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拉特村入選全國首批挂牌籌建地質文化村

6日,富蘊縣可可托海鎮塔拉特村成功通過中國地質學會評審,入選全國首批挂牌籌建地質文化村(鎮)。塔拉特村地質文化村建設模式為“地質+生態旅游”,是此次公布的全國首批地質文化村(鎮)中,新疆唯一入選的村(鎮)。
塔拉特村是額爾齊斯河源頭的一個村落,享有“額河第一村”美譽。該村位於可可托海世界地質公園內,這裡擁有典型的花崗偉晶岩型稀有金屬礦床和礦山遺址,獨特的阿爾泰山型花崗岩地貌和額爾齊斯河秀麗的風光,是一個集科普、觀光游覽和休閑度假於一體,科學內涵豐富、民俗文化特色濃郁、極具觀賞價值的綜合性旅游區。
“近年來,塔拉特村圍繞‘地質+生態旅游’建設模式,幫助當地184戶哈薩克族農牧民在發展生態旅游過程中增收致富。如今,農牧民用最真實的生活,演繹著最美的民俗風情。”可可托海鎮黨委書記王陸平說。
站在相對高差約50米的觀景台俯瞰,塔拉特村良好的自然生態風光盡收眼底。春季綠草茵茵、夏季繁花碧水、秋日層林盡染、冬季銀裝素裹,原始白樺林、廣闊的草原草灘、潺潺清澈的河流,牛羊漫步於林間……靜觀塔拉特村,每一處都像濃墨重彩的畫卷。
王陸平說,2016年以前,塔拉特村村民主要依靠傳統農牧業維持生活。2016年,塔拉特村搭上旅游扶貧和美麗鄉村建設的快車,全面實施了美麗鄉村、額河旅游特色村寨、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等建設項目,依托現有的區位、自然資源、民俗風情、農牧業及勞動力資源等優勢,通過投資興建基礎設施、旅游設施,提升旅游服務質量、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建立哈薩克族特色民俗文化村落,逐步形成“吃住行游購娛”一條龍服務產業鏈。
如今,民宿已成為塔拉特村重點發展特色產業。民宿文化的深入挖掘,帶動和盤活了該村的優勢資源。村民既可通過民宿提高收入,又可銷售自種土特產、自制手工藝品,在民宿中參與就業和經營管理,實現了“民房”變“客房”,“資源”變“資本”,“村庄”變“景點”。
2020年,塔拉特村人均收入近3萬元,已成為全縣農牧民搭乘旅游快車實現增收致富的一個縮影。
“地質文化村的創建,使塔拉特村成為遠近聞名的‘旅游村’。塔拉特村鄉村旅游的興起,帶動了當地農牧民增收致富。”王陸平說。(張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