饒的新疆,良田沃野千裡,林果香飄中國!
奔騰歲月,新疆十年行路向青山,不斷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生活方式,在生態文明建設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成為“美麗中國”恢宏畫卷中不可或缺的篇章。
傾心呵護大美新疆
在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馬爾洋鄉皮勒村,站在山坡上遠遠望去,一條淡淡的“線”在山巔延展,最后消失在雲端。那是一條路,通往曾經的玉礦。如今礦區已徹底關閉,那條路成了北山羊的游樂場。
玉石,曾經是皮勒村脫貧的希望,但當轟隆的聲響打破了帕米爾高原的寂靜,野生動物驚慌奔逃時,當地政府按下了停止鍵。從2018年開始,塔什庫爾干8處礦區被陸續關閉,恢復植被1053.97公頃。在保護生態環境和發展經濟面臨兩難時,人們選擇了前者。
“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我們脫貧就會更穩健,更可持續。”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鄉村振興局局長艾爾肯·玉賽因說。該縣2019年年底成功脫貧摘帽,全縣4051戶共計16518人告別了貧困生活。
高原之下,亦是一個不斷致力於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的新疆。黨的十八大以來,關乎南疆經濟社會發展命脈的塔裡木河水系生態治理,取得了輝煌成績。伴隨著河湖長制全面發揮作用,塔河下游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約400公裡范圍內,曾經瀕臨消失的綠色走廊重獲生機。如今整個塔河水系的胡楊林,因為生態輸水而愈加茁壯。
而在巍巍高山上,連綿不絕的雪嶺雲杉盡情生長。新疆在全國最早停止天然林商品性採伐,用各種方式杜絕病虫害傳播,同時盡最大努力改善天然林的生長條件。近6000萬畝的天保工程區,中幼林撫育工作從未停止。通過堅持生態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相結合的方式,新疆森林面積、森林蓄積實現雙增長,森林覆蓋率由2011年的4.24%提高到5.02%。
蔚藍的天空則成為越來越多的人們對新疆當下的記憶。金秋十月,北疆大地長天凝碧,遠山如黛。近年來,新疆以“烏—昌—石”“奎—獨—烏”等重點區域為主戰場,強化兵地聯防聯控和重污染天氣應對,實施春季控塵、夏季截污、秋季治廢、冬季治霾的“四季攻堅”行動。全疆優良天數呈波動上升態勢、重污染天數呈波動下降態勢。
前不久,納入全國首批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77家發電行業重點排放企業,順利完成第一個履約周期配額清繳。新疆積極推動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續下降。南疆“煤改電”工程穩步推進,數百萬居民用上了清潔能源。
風車列陣於大地,光伏陳兵在平原。擁有著絕佳清潔能源發展潛力的新疆,以新發展理念不斷推進能源產業轉型升級。截至2021年底,全疆清潔能源裝機容量達4712萬千瓦,居全國前列,風電利用率、光伏利用率分別達到92.7%、98.3%。同時,新疆不遺余力推進工業綠色發展專項行動,培育自治區級及以上綠色工廠135家、綠色園區9家,建成國家級綠色礦山67家。
十年間,從哈密到伊犁,從阿勒泰到喀什,新疆各個地州市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一個天藍地綠水清的新疆,面容愈加清晰。
和諧相處的綠色畫卷
秋天的高原上,金雕振翅穿雲,野牦牛聲如奔雷。以51種珍稀瀕危動物為代表,無數動植物在阿爾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完成生命循環。
保護區實行封閉式管理,嚴格禁止非法穿越活動。2018年,按照“全部關閉,立即拆除,盡快完成生態恢復”要求,保護區內9處礦山企業全部完成生態恢復治理。保護區未實施過任何旅游開發建設,保護區內野牦牛、藏野驢、藏羚羊的總數目前穩定在10萬隻左右,已恢復到上世紀80年代保護區建立初期的數據。
正午陽光照在卡拉麥裡遼闊大地上,山丘如浪,起起伏伏,遠處騰起點點黑影,那是蒙古野驢在奔跑。“隨著保護區環境的改善,蒙古野驢的種群數量正逐漸恢復,卡拉麥裡越來越充滿生機。”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研究員楊維康說。
今年4月,國家公園管理局批復同意開展卡拉麥裡國家公園創建工作。此前,卡拉麥裡山有蹄類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面積已經恢復到設立之初的14856.48平方公裡,所有礦業開發活動全部退出,完成了15717畝地質和植被恢復。蒙古野驢、鵝喉羚等荒漠有蹄類野生動物的家園重歸寧靜,保護區生機勃勃。
