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新疆頻道

京疆攜手,西北首例人工心臟植入手術在新疆成功實施——

小小一顆“中國心” 延續生命奇跡

2021年10月10日10:56 | 來源:人民網-新疆頻道
小字號

10月8日,在經過人工心臟(左心室輔助裝置)植入手術14天后,來自新疆阿克蘇地區的小賀(化名)順利渡過術后危險期,從ICU轉入普通病房,重獲新生。他的身旁放著“心臟”體外控制器,控制器上的纜線連接著安裝在心臟左心室下方的血液泵,用以代替或輔助心臟泵血,重量隻有400克。

術后,小賀為醫護人員點贊。自治區人民醫院供圖

2018年,小賀在患過一場感冒之后經常感到胸悶、氣短,甚至不能躺著睡覺,睡著后打呼嚕還會出現呼吸暫停的情況。經當地醫院檢查,小賀被診斷為擴張型心肌病和重度主動脈瓣關閉不全。

在當地治療無果之后,小賀一家決定“赴京尋心”。2020年12月,小賀一家來到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在醫生的建議下,小賀在這裡等待進行心臟移植手術。然而受制於供體緊缺以及心臟移植採用供體心臟的其他標准,苦等8個多月后,小賀還是沒有等來合適的那顆“心”。

結合小賀的具體身體情況,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聯合多學科專家會診、討論,建議小賀採用另一種治療方法——植入式左心室輔助系統(VAD,簡稱“人工心臟”)。人工心臟即人工制作的心臟,可以延續終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生命,改善生活質量,幫助患者恢復心臟功能或者過渡到心臟移植階段。

在與北京的專家交談中,小賀的父親得知,新疆現在也可以做人工心臟手術。還沒等他給新疆的專家撥通電話,自治區人民醫院心外科主任張總剛的電話就打來了。

“回家吧!回咱當地做!”小賀的父親至今記得接到電話時,張總剛主任對他說的這一句話。離家的日子太久了,小賀一家人迅速收拾好行李,買了最近日期的車票,回到了家鄉。

為保証患者的手術安全及日后恢復,自治區人民醫院和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都極其重視,反復組織相關人員協調討論會議6次,為患者制定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案以及各種應急預案,並安排醫務部、心外科、心內科、麻醉科等各專業共計14人前往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進修培訓及學習。

9月24日,在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院長胡盛壽的大力支持下,阜外醫院人工心臟圍手術期專業組一行7人與自治區人民醫院醫護人員成功實施了西北地區首例人工心臟植入手術,小賀也因此重獲新生,術后情況良好。

自治區人民醫院心外科主任張總剛介紹道:“本次植入小賀體內的人工心臟是‘永仁心’,是一個屬於中國造的且目前國內唯一獲批上市的‘人工心臟’,被醫學界稱為‘中國心’。”“永仁心”人工心臟系統已在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武漢協和醫院及福建協和醫院三家醫院成功實施17例植入手術,患者術后100%存活,無裝置相關嚴重並發症,其安全有效性得到了充分驗証,如今在西北地區也已成功實施。

據悉,這不是自治區人民醫院對於心臟植入手術的初次嘗試,早在2003年,自治區人民醫院就開展西北五省首例同種異體原位心臟移植術並獲得成功,目前該患者已健康生活18年。除此之外,心外科還與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安貞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上海中山醫院、第二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心臟外科及美國“心連心”手術團開展廣泛協作。

據了解,目前全球心力衰竭患者約有2600萬人,中國約有1300萬名患者,嚴重心衰患者佔5%,約60-70萬人,住院死亡率達70%以上。

自治區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楊毅寧表示:“對於重症心衰患者,心臟移植手術是目前最佳的治療方法,但因供體嚴重不足,我國每年心臟移植手術量僅400例左右,遠遠不能滿足患者的治療需求,人工心臟對不適合進行心臟移植手術的患者而言是非常好的選擇。希望自治區人民醫院可以幫助西北地區心衰患者將生命延續下去,這也是我們作為醫護人員最好的希冀!”(王思晴)

(責編:楊睿、韓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