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新疆頻道

天山南北援疆情

宋永彬:用胡楊精神堅守醫者仁心(援疆路上話初心(36))

2021年09月15日11:51 | 來源:人民網-新疆頻道
小字號

9月9日,初秋的庫爾勒,秋高氣爽,陽光燦爛。

這天是周四,巴州人民醫院依然是人來人往,醫護人員忙碌如常。

在河北援疆醫生、巴州人民醫院副院長宋永彬的辦公室裡,他一邊詳細列舉著當天要做的手術的所有注意事項,一邊還要及時處理醫院的事務,還不時有人來找他匯報工作、簽字。

宋永彬很忙,時間要掰成幾瓣用。他像一隻陀螺,不知疲倦地轉著,親自上手術台,給醫生團隊傳授技術。他像一棵胡楊,堅韌頑強,雖然有時也想好好休息幾天,可是一睜眼就有很多事務等著他去處理,他一刻也不敢懈怠。他精神百倍地去迎接難度大、精度高的手術挑戰,去琢磨、研究需要完成的科研任務。

在這樣的工作強度下,宋永彬的援疆熱情絲毫不減。援疆期到了,他卻主動提出再延期一年半,隻因為他為巴州的患者想得更多,為巴州的醫療事業發展想得更多。

宋永彬,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是河北省人民醫院胸外一科的副主任,來援疆之前,已經是省醫院的骨干力量,長期從事胸外科臨床工作。來到巴州人民醫院開展援疆工作后,他成為醫院醫技工作的領導者和管理者。“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是他的援疆理念,而作為“授漁者”的他,給醫院帶來的變化遠不止這些。

主動申請援疆 開拓“醫療援疆+”思路

宋永彬是主動申請援疆的。2020年年初,當得知醫院要選派一名醫生參加援疆工作時,他心動了。可是年邁的父母身患多種疾病需要照顧,兒子才上初一,岳父岳母身體也不好,妻子為了老人、孩子已經辭掉了工作。上有老下有小,是現實。這個時候自己去援疆,把需要照顧的老人和孩子全都托付給妻子,是不是太不考慮妻子的感受了?他試著跟妻子談起了自己的援疆想法。妻子思慮良久,最終說了一句“你放心去吧,家中有我”。這讓他堅定了援疆的決心。

2020年4月初,他抵達巴州,擔任巴州人民醫院副院長。

巴州太缺醫療人才了,這是他來到這裡的第一感受。宋永彬結合本地學科特點,從患者實際需求出發,迅速確立了“一名援疆專家、帶動一個學科、提升一所醫院”的“1+1+1”醫療援疆工作思路,通過抓科研課題帶動醫院學科發展上台階、抓“傳幫帶”促進醫院醫療技術上水平,實現先進醫療技術和優勢資源的有效嫁接。

踐行胡楊精神 手術台上“傳幫帶”

千裡援疆不只是“詩與遠方”,更有舍家報國、忠誠擔當、樂於奉獻的家國情懷。46歲的宋永彬說:“學醫的人,40多歲正是黃金時期,這個時候,就是要多干、多奉獻。”

來到巴州,宋永彬專門去沙漠裡看了胡楊,他說:“胡楊挺立在大漠中,忍受干旱,迎擊風雪,隻為守護邊疆。胡楊精神的實質就是堅忍不拔的意志、吃苦耐勞的品質、勇於開拓的精神、戰勝困難的勇氣和努力探索的毅力。我既然來援疆,就要像胡楊一樣,克服一切困難,牢牢地扎根邊疆。”

就這樣,宋永彬每天不僅要忙各種事務,還給自己安排了很多台手術,在手術台上“傳幫帶”,希望把先進的醫療技術留在巴州,造福更多的患者。

剛來巴州人民醫院不到兩周時間,宋永彬就完成了經劍突下胸腔鏡前縱隔腫瘤切除術和胸腔鏡袖式肺葉切除術兩例頂級胸腔鏡微創手術,填補了巴州地區空白。

第一位患者是一名65歲的女性,因縱隔腫瘤入院,傳統手術創口比較大。宋永彬帶領醫院醫生給患者做手術,手術成功了,極大減小了患者的手術創傷。通過實踐,他將技術傳授給醫院的醫生。

