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新疆頻道

天山南北援疆情

侯向軍:晉心晉力 無問西東(援疆路上話初心(51))

2022年04月01日10:09 | 來源:人民網-新疆頻道
小字號

身著迷彩服,腰帶緊束,名牌標識清晰可見……深夜11點,一身戎裝的侯向軍在24小時的值班任務間隙,匆匆吃下一碗面。這是侯向軍一年多來的工作常態,最多的時候,他一個月值了6個全天班。

“疆外是5+2、白加黑,在准東是‘常態5+2、習慣白加黑’,大家都適應了這種工作狀態。”侯向軍說。

2020年4月19日,作為山西第四批援疆干部中的一員,山西省生態環境廳辦公室主任侯向軍到崗履職,任新疆准東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

位於准噶爾盆地東部的准東經開區,總面積1.55萬平方公裡,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是依托准東煤田規劃建設的大型現代煤炭煤電煤化工基地。

被稱為戈壁煤海的准東煤田,是我國最大的整裝巨厚煤田,預測資源儲量3900億噸。2005年開發以來,為實現煤炭資源的就地轉化利用,一批批建設者來到准東,在戈壁荒漠上建起一座座現代化工業企業。

侯向軍是山西省派駐准東的第三任援疆干部。

“晉心晉力,無問西東。”剛到任,侯向軍就在工作手冊上寫下這8個字,從山西到准東,從疆外省直機關到邊疆開發區,面對平沙莽莽、大漠孤煙,47歲的侯向軍仿佛一名領軍出征的戍邊猛將,豪情滿懷。

新疆准東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 侯向軍

心態歸零

因為疫情,山西第四批援疆干部進疆時間推遲到了2020年4月初。這也意味著,這批干部除了要盡快熟悉新單位、新崗位之外,還要接受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挑戰。

“工作分工那天是4月28日,我記得特別清楚,那天正好是我的入黨時間,我是1994年4月28日入黨的。”

侯向軍到任后接手的第一個任務,是產教融合科技創新園建設工程。這一項目被列為區州兩級重點項目,佔地362畝,建筑面積10.4萬平方米,投資約6億元。

按照計劃,項目要在當年建成,工期十分緊張。

彼時,全國疫情防控形勢仍十分嚴峻,各地不時出現散發病例。7月中旬,更嚴重的考驗到來。烏魯木齊突發疫情,全城封閉,因承建單位的庫房設在城內,大量物資無法按時送到工地,原本就十分緊湊的施工節奏完全被打亂。

必須重新尋找供貨商,侯向軍和承建單位決定從疆內的阿勒泰、伊犁及疆外的武漢、天津等地調運物資。但是,由於防疫要求嚴格,貨物要重重檢查,為了不誤工期,侯向軍經常要一車一車地協調。

需要調換的工種也無法按時到位,侯向軍就協調經開區其他工地的工人緊急馳援。

一次,因塔吊頂升技工被困外地,工程面臨停工危險,侯向軍連夜溝通安排,輾轉從另一個工地找到一名專業技工,問題得以解決。

疫情持續近兩個月,經開區其他工地都停工了,隻有產教園施工從未中斷。工地實行封閉式管理,那兩個月,侯向軍幾乎天天泡在工地,確保幾百名工人的作業、生活、安全和穩定。年底,工地被區州兩級評為“安全文明標准化工地”。

由於准東經開區的特殊情況,管委會需要承擔很多政府職能,但又缺乏政府應有的部門機構和人員。無論疫情防控還是日常事務管理,侯向軍都是親力親為,帶著普通干事一起干。

侯向軍還負責經開區的防疫消殺工作和進口貨物管理。

企業、商鋪、宿舍、工地,如何進行有效消殺,他和大家一道,梳理出消殺十大重點環節,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地落實,確保不落一處、不留死角。

制定的六項工作機制及消殺檢查中的“三查三看三問”,得到上級防疫部門的充分肯定。

貨物進口是疫情防控中外防輸入的重要方面。經開區一家企業需定期從中亞進口鋁粉,侯向軍帶領防疫人員,現場演練,逐一梳理貨物進口每一節點,總結出涵蓋人員配備、專班培訓、流程安排、檢查督辦的一整套閉環管理措施。

“到新疆之前,很多人都會想,隻要把自己在疆外的工作經驗與當地實際結合,就能盡快進入角色、做出成績,真正接觸工作后才發現,首先要把心態歸零,要去看、去聽、去學。”侯向軍說。

