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五年,就業門路更寬廣(“十三五”,總書記關心的這些事)
《 人民日報 》( 2020年10月09日 01 版)
開欄的話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我們將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發展極不平凡的五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環境,特別是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攻堅克難、頑強拼搏、銳意進取、開拓創新,奮力開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新局面,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升,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進入沖刺階段,勝利就在前方!
在引領推動“十三五”時期發展的過程中,習近平總書記深入基層一線考察調研,了解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實情,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充分彰顯了深厚真摯的人民情懷和“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使命擔當。
本報今起推出“‘十三五’,總書記關心的這些事”專欄,生動反映“十三五”期間各地區各部門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推動相關領域取得的重大進展和顯著成效,講述各行各業、各條戰線積極進取、奮力拼搏的故事,激發廣大干部群眾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奪取“十三五”圓滿收官、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強大力量!
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切實解決好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扎實做好下崗失業人員、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
搬得出的問題基本解決后,后續扶持最關鍵的是就業。樂業才能安居。解決好就業問題,才能確保搬遷群眾穩得住、逐步能致富,防止返貧。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要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就業政策,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注重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鼓勵創業帶動就業。提供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農民工多渠道就業創業。
一人就業,全家脫貧,增加就業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脫貧方式。長期堅持還可以有效解決貧困代際傳遞問題。
——習近平
就業是民生之本,與億萬人切身利益緊密相關。
情牽百姓、心系民生,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就業。如何創造更多就業崗位?資源枯竭型城市怎樣做好就業再就業工作?貧困群眾易地搬遷后有沒有穩定就業?高校畢業生工作找得怎麼樣?如何培養更多專業技術人才?這些問題,總書記始終念茲在茲。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十三五”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就業工作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科學回答了做好就業工作的一系列理論和實踐問題,為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指明了方向。
“努力創造更多就業崗位”
雨歇晚霞明,風調夜景清。秋日的傍晚,壯美的火燒雲出現在北京的天空,引得路人駐足觀賞。
順豐“快遞小哥”齊南南無暇欣賞美景。“從早上7點多到現在一直沒休息,晚上8點結束取件還得回網點裝車發貨,回家起碼得9點。”
同為順豐北京石頭胡同營業站的快遞員,劉闊也堅守在自己負責的琉璃廠片區。“一個字,忙!現在每天收派快遞300件。”
