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新疆頻道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非凡十年 兵團篇︱賡續兵團精神 建設幸福家園

2022年08月11日09:1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 人民日報 》( 2022年08月11日 08 版)

圖①:兵團第四師七十九團風光秀麗。王新平攝

圖②:兵團第七師胡楊河市女民兵在進行拉練。劉笑天攝

圖③:兵團第八師石河子市小學的學生表達愛國之情。周國福攝

圖④:兵團第二師二十一團職工駕駛農機收獲辣椒。李嘉成攝

立體交通  助力發展

本報記者  李亞楠

瓜果飄香時節,從阿拉爾塔裡木機場起飛的航班上,每天都有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的新鮮果品被運往烏魯木齊,隨后轉運至其他城市。“早上新摘的水果,當天就能送到全國各地消費者面前。”阿拉爾塔裡木機場副總經理康雄說。

截至7月16日,阿拉爾塔裡木機場通航“滿月”,共計保障航班202架次,旅客吞吐量達15284人次,貨郵吞吐量1610公斤。

近年來,阿拉爾市不斷加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力度。5年來,阿拉爾市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超100億元,已經建成了塔中沙漠公路等6條對外聯通的重要公路。隨著鐵路和機場的建成投用,阿拉爾市立體交通格局正式形成。

便利的立體交通,助力當地經濟發展走上快車道。很多當地企業表示,產品外運方便快捷了,成本也在下降。

今年1月,阿克蘇至阿拉爾鐵路全線開通運營。阿拉爾青鬆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的產品從阿拉爾發車,既提高了貨物運輸效率,又降低了運輸成本,“截至6月底,阿拉爾鐵路貨場發運了近5000噸我們公司的聚氯乙烯,和以前相比,每噸能節省20元運費。”該公司銷售經理李忠新說。

隨著交通越來越便利,第一師十一團逐漸發展成為現代特色林果業示范區和鮮食水果優生區,種植了冬棗、西梅、櫻桃等特色林果。十一團十三連職工余國振2016年由種植紅棗改種特色林果,完成了從賣干果到賣鮮果的轉變,“每畝地能增加上千元收入。”幸福的笑容挂在余國振臉上。

大漠深處  “草原”萬畝

本報記者  楊明方

昆侖山北麓、塔克拉瑪干沙漠南沿,在南疆“第一人口大縣”莎車縣縣城西北十幾公裡,就是布古裡沙漠。在沙漠腹地,靜靜矗立著一個“團齡”剛滿4年的新建團場——兵團第三師五十四團興安鎮。

7月的南疆大漠,驕陽似火。機耕道、排鹼渠筆直延伸,一側是滿目黃沙、沙丘連綿,另一側卻是如茵綠毯,遠觀像“草原”,近看似“韭菜”。五十四團興安鎮黨委書記、政委陳軍說,這是一種適合在荒漠中生長的經濟作物油莎豆,有“地下核桃”之稱。

五十四團興安鎮是兵團精神的生動注腳。在團場黨委的帶領下,幾千名職工群眾擼起袖子加油干,向沙漠腹地推進數公裡,讓4萬多畝漫漫沙丘變成良田,其中半數田地種植油莎豆。

五十四團興安鎮曾嘗試種植棉花、小麥、玉米等農作物,收成都不理想。如何兼顧產業發展與生態平衡?“油莎豆渾身是寶。”陳軍娓娓道來,“油莎豆的莖葉是上乘的飼草飼料﹔果實味道香甜,可生食、炒食、榨油﹔榨過油的餅粕可加工成糕點,也可提取優質澱粉、纖維素﹔余下的粉渣是很好的精飼料……”經過引進試種,耐沙性土壤的油莎豆落地生根。“這種一體多用的新型作物,對於治沙、治荒、土壤改良,以及發展養殖業、帶動職工群眾增收,都具有重要意義。”

向沙漠進軍,向沙漠要效益。如今,團鎮油莎豆種植面積從最初的2000畝增至2萬多畝。團鎮構建起以油莎豆資源為核心的油莎豆標准化種植基地、油莎豆種業基地。通過招商引資,打造油莎豆產業園,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薰衣草香  致富路開

本報記者  胡仁巴

“我種植的薰衣草品種多,從6月到10月都能觀賞。”7月21日,兵團第四師可克達拉市六十六團八連職工葛勝利站在田埂上,拿起手機與重慶網友拉起家常。

第四師可克達拉市是世界三大薰衣草產地之一,也是我國最大的薰衣草種植基地。從1964年開始,第四師試種薰衣草,成功選育出多個薰衣草新品種,收集和創新薰衣草種質資源170多份,建立起我國最大的薰衣草種質資源圃,填補了我國薰衣草種質資源收集空白。