今年,有一位78歲的患者,11年前曾做過肺纖維瘤切除術,4年前由於腫瘤復發又做過四項手術,現在又發現了縱隔腫瘤,輾轉幾家三甲醫院,均因手術難度大、風險高,被拒絕再次手術。宋永彬反復研究,也感覺情況復雜、術中術后風險大,但是考慮到不進行手術切除,隨著腫瘤增長,隨時都可能因壓迫心臟等重要器官而危及患者生命。他毅然決定為患者做手術,親自主刀,克服了因兩次開胸手術造成的全胸腔粘連閉鎖和巨大腫瘤造成的手術操作空間狹小的困難,完整切除腫瘤。目前,患者已康復出院。

援疆以來,宋永彬每天的工作安排都是滿滿當當的。當地醫生表示:“宋院長每天都特別忙,醫院的醫療技術工作歸他管,所有的援疆醫生也歸他管,他還要參加醫院領導班子的各種會議。就算忙成這樣,他還要堅持做手術,他的身上散發著胡楊精神的光芒。”

18項微創手術填補巴州技術空白

本著變“輸血”為“造血”的思想,宋永彬認真分析醫院科室人才隊伍現狀,創新人才梯隊建設機制。針對受援地專科醫師不足、專業性不強的現狀,通過導師制度“傳幫帶”,每名援疆專家重點培養一至兩名徒弟,制定詳細的幫帶計劃,明確培養目標和措施,及時將臨床醫療經驗傳授給徒弟。通過師徒幫帶,帶動學科發展,逐步為醫院分層分批培養了一支“用得上、留得住、技術精、業務強”的醫療隊伍。

在對醫療學術的追求上,他的座右銘是“永無止境”。一年多來,他共完成肺癌、食管癌、縱隔腫瘤等四級高難度微創手術50余例,填補巴州地區手術技術空白的有18項,胸腔鏡微創新技術的開展使巴州人民醫院胸外科手術技術走在了自治區前列。他還積極聯系河北省兒童醫院心外科專家團隊幫扶開展了巴州地區第一例心外科手術。

在他的引領和示范帶動下,援疆專家紛紛發揮自己的專業技術優勢,利用自己精湛的技術為患者治病解憂。截至目前,援疆專家團隊共完成三四級手術1300余例,開展新技術新項目70余項。

為了讓更多的患者享受到援疆專家的醫療服務,宋永彬還帶動援疆醫生們自加壓力,從患者需求出發,首創增設了援疆專家門診。該門診開診以來,已為巴州患者提供診療服務16000余人次。

宋永彬組織援疆專家,幫助受援醫院申報科研項目和課題19項,為提升巴州醫療科研水平提供智力支撐。

宋永彬還堅持組織開展“冀疆手牽手,民族心連心”“送愛心、獻溫暖”“我為群眾辦實事 援疆巡診走基層”等主題大型醫療義診活動28次,惠及基層群眾8000余人。

在採訪中,宋永彬多次提到“理念”一詞,在他看來,醫療人才“組團式”援疆工作更大的成果,不是“騎車帶人”,而是“教會人騎車”。

兒子今年上初三,妻子本來以為他援疆結束后可以回家幫著分擔壓力,當得知他主動申請延期,在電話裡沉默了許久,仍然選擇了支持他。宋永彬說:“我就是覺得,我教給醫生們的技術他們學得還不扎實,還沒有達到我的目標和要求。學醫的都是完美主義者,我不希望自己走了心裡還有遺憾。”(周海霞)

專題

天山南北援疆情·援疆路上話初心

(責編:楊睿、韓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