雖然很辛苦,但齊南南和劉闊似乎有使不完的勁兒。“總書記把我們比作‘小蜜蜂’,特別形象,也讓我們心頭暖暖的!”
2019年2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北京市前門石頭胡同服務點的“快遞小哥”時說,“快遞小哥”工作很辛苦,起早貪黑、風雨無阻,越是節假日越忙碌,像勤勞的小蜜蜂,是最辛勤的勞動者,為大家生活帶來了便利。
“勤勞的小蜜蜂就是要不怕苦、不怕累。我們把工作做好,方便大伙兒的生活,也能實現自己的價值。”如今,齊南南、劉闊的干勁更足了。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總書記在看望“快遞小哥”時強調,“要堅持就業優先戰略,把解決人民群眾就業問題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創造更多就業崗位。”
創造更多就業崗位,要積極挖掘各行業尤其是新業態、新模式帶來的就業新潛力。
就拿快遞業來說,“十三五”期間,我國快遞業連年邁上新台階,吸納了大量的勞動者。今年以來,快遞業繼續提供大量就業崗位,齊南南、劉闊所在的順豐速運,僅今年上半年新增用工人數就達23.3萬人。
“快遞小哥”的就業質量也在提升。“公司幫我們上了社會保險,心裡踏實多了。你看我們的裝備,也越來越先進。”劉闊說,現在電子面單已完全取代紙質面單,公司配了掃描設備、便攜式打印機,干起活來更順手。
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對於資源枯竭型城市而言,要在轉型發展中更加重視民生問題,為群眾就業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
遼寧省撫順市有著百年煤炭開採史,是典型的資源枯竭型城市。在撫順,市民吳悅工作有了著落,生活也有了奔頭。
2018年9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撫順東華園社區,在陳玉芳家同居民們圍坐在一起嘮家常。“總書記很關心就業問題,特意問了我和我丈夫的工作情況。”陳玉芳的小女兒吳悅說。
“當時我在家全職帶孩子,丈夫趕集賣過貨,也開過翻斗車,生活壓力不小。”吳悅一直沒找到合適的工作,這也成了陳玉芳的最大心事。
了解到吳悅的情況后,東華園社區主動上門提供就業服務,最終幫吳悅介紹了一份在物業公司的工作。
“總書記對我們資源枯竭型城市的就業問題非常關心,我們基層社區要進一步發揮好作用。”東華園社區書記王淑華說,“我們通過走訪家庭了解就業需求,也與轄區內用工單位建立聯系,掌握用工和空崗情況,形成精准對接。”
從家步行5分鐘,過一條馬路就到單位。每天早上8點,吳悅都准時到達撫順市澳海瀾庭小區物業前台,開始一天的工作。
“基本閑不著,每天要接幾十通電話,周末更忙,不過感覺很充實。”吳悅對現在的工作挺滿意,“每月多了我的這份工資,家裡能寬裕不少。”
千方百計穩定現有就業,積極增加新的就業。“十三五”期間,我國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就業形勢持續穩定,2016年至2019年城鎮新增就業年均保持在1300萬人以上,牢牢守住就業基本盤。
“讓鄉親們過上令人羨慕的田園生活”
“總書記在這仔細端量好久嘞!”走進孫觀發家,鮮紅的脫貧光榮証挂在廳堂顯眼處。
2019年5月20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江西省贛州市於都縣梓山鎮潭頭村孫觀發家中,關切地詢問收入怎麼樣、兒子兒媳在哪裡就業等。孫觀發一五一十作了回答。“總書記聽了很高興,鼓勵我們好好干!”
對於貧困群眾來說,一人就業往往能帶來全家脫貧。
2016年7月20日,總書記在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上指出,增加就業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脫貧方式。如何讓農民特別是貧困戶有活干、有錢賺,潭頭村想了不少辦法。
“總書記考察之后,我們一合計,認為必須立足潭頭村優勢,發展產業促就業。兩個月后,潭頭村旅游開發有限公司挂牌,162戶村民加入,每戶出股金2000元,發展民宿、特色農家樂和紅色研學旅游。”潭頭村黨支部書記劉連雲介紹。
“真沒想到!老漢我七十有一還能創業。”孫觀發說,2019年7月,在村裡統一規劃下,孫觀發把自家三層小樓改造成精品民宿,四間標准客房全配上了空調和熱水器。游客紛至沓來,有時得提前一個月才能訂上房。
客人來了,美食不可少。孫觀發與返鄉的弟弟孫冬發商量,開一家特色餐館,主推潭頭村的富硒蔬菜。
步入這間紅色主題餐廳,每個包廂都以紅軍長征渡口命名。紅色的故事、綠色的食材,孫觀發講得繪聲繪色,游客們吃得津津有味。
“過去,許多村民外出打工討營生。如今村裡有了產業,回來就不願走了!”孫冬發黝黑的臉上泛起笑容。“那是!總書記在咱潭頭村講了,讓鄉親們過上令人羨慕的田園生活。我們的好日子還在后頭呢!”孫觀發接過話茬,爽朗的笑聲在屋裡回蕩。
對於易地搬遷群眾來說,隻有樂業才能真正安居。