2003年,葛勝利在連隊第一個邁出“薰衣草種植+觀光旅游”的發展腳步,剛開始年收入不足1萬元。隨著薰衣草產業不斷發展完善,現在年收入已達30萬元,葛勝利一家依靠薰衣草種植、觀賞、深加工產業,日子越過越滋潤。

2014年9月,集旅游、觀光、休閑、攝影、購物、餐飲為一體的伊帕爾汗薰衣草觀光園被評定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2017年11月,入選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

六十六團立足薰衣草觀光游,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通過大力支持“旅游+民宿”的產業發展模式,助力職工群眾增收致富,持續推動鄉村振興。

今年6月25日,第四師可克達拉市第三屆伊帕爾汗薰衣草文化藝術節開幕,當天旅游接待人數突破1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0萬元。

新疆伊帕爾汗香料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薰衣草精油及精油添加型護膚品,進一步挖掘薰衣草的經濟價值。2020年7月,公司通過混合所有制改革,引進山東福瑞達醫藥集團投資。“未來,雙方將在生物制藥、化妝品、文化旅游等方面進行全面合作,推動薰衣草相關產業高質量發展。”伊帕爾汗公司總經理饒良波說。

戈壁灘上  美麗團場

本報記者  韓立群

艷陽高照,天空湛藍,白雲朵朵。兵團第八師石河子市一四三團農一連,棉田一直延伸到山邊。高溫時節是棉花的生長旺季,棉花長勢喜人,再過一個多月,這裡將變成潔白一片。

“這塊地320畝,種的是新品種。”農一連黨支部書記黑勝利說,“我們的棉花種植技術非常先進——無人駕駛農用機械精量播種,一穴一粒﹔膜下滴灌技術,讓澆水、施肥、打藥一次完成﹔收獲用的是國產大型採棉機。已經實現全過程機械化。”

相距不遠的九連綠色有機蟠桃種植示范園內,果農倪澤寒和老伴正忙著摘桃子,“現在每天賣100多公斤,主要是零售,供不應求!”倪澤寒臉上笑容燦爛。公路從桃園旁經過,路邊建有銷售亭,往來游客絡繹不絕。

“示范園共有400余畝,我承包了15畝,種了7個品種,一畝地年收入1萬多元。此外還種了30畝制種玉米,去年家庭收入約20萬元。明年還想擴大桃園面積,也准備學習線上銷售。”倪澤寒說。

當年的戈壁灘,經過兵團幾代人艱苦奮斗,如今已變成萬畝良田,該團團部所在地還被命名為花園鎮。隨著近年來大力發展商貿物流和文化旅游業,職工收入節節攀升。一四三團黨委副書記、副政委康君說:“去年職工人均收入9.7萬元,目前正在建設鐵路空港綜合物流園。”

“居民區布滿小花園,健身步道隨處有,幾乎每家都住樓房、開汽車。”一四三團職工楊雪說,“我們要繼承和發揚兵團精神,用自己勤勞的雙手把團場建設得更加美麗。”

兵地融合  綠色交響

本報記者  胡仁巴

“小朋友嬉戲玩耍,大人談天說地,處處洋溢著陽光、健康的氣息。”7月23日,來自海南的游客劉洋行走在兵團第十二師五一農場頭屯河谷森林公園裡,感受著兵團五一新區的魅力。

要不是聽當地群眾說起來,游客們很難想象,3年前這裡垃圾遍布、污染嚴重。

長達190公裡的頭屯河,河道治理是個大難題。怎麼辦?頭屯河的變化,必須從機制開始。以河長制為抓手,烏魯木齊市、昌吉回族自治州與兵團第十二師、第六師等地多次組織聯合執法,實現了多領域、多部門聯防聯動,終於形成了頭屯河治理的“合力”,奏響了“綠色交響曲”。

第十二師黨委以兵地融合發展為目標,與昌吉州共同開展頭屯河綜合治理,堅持兵地總體規劃一體制定,區域規劃統籌協調,統籌編制兵地國土空間規劃。

兵地還共同調整了5500畝土地用於環境綜合整治。如今,頭屯河治理項目完工,頭屯河谷新增綠化面積1萬余畝,造就了萬畝“綠心”、千畝花海,形成新的城市綠肺。原來的“頭疼河”現在被沿岸人民親切地喚為“幸福河”。

如今,作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的頭屯河谷森林公園,更成為游客和周邊民眾休閑觀光的好去處。

“下一步,第十二師將加快推動兵地在交通體系、水利資源、電力網絡、城鎮建設等各方面的共建共享,建立完善兵地統一的現代公共服務體系,切實讓兵地融合發展成果惠及兵地職工群眾。”第十二師黨委副書記、師長侯國俊說。

(責編:楊睿、韓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