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多地消防部門開展國際減災日宣傳活動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10月13日是第33個國際減災日,主題為“早預警、早行動”。為進一步提高人們的消防安全意識和逃生自救能力,全力以赴做好災害事故防范應對各項工作,新疆多地消防部門開展了形式多樣的防災減災系列宣傳活動。
“倉儲物流園內運輸車多,更要劃設消防通道、明確禁停標識,如果出現車輛亂停貨物亂堆情況,一旦發生火災,影響消防車進入,后果不堪設想。”10月12日12時,在霍爾果斯市消防救援大隊進行的一場直播中,消防監督員柳銳與網友互動時說。
針對倉儲物流場所建筑面積大、儲存貨物多等特點,10月12日,新疆消防救援總隊聯合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消防救援支隊、霍爾果斯市消防救援大隊,依托兩級網絡平台,針對相關重點企業開展倉儲物流企業消防安全直播活動,在線觀看人數達3.7萬余人。
“家庭起火的主要原因有廚房用火不慎、亂扔煙頭、孩子玩火、電器線路引起的火災等。同學們平時一定要了解掌握火災逃生的基本方法,提醒家長要養成良好的用火用電習慣……”10月12日,為進一步提高學生安全防范意識和應對災害事故的避險自救能力,阿克蘇地區消防救援支隊聯合各縣(市)教育部門,利用支隊內部消防科普教育館,採取網絡直播的形式為學生開展防災減災知識教學活動。
“這個滅火器壓力表有三個顏色,紅色、綠色和黃色,分別表示壓力正常、壓力不足和壓力超標。”連日來,喀什地區消防救援支隊通過直播的方式,現場介紹消防器材的功能,演示正確使用方法等,並在線回答網友的提問。10月以來,該支隊共舉辦直播活動7場。
在且末縣,消防救援大隊聯合社區、物業把“電影院”搬到了小區裡,開展“露天影院”學消防宣傳活動。每天晚飯后,完成消殺工作,工作人員就擺好投影儀、支起幕布,組織小區裡的居民們觀看消防電影。以真實火災案例為切入點,科普了電氣線路故障、亂丟煙頭、電動車飛線充電及小孩玩火等生活中引發火災的常見因素,以及有效防范火災的措施。
“這些真實案例讓我深切地感受到原來火災離我們這麼近,我們一定得從小事上提高防火意識。”絲綢東路昆侖小區居民王女士說道。(譚惠儒)
來源:新疆消防救援總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