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一聲“兄弟”就是一輩子的事

“師傅,恭喜你調到機動處,不管你在哪兒上班,我們都是一輩子的兄弟!今天來我家,我請您吃飯。”國慶節期間,已調到獨山子石化公司機動設備處的劉冰收到了徒弟亞生江·阿布都拉的一條微信。多年的交往,劉冰和亞生江早已親如一家、無話不談。無論遇到什麼事,亞生江最先想到的是劉冰,劉冰想到的也是亞生江。這真是應了他倆常說的那句話:“叫一聲‘兄弟’就是一輩子的事”。
劉冰原是獨山子石化公司信息網絡公司乙烯儀表車間烯烴北區的一名員工,2006年大學畢業后一直在車間從事儀表維護工作,今年9月因工作需要調入獨山子石化公司機動設備處。
亞生江·阿布都拉是一名維吾爾族小伙兒,2007年參加工作時就和劉冰在一個維護班組。他為人寬厚,待人熱情,工作主動,和班裡所有的員工都非常融洽。由於亞生江語言水平有限,他在工作和學習中遇到了很多困難,這導致他的專業水平和工作能力一直停滯不前。初級工考試過關成了他的“攔路虎”。
劉冰看在眼裡,卻急在心上。
去年年初,劉冰暗自下定決心,要幫助亞生江盡快通過初級工考試。為了進一步幫助“好兄弟”亞生江,劉冰主動請纓,和亞生江簽訂了師徒合同。這份師徒合同也像是一份“軍令狀”,承擔著巨大的責任。從生活中的兄弟跨步到工作上的師徒,這樣的大跨度,劉冰一開始也顯得有些不自然。
俗話說,嚴師出高徒。劉冰認真分析了亞生江當時存在的問題,給他“私人訂制”了一套切實可行的培訓計劃,把儀表理論知識與現場實際問題處理密切結合起來,讓他在干中學、學中練,減少死記硬背,真正把儀表專業技能提升起來。
在日常維護工作中,班組隻要有儀表作業,劉冰都會喊亞生江一同去現場,在處理儀表問題時邊干邊講,把晦澀難以理解的理論,演變成活生生的實際操作,讓亞生江對儀表理論有了更直觀的認識,強化了理解,加深了記憶。
今年1月的一個夜班,恰好碰上劉冰和亞生江一起值班。當晚,苯乙烯裝置操作工打電話反饋精餾塔塔頂壓力偏高,需要處理一下。劉冰決定利用這個機會,檢驗一下亞生江近期的學習效果。
“今天的故障處理,我就站你旁邊看著,看你自己能不能獨立完成。如果達不到要求,本月的師帶徒考試就算不合格。”劉冰突然變成了一位師傅的模樣,布置著工作任務。
亞生江大腦飛速地運轉著,回想著劉冰師傅的講課內容。
經過一番“折騰”,亞生江判斷出是因儀表引壓線積液導致儀表顯示不准,然后他把壓力表氮氣反吹的流量適當增加了一些,利用氮氣將產生的積液吹進了塔內。果然,壓力表逐步恢復正常指示了。就這樣,亞生江第一次獨立完成了儀表故障處理,站在身旁的劉冰也為他豎起大拇指點贊。他開始變得自信起來了。
考試的日子越來越近了。亞生江隻要一有時間,就去車間培訓平台翻閱儀表故障處理課件,經常到仿真室練習控制系統組態。劉冰按照自己制定的培訓計劃,在日常工作中進行技術指導,月底驗証學習效果,不斷改進培訓方式。
在師徒二人共同的努力下,今年亞生江順利地通過了儀表初級工考試。由於師徒培訓工作效果明顯,他們被評為獨山子石化公司2021年“三學一爭”(學國家通用語言、學法律、學技能、爭當勞模先進)模范師徒。
國慶節期間,亞生江為了感謝師傅給予自己的莫大幫助,他特意邀請劉冰到自己家作客,並親自下廚做了可口的大餐。
“我的考試過關了,你的工作調動了,真是“雙喜臨門”,我們要做一輩子的‘好兄弟’!我今天真是太開心了,今后我還要更加努力。”在家宴上,亞生江發自肺腑地說著。(劉喆 肖麗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