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當課堂 大地寫文章

——記全國脫貧攻堅獎組織創新獎獲得者塔裡木大學植物科學學院

2020年10月20日13:05  來源:新疆日報
 
原標題:田野當課堂 大地寫文章

“脫貧攻堅,不辱使命!”10月18日,塔裡木大學植物科學學院黨委書記蔣學緯的一條信息刷爆了微信朋友圈。

10月17日,全國脫貧攻堅獎表彰大會暨先進事跡報告會舉行,塔裡木大學植物科學學院獲得全國脫貧攻堅獎組織創新獎。

塔裡木大學離大城市很遠,離農牧民很近,離脫貧攻堅很近。學院9個團隊38名科技特派員常年活躍在科技助力脫貧攻堅第一線,推動林果、棉花領域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幫助南疆各族群眾走上增收致富路。

科技服務團隊精准扶貧

金秋時節,兵團第一師12團10連職工高元瓊的香梨園裡,黃澄澄的香梨正裝箱運走。今年高元瓊採用了塔裡木大學研發的新型授粉技術,香梨個頭飽滿勻稱,增產近30%。

“南疆需要什麼技術,我們就研究什麼技術,南疆需要轉化什麼樣的科技成果,我們就轉化什麼成果。”蔣學緯說,學院組建了香梨、棉花、設施農業等9個團隊,6名兵團級、32名校級科技特派員常年活躍在南疆4地州13個縣市、4師市27個團場生產一線,並建立了6個科技示范基地。

在幫扶中,眾多學科佼佼者脫穎而出。學院杜紅斌等3人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三區三州”脫貧攻堅專項記大功獎勵﹔牛建龍在麥蓋提縣參加“訪惠聚”駐村工作期間,邀請學院專家26人次進村科技服務,創建棉花高產示范田和紅棗高產示范園﹔設施農業服務團隊的劉義飛與企業聯合開發沙漠戈壁設施農業水肥智能管控系統並轉化利用推廣,形成科技“帶貧益貧”長效機制。

立足長遠扶智斬斷窮根

前段時間,植物科學學院派員前往皮山縣農場開展為期90天的幫扶工作,期間共開展培訓30余場次,服務職工1.02萬人次,指導林果2.1萬畝。

這次幫扶只是該學院技術指導的一個縮影。自上世紀90年代初,學院就堅持向喀什、和田等偏遠貧困地區定期派出專業教師挂職,積極引導大學生參加“三支一扶”“西部計劃”志願服務。近年來,學院共有800多名志願服務南疆的畢業生留在基層工作。

在培訓方面,學院以農民需要為導向,提供“田間課堂”,幫助解決問題。2019年,在皮山農場,科技服務團隊與各連“兩委”及理事會共建服務組,在生產管理、產品質量提升等環節為農戶現場示范,形成“農戶+技術服務方+企業”三方參與、連“兩委”與理事會共同監督的生產保障機制,保証科技種植落到實處。

全國道德模范尤良英成立了“蒲公英樂園”幫農助農,學院派出力量與尤良英的萬農種植專業合作社建立了農科學子聯合實踐行動基地,通過專家教授科技示范戶及能人、科技示范戶及能人再教合作聯社職工的“傳幫帶”形式,形成本地化技術力量,實現脫貧致富奔小康。

創新農科人才培養模式

“把論文寫在大地上,讓技術長在泥土裡”,這是塔裡木大學植物科學學院建院以來的傳統。各個學系在“半耕半讀”基礎上持續發力,以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培養為目標創新模式。

學院選用“周年生產實踐”“畢業生產實習+貧困幫扶縣團”等模式,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建校以來,學院共為社會培養農科人才10616名,其中68.5%留在了南疆。

為了直接助農脫貧,學院將農業生產一線作為教師實踐教學課堂和學生助農扶貧考場。“比如園藝專業,會在夏冬兩季安排修剪實習,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專業在春秋兩季安排生產實習。”蔣學緯說,我們先讓學生在校內訓練掌握技術,然后下地動手、上樹就干。

此外,學院黨委還組織開展支農幫扶社會實踐活動。近3年來共有30支小隊570人深度參與“全國農科學子聯合實踐行動”,深入21個貧困村實踐,探索產業扶貧帶貧益貧對策,全力助力脫貧攻堅。(鄭卓)

(責編:陳新輝、韓婷)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