走進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富民新村村民李應川家,窗明幾淨,家電齊全。2019年8月21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李應川家,屋裡屋外仔細察看。在富民新村考察時,總書記強調,讓易地搬遷的群眾留得住、能就業、有收入,日子越過越好。
“總書記的話,說到咱農民心坎裡了!”李應川激動地說。
李應川的老家在橫梁鄉橫梁村,山大溝深,生活不便。啟動移民搬遷后,他2018年5月搬進新家,住上了90多平方米的新房。
住進新房很開心,可新鮮勁兒過后又犯了愁。“沒活干,收入就提不起來。隻能在附近打打零工,掙不了幾個錢。”
總書記考察之后,黃花灘生態移民區建起230座日光溫室蔬菜大棚,發展產業為村民提供就業新途徑。“我家也建了一座大棚種辣椒,吊繩、施肥、通風都自己干!”李應川說,今年7月他把第一批辣椒賣了,刨去成本淨賺1萬元。“樂業才能安居嘛!”他的臉上又露出了笑容。
李應川還計劃和6戶村民合作,成立一個養殖合作社,吸納更多鄉親就業。“我的願望就是把蔬菜大棚種好,把牛羊養好,把日子過得更好,不辜負總書記的期望。”
從最困難的群體入手,多管齊下保障貧困群眾就業。2016年至2019年,全國累計幫扶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就業1213萬人。
“隻要有志向就會有事業,隻要有本事就會有舞台”
畢業離校前,路過實訓樓,甘肅省張掖市山丹培黎學校2017級學生錢莉的思緒,又回到了1年多前。
2019年8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山丹培黎學校考察。“我國經濟要靠實體經濟作支撐,這就需要大量專業技術人才,需要大批大國工匠。”總書記對同學們說。
提升素質,讓勞動者有更強就業能力。
“總書記給我們上了一堂人生大課,讓我對未來充滿信心,技術人才大有前途!”錢莉說。
經過3年學習,錢莉電腦辦公能上手,電焊作業能拿下。去年的張掖市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技能大賽,她得了二等獎。“有了技術,找工作時競爭力強多了。”
“沒想到總書記會走到我跟前!”錢莉的同班同學曾學成激動地回憶,“總書記對我們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希望你們繼承優良傳統,與時俱進,認真學習,掌握更多實用技能,努力成為對國家有用、為國家所需的人才。”曾學成說,通過在校學習,他有了理論儲備,更鍛煉了動手能力,“手腦並用”,上手快、效率高。
去年7月,山丹培黎學校機電專業的學生按照學校計劃,到江蘇鎮江做焊接崗位的頂崗實習生。頂崗結束前,不少同學都收到了企業提供的聘用機會。
“總書記強調,職業教育前景廣闊、大有可為。這些年,學校和多所省內外學校、企業在學生就業、教師培訓和專業建設等方面建立合作關系,我們對職業教育的信心越來越足。”山丹培黎學校校長彭東軍說。
在山丹培黎學校向西不到1公裡的地方,一所嶄新的培黎職業學院正在拔地而起,首期計劃招生500人。
多措並舉,助力高校畢業生順利就業。
今年7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畢業生回信,肯定他們到邊疆基層工作的選擇,對廣大高校畢業生提出殷切期望。
總書記在回信中強調,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要切實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採取有效措施,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千方百計幫助高校畢業生就業,熱情支持高校畢業生在各自工作崗位上為黨和人民建功立業。
“總書記的話給了我們極大的鼓舞!很多同學選擇到邊疆基層工作。”克拉瑪依校區2020屆畢業生王怡凝說。
“畢業生就業工作,片刻耽誤不得。”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陳大恩說,今年畢業季,學校及時收集和推送招聘信息,多次舉行線上雙選會,積極幫助畢業生參加線上招聘、面試等。
在日常教學中,學校還聘請油田勞動模范和生產一線專家擔任學生導師,組織學生深入一線參與生產,幫助學生樹立扎根基層、奉獻青春的擇業就業觀念。截至目前,校區已就業畢業生369人,總體就業率84.83%。
千方百計為高校畢業生走向工作崗位筑路搭橋。2016年到2019年,我國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和創業人數連年實現雙增長,年底總體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0%以上。
“總書記指出,隻要有志向就會有事業,隻要有本事就會有舞台。總書記的這句話成了我的座右銘!”在校期間,王怡凝多次到鑽採平台等實地學習,堅定了留在基層工作的決心。“廣闊的基層就是我的舞台!”她對未來充滿憧憬。
(本報記者許志峰、李心萍、葛孟超、屈信明、胡婧怡、劉佳華、戴林峰、王錦濤、李亞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