“自然保護區剛成立時隻有385匹蒙古野驢,隨著生態修復工作的完成,現存種群數量為3200匹左右,呈現明顯上升趨勢。”楊維康說。狀態良好的不僅有蒙古野驢,普氏野馬放歸試驗也在這裡取得了探索性成功,成為我國瀕危物種重新引入的成功典范,為我國其他物種的重新引入工作起到了借鑒和示范作用。
截至目前,新疆擁有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221個,涵蓋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地質公園、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等7種類型,批復面積約25.2萬平方公裡。“十三五”以來,新疆堅持以水定綠、量水而行,宜喬則喬、宜灌則灌、宜草則草,依托三北防護林、退耕還林、防沙治沙等重點工程,累計完成封禁保護沙化土地面積447.6萬畝,完成沙化土地治理3497.45萬畝。
廣袤的草原,牧民牛羊遷離,地下水位回升,草場欣欣向榮﹔無垠的荒漠,圍欄守護邊界,唯有星光閃爍,紅柳梭梭日漸茂盛﹔連綿的天然林區,伐木工轉為護林人,崇山峻嶺間雲杉鑽天,豹潛熊行﹔草長鶯飛的濕地,水源補給持續增強,天鵝蹁躚,水汽氤氳。
綠水青山創造財富
每年的4月至7月,阿勒泰地區所有天然水域全面禁漁,這一政策已實施多年。對水資源的嚴格保護、有效管理和科學利用成為新疆漁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
“新疆的自然稟賦非常好,河流大部分源於高山冰雪融水,甘甜清冽,水質純淨無污染,為魚類生長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發展無公害漁業及生產有機水產品的理想之地。”自治區水產科學研究所總工程師蔡林鋼說。
目前,賽裡木湖、烏倫古湖等水域均通過國家有機食品生產基地認証。十年來,新疆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為全疆水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2016年,溫泉縣被批准為我國首個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該縣高白鲑、凹目白鲑、齊爾白鲑3種冷水魚產品被批准為安全示范區出口品種。
清冽的河水帶來商機,無邊的林海孕育財富。如今的新疆,坐擁1850萬畝林果,分布在全疆幾乎所有地州縣市,更大空間內,規模宏大的三北防護林體系,護佑著綠洲良田、城市鄉村。林果業在新疆,尤其是南疆的脫貧攻堅過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成為新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
在阿克蘇地區,柯柯牙百萬畝林海一次次迎來欣欣向榮的生長季。30多年的時間,對治理途徑和實施手段孜孜不倦的探索,一代又一代人的堅持,讓柯柯牙荒漠綠化工程創造了“綠富同興”的奇跡。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科學理念的指引下,我們的信心更足了。今年以來,工程干得更加積極,已轉向山水林田湖草沙全面系統的治理。”阿克蘇地區林業和草原局高級工程師張志軍說。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當塔河治理不斷深入,柯柯牙綠化工程等造林工程持續升級時,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生態屏障作用逐年增強,從阿克蘇到庫爾勒,沿線很多城市發展勢頭越來越好。新疆各地皆是如此,良好的生態環境,讓發展有了更多可能。
每年6月至7月,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霍城縣,紫色遍布田野,游人絡繹不絕。這裡的人們在“環境好、產業興、家鄉美”上做足文章,建成了中國規模最大的薰衣草種植區,成功打造了集種植、加工、銷售、旅游為一體的新疆新農村綠色發展新樣板。
隨著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持續推進,全疆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轉運和處置體系覆蓋行政村佔比達90%以上,規模化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99%,投運城鎮生活垃圾填埋處理場已覆蓋所有城市和縣城,並實現了所有城市、縣市污水處理全覆蓋。
天山南北,積極的生態環境保護行動,正在為新疆營造越來越廣闊的經濟社會發展空間。祖國西部,一個尋求永續發展之路的新疆正展現著勃勃生機。(劉東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