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瑪依消防:實戰實訓錘煉打贏致勝能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2021年以來,新疆克拉瑪依市消防救援支隊堅持仗怎麼打、兵就怎麼練的原則,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端正訓風、演風,強化體能、技能,培養協同、指揮,練就科學高效、專業精准的過硬本領,隊伍打贏致勝能力明顯增強。
頂層設計,把准實戰實訓本質
練兵目標更明確。堅持黨委議訓、統籌謀劃、有序實施,明確全員崗位練兵工作目標。建立“隊站每周分析、黨委每月研判、全市季度通報”練兵機制,分階段召開練兵推進會、季節轉段會、專題研討會強力推進練兵活動,層層細化工作措施,層層壓實訓練工作。
練兵內容更精確。制定1個總練兵方案和13個子練兵方案,以及機關大隊專項訓練計劃,統籌規劃消防站訓練內容和課程,精細規范日課程,將體能技能、業務理論、熟悉演練等常態化訓練內容科學納入周課表,將訓練量分配到天、精確到時。
練兵導向更鮮明。落實各層級人員訓練科目和評定標准,實行體能單項積分、個人多項合分和單位累積積分的“賦分制”考評制度。建立《體技能尖兵庫》和《不達標重點人員名單》,執行主官帶訓、責任捆綁、尖兵對抗和脫崗集訓等措施,落實實名通報,公開晾晒考核成績,規范指戰員訓練養成。
健全制度,規范實戰實訓秩序
建立常態備案機制。借助“全員崗位練兵平台”手機APP打造掌上崗位練兵平台,收集指戰員周、月、季度考核成績和體型數據,分級制定個人體、技能電子訓練檔案,由系統自動化分析練兵規律及短板科目。支隊每季度通過綜合業務平台進行公布公示,作為個人、單位評先評優重要依據。
推行常態拉動機制。堅持戰備演練精准化,合理布局“支隊級救援隊、站級突擊隊、班級攻堅組”三級救援力量,全面推行“周三拉動日”機制,圍繞地震、高層、石化等7支救援專業隊,立足復雜環境、復雜地域、復雜任務,常態化開展“教學式”實戰拉動演練,不斷完善編、攜、配、裝要求,達到依戰而練目的。
固化常態訓考機制。堅持“訓、考、賽”三位一體,落實周站級交叉互考、月支隊普考、季度比武競賽模式,實行訓練計劃每周報、練兵視頻隨機查、專項通報網上挂,對計劃不落實、考核不達標等問題實施每日通報、每周公示,促進考核參考率、全員達標率、科目優秀率大幅提升。
苦練內功,提升實戰實訓質效
科學施訓有基礎。建強地方教練組、內部教練員“兩支團隊”,落細全員建檔、監測評估、運動理療“三項措施”,逐項分解細化輔助訓練課目。選派8名業務骨干成立訓練指導組,採取定期視頻抽查、每周實地考核、每月實地指導的形式,對基層訓練秩序、管理和安全進行監督檢查,著力提升隊站科學組訓水平。
研討培訓有深度。每周開設“戰訓業務大講堂”,由業務骨干輪流授課,累計對39起典型滅火救援事故案例、18類災害類型進行分析研討。通過舉辦指戰員輪訓班、指揮員強化班、作戰訓練示范班,對5個大隊、8個消防站的271名指戰員進行專業技術及指揮能力培訓。成立《基地化實戰訓練指導手冊》修訂專班,對26類162個實戰操法開展實訓實評。
戰法創新有成果。借助開鎖技術創新《防盜門破拆操法》,極大縮短防盜門破拆時間﹔研發內攻滅火作戰計時牌,大幅提升火場內攻記錄效率﹔成立“三疊加、三梯次泡沫滅火戰法”示范示教隊,優化石油化工火災戰術戰法﹔修編《遠距離高層建筑內攻救人操》《遠程供水系統操作規程》《高層建筑供液戰法及空氣呼吸器耗氣訓練規程》,滅火救援行動更加科學專業。(吳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