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畢業生——
扎根基層是最好的選擇(青春奮進新時代)
《 人民日報 》( 2021年05月03日 02 版)
“吾心已向西部去,休言大漠多蒼茫。”時隔近一年,再看自己當時寫下的詩,魏鵬飛依然心潮澎湃。
2020年7月,在即將奔赴新疆基層工作之際,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118名畢業生收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總書記肯定了他們到邊疆基層工作的選擇,對廣大高校畢業生提出殷切期望。“收到回信后,我很激動,寫下這首詩,表達自己扎根邊疆、矢志奮斗的決心和信心。”118名畢業生之一的石油學院石油工程專業畢業生魏鵬飛說。
如今,這118名畢業生正奮戰在新疆基層崗位上,在一線綻放多彩的青春。
練好本領實現抱負
爬到三四層樓高的塔上進行檢查作業,是中國石化塔河煉化有限責任公司煉油第一作業部硫黃回收裝置實習外操任浩源每周的固定任務。任浩源去年從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工學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畢業,他回想起師傅第一次帶自己進行爬塔高巡的經歷,從塔上下來時,自己的腿都是軟的。經過半年多的歷練,如今他已經成了一名熟手。
“裝置巡檢、安全監護、設備手動開閥等,這些工作熟練了之后都不難,但剛開始要一點一點去熟悉,這是我們這個行業的必經之路。”任浩源口袋裡隨時揣著一支筆、一個本,跟著師父作業時隻要有疑惑或者不懂的地方,他都立刻記下來,作業結束再向師父請教,“想要熟悉現場,隻有多跑,多查幾遍流程,多跟進幾次,才會有更多的收獲。”
同為118名畢業生之一的陳迪從工學院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畢業后,來到中國石油獨山子石化分公司工作,接到的第一個任務就是背流程圖。為了背熟將近200頁的流程圖,她連吃飯的時間都要抓緊。經過半年多的苦練,陳迪已經把流程圖爛熟於心。“能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實現自我價值,為社會做出貢獻,這本身就是一種成功。”陳迪說,很多人覺得去油田一線工作很辛苦,“如果怕苦,我當年就不會選這個專業了,我要在這裡練好本領,實現人生抱負。”
艱苦條件鍛煉意志
懷揣報國之志,伴著戈壁風沙,在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採油三廠工程技術室工作的魏鵬飛,來到了位於南疆阿克蘇地區庫車市塔裡木鄉的油田現場。在這裡,他對基層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
在基層工作,艱苦少不了。魏鵬飛每天都要跟隨巡井師傅們擠在皮卡車廂內,奔馳在顛簸的路上,認真記下抽油機的每一個參數。“冬天有時為了多巡一口井,我們顧不上吃飯,頂著寒風在戈壁灘上奔波,現在已經能在漆黑的夜色下精准定位自己負責的每口井。”魏鵬飛說。許多個夜晚,魏鵬飛跟著技術員踩著冰冷濕滑的油泥,在鑽台上對每一個工況、每一次起下鑽嚴格把關,即使自己身上油跡斑斑,也要先把鑽台收拾干淨。
日復一日的堅守中,魏鵬飛看到的是無數石油人憑借一份執著與責任,在這裡默默踐行“我為祖國獻石油”的錚錚誓言。基層工作讓他多了幾分韌勁,他說:“我將不畏艱難險阻,勇擔時代使命,像胡楊一樣扎根祖國西部基層。”
任浩源記得有次剛結束夜班,上游裝置出現了故障,塔裡進了油。為了保証設備平穩運行,他在崗位上繼續堅守,直到問題完全解決。“雖然在基層,但工作很有技術含量,需要工匠精神,在這個領域深鑽下去,也是大有可為的。”任浩源說。
扎根基層勇於擔當
基層需要人才支撐。在新疆的求學和工作經歷,讓魏鵬飛見証了西部地區發展的“中國速度”,也認識到人才對於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感受到西部地區對於人才的渴望和重視。他說:“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扎根西部、建設西部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
在工作現場,魏鵬飛一有空就向前輩們請教實際生產中的難點問題。得知處理井筒過程中大顆粒岩屑難以返出這一技術難題后,他和同事多次前往作業現場實地調研,在沙漠無人區的簡易房中與工人同吃同住,一待就是十幾天。經過不懈努力,他們設計改良的新工藝牙輪鑽頭在現場取得了喜人的應用效果,保守估計累計節約工期20天,增效近百萬元,魏鵬飛所在的科室也被評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工人先鋒號”。
如今,魏鵬飛常跟師弟師妹們說:“到基層去,是一個好選擇。雖然可能會吃苦,但成長非常快,這是一筆難得的人生財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