侯向軍切身感受到在新疆工作的特殊性:“工作必須扎實落地,很多工作要死磕,不是簡單地開個會、布置下去就行,會要開、活兒要干,要沉在一線、步步跟進。”

讓更多人建設准東、扎根准東

6月底,准東經開區五彩灣綜合服務區,一幢幢紅色樓宇在藍天艷陽下顯得格外耀眼,能容納3000名學生學習、兩萬人培訓的產教融合科技創新園主體工程基本完工。9月,這裡將正式開園,迎來首批學生、參加培訓的企業職工和入園的科研機構。

一直以來,由於遠離城市,准東經開區每年人員流失率約30%,企業長期處在人員短缺狀態。人力資源短缺,特別是高技能人才短缺,已成為制約園區企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大瓶頸。

“左手牽企業,右手牽學校,難就難在匹配度上。我們打造了訂單班、協議班,設立企業實訓基地,實現雙師共建,就是要精准對接企業用工需求,推進校企深度合作,讓學生們能夠出校門就進廠門。”侯向軍說,目前已和包括新疆大學在內的7家院校簽訂了合作辦學協議。

不止於留住人才,侯向軍希望,產教園能做更多的事—實現產教深度融合,創新產教融合模式,讓更多人來到准東、建設准東、扎根准東。

“這是准東的一項開創性事業,對准東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不僅是解決開發區企業技術人才培養、用人需求、提升開發區人力資源水平的重要舉措,更是推進產教深度融合、職業教育、科技創新的基礎和平台。”

產教園建成后,侯向軍還借助這一平台,深入推進產學研用一體化,加強科技創新平台建設。准東經開區現有自治區級創新平台3個,正在籌備准東能源研究院和准東產業技術研究院。同時,加緊新疆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成果轉化基地落地准東,與清華大學環境工程學院、天津大學化工學院等20多所大學和科研機構積極對接,拓展合作。

筑巢引鳳,按照規劃,產教園將搭建合作辦學、實習實訓、招工就業、培訓鑒定、繼續教育、科技創新、文體賽展七大平台。

侯向軍在產教園項目現場檢查工程進度和安全生產情況。

強壯科技筋骨

新疆昌吉—安徽古泉±1100kV特高壓工程,是目前世界電壓等級最高、輸送容量最大、輸電距離最遠、技術水平最先進的直流輸電工程,起點就在准東。這條全長3324公裡的輸電線路是疆電外送的組成部分,時刻為華東地區送去澎湃動力。

通過搭載5G礦山智慧指揮平台,露天煤礦作業實現智能管理研判、減人增效、降碳循環,僅天池能源南露天煤礦一家每年就因此節約成本約1.28億元……

准東的煤炭企業早已不是傳統認知中的傻大黑粗、低端落后,而是蘊含諸多科技亮點的現代化企業。地處邊疆的准東經開區科技成色十足。

去年,侯向軍著力搭建經開區科技創新“四梁八柱”,制定出台《實施科技創新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意見》,確定三年科技規劃,實施七項工程,推進四鏈融合,科技政策進一步明晰。

他還組織進行了首次科技資源調查,摸清了科技家底:4家高新技術企業,164項知識產權,研發費用6.1億元,在研和儲備項目76項,預計總投入14億元……

深圳是有名的創新之城,那裡創新氛圍濃厚,特別是創新創業大賽,留住了一大批人才和創業團隊,讓很多金點子能夠快速孵化出成果,這給侯向軍留下深刻印象。他覺得,准東也可以“這麼玩兒”。

在侯向軍的謀劃爭取下,今年的中國科學院—新疆科技合作洽談會將在准東設立分會場。“這是國家級科洽大會舉辦以來第一次設立分會場,將是展示准東形象、提升准東科技水平的一次盛會。”

面向“十四五”,准東經開區提出構建“6+4+5+2”的現代產業體系,在原有煤炭相關產業基礎上,增加新能源、新材料、新基建、數字經濟等產業比重,力求實現資源型經開區轉型升級。

侯向軍說:“准東經開區已經確定在碳達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重新審視今后5年乃至更長遠的發展目標,走綠色創新之路。未來,准東應是一座產城融合、充滿活力的工業新城。”

地處荒原的准東,全年極度溫差接近100℃。今年1月,准東氣溫陡降到零下35.7℃,一出門,侯向軍感到刺骨寒意,雙眼很快就粘在一起,他用手機記錄下這個瞬間。照片中,他的頭發、眉毛、睫毛都染上了一層霜,身后不遠,便是瀚海闌干百丈冰的將軍戈壁。(趙慧)

專題

天山南北援疆情·援疆路上話初心

(責編:楊睿、韓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