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啟動 北京援疆打造民族團結進步實踐基地

儀式啟動前,和田縣第三小學的孩子們向國旗敬禮。人民網 李欣洋攝
“全體隊友敬禮。”在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揮部,一面巨幅國旗深深震撼著走入大廳的孩子們。
“同學們,你們現在看到的這面國旗曾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高高飄揚,如今它承載著北京天安門國旗護衛隊對和田的情誼來到了大家眼前。”北京援疆干部、和田地委黨校教務處副主任韓永剛為和田縣第三小學的孩子們講述著國旗背后的故事。
啟動儀式現場。人民網 李欣洋攝
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高質量創新性推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3月12日,北京援疆民族團結進步實踐基地(以下簡稱實踐基地)啟動儀式在新疆和田京和大廈舉行。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揮部黨委書記、指揮彭利鋒,和田地委委員、統戰部部長買買提艾力·吐爾洪出席儀式並講話。北京援疆干部人才代表、和田地區及兵團第十四師受援單位代表、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和師生代表以及藝術界和媒體界代表等100余人參加活動。
啟動儀式中,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揮部黨委委員、副指揮米佳介紹基地建設方案。人民網 李欣洋攝
“北京援疆民族團結進步實踐基地,將充分發揮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揮部‘民族團結前沿陣地’和北京市援疆干部人才‘民族團結重要力量’對增進各民族團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積極推動作用。”啟動儀式上,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揮部黨委委員、副指揮米佳說。
啟動儀式中,北京援疆干部王佳鑫和墨玉縣第二小學學生熱合瑪·阿卜力克木一起表演詩朗誦《我在北京有個家》,深情講述了北京媽媽與和田孩子的故事。人民網 李欣洋攝
當日,記者從北京市援疆指揮部獲悉,實踐基地將以“1+5+N”的構架開展建設。“1”為總,即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揮部﹔“5”為分,即和田市、和田縣、墨玉縣、洛浦縣和兵團十四師昆玉市的工作隊﹔“N”為支,系指北京對口支援的學校、醫院、園區、企業以及首都師范大學京疆學院等,著力打造“我們的祖國”“我們的信念”“我們的文化”“我們的榜樣”“我們的夢想”五大板塊。
首都師范大學京疆學院副院長、北京市教育援疆干部沈曉非說:“我們將圍繞京疆學院打造民族團結教育基地,讓和田地區的教師們到北京學習交流,同時依托首師大師范教育優勢,系統的提升老師們開展民族團結教育的能力,讓他們成為民族團結的使者。”
買買提艾力·吐爾洪表示,北京援疆打造民族團結進步實踐基地對和田地區民族團結工作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
活動中,孩子們與北京冬奧會火炬合影。人民網 李欣洋攝
啟動儀式上,一同揭牌的還有實踐基地的兩個重要支撐:北京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田基地、北京市文化潤疆創作採風基地。
北京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田基地將與北京方面共享專家智庫資源,開展課題研究﹔深化“京和一家親”品牌建設﹔搭建交往交流交融平台。
北京文化潤疆創作採風基地將與北京市委宣傳部深度合作,每年專題組織文化創作採風交流互鑒共融,搭建工作平台,形成長效機制,促進和田地區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揮部黨委書記、指揮彭利鋒在啟動儀式上講話。人民網 李欣洋攝
“三個基地是相互支撐的研究體系、實踐體系、文化創作體系和交往交流交融的活動體系,這將是今年和今后一個時期的工作重點。”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揮部黨委書記、指揮彭利鋒表示,下一步,指揮部將以實踐基地建設為重要抓手,廣泛開展活動,形成工作品牌。進一步豐富和創新“三交”模式,加強文化“三交”、科技“三交”、民生“三交”,就近“三交”、線上“三交”,著力構建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多層次的“三交”體系,形成前后方聯動的“三交”工作大格局。(馬亮 李欣洋)
啟動儀式中,北京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北京市民族宗教委主任鐘百利(圖一),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北京市電影局局長王杰群(圖二)以視頻致辭的方式祝賀基地啟動建設。人民網 李欣洋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