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開渠道助增收 凝心聚力真脫貧

新疆市場監督管理局駐和田洛浦縣山普魯鎮博斯坦庫勒村工作隊脫貧攻堅紀實 

2020年09月11日18:15  來源:人民網-新疆頻道
 

新疆和田地區洛浦縣山普魯鎮博斯坦庫勒村是深度貧困村,轄4個小隊176戶699人,建檔立卡貧困戶48戶165人,因水資源匱乏,種植結構單一,小麥、玉米等傳統種植增收潛力不大,村民增收渠道狹窄。

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實現全村脫貧。2018年以來,新疆市場監督管理局駐村黨支部第一書記賈廣成與駐村干部和村“兩委”巧手下“妙棋”,短時間內就通過轉移就業、發展產業等措施帶領全村走上脫貧致富路。2018年以來,博斯坦庫勒村累計吸引項目資金 3000 余萬元,使村級產業布局、生態環境及就業環境都得到極大改善,貧困戶產業受益資金戶均 7000 元以上。截至目前,村民產業發展率98%以上,家庭就業率100%。2019年,村集體收入約50萬元,實現連續兩年翻倍增長,遠遠高於全縣平均水平。2019年,村民人均收入約 13360 元,較上年增長50%。博斯坦庫勒村先后被授予“脫貧攻堅示范村”“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等多個榮譽稱號。

白條鴨“放飛”增收夢

7月,夏意正濃,博斯坦庫勒村奮斗家禽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裡,20座養鴨棚整齊排列,員工圖爾蓀古麗·阿不力孜正忙著給養殖大棚內的小鴨子添水、加飼料……圖爾蓀古麗·阿不力孜從未想過,一家4口人竟然靠著養鴨子要脫貧了。“以前隻知道守著10畝土地過窮日子,今年靠養鴨子不僅穩定就業,還拿了1000元分紅,日子一天比一天好,這都要感謝黨的好政策。”如今,圖爾蓀古麗把自己家養的鴨子托養在山普魯鎮博斯坦庫勒村奮斗家禽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還在合作社就業,月工資2350元。“我們合作社帶動24名村民穩定就業,月工資2350元以上,一茬養殖規模在10萬隻至12萬隻,目前有400戶貧困戶托養肉鴨,到7月底每戶分紅達到1280元以上。”村第一書記賈廣成說。

紫薯帶來致富新希望

3月初博斯坦庫勒村村口的一座溫室大棚裡,村民阿布力孜·艾合買提一邊除草一邊笑著說:“這棚裡種的都是紫薯苗,就要移植到大田裡了。種紫薯是我們今年增收的希望,一定要精心‘伺候’好。”在博斯坦庫勒村,這樣的大棚還有21座,這些紫薯苗不僅承載著村裡48戶165名貧困戶今年脫貧的希望,還是村裡不少已脫貧家庭鞏固脫貧成績的增收關鍵渠道。2019年經過市場調研和征求專家意見,賈廣成確定了推廣種植市場需求大、效益好的紫薯幫助村民增收的發展思路。先后從四川、湖南等地及越南引進種薯進行試種,畝產達2噸,且口感極佳。在技術員的指導下,4月開始,博斯坦庫勒村的紫薯開始在全縣多個鄉鎮村大田種植,目前種植面積已達到1100畝,通過精心管護,種植的紫薯長勢喜人,預計8月底至10月上旬紫薯就能陸續上市銷售,畝產預計能達到近2000公斤,除去成本每畝最少能有3000元收入,比傳統小麥、玉米種植收入翻了好幾番,預計可帶動約100戶村民增收。為了讓村民種植的紫薯不愁銷路,使紫薯種植產業成為帶動村民增收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博斯坦庫勒村還引進了一家農業公司負責紫薯銷售,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帶動村民脫貧致富。村民阿不力孜·艾合買提在工作隊幫助下,在紫薯種植合作社穩定就業,並試種紫薯嘗到了甜頭。今年他早早就預定了種苗,把自己5畝地都種上了紫薯,僅種植紫薯預計可收入20000元左右,加上合作社工資收入,今年收入7萬元不成問題,一舉打贏增收致富翻身仗。

舊廠房華麗轉身

入戶走訪時,賈廣成發現村裡有一個廠房隻建了一半,一直被閑置,雖然裡面又臟又亂,但如果好好利用,這個廠房將會是一個“寶”。“我們一定要在這個廠房裡,找到帶村民致富的新路子!”賈廣成說。賈廣成爭取資金支持,通水通電,配套養殖設備,完善硬件設施,引進養殖大戶投資30余萬元發展蛋雞養殖,隨著7000隻雞苗從石河子空運至和田,在村裡“安家”,養雞廠正式投入運行。貧困戶布左熱木是之前廢棄廠房的“主人”,如今,每年給她2.4萬元廠房租金,一租就是五年,她非常高興,整個人比以前精神多了。不但給村民提供了穩定的就業崗位,還帶動20余戶村民每年享受不低於1000元分紅。貧困戶布威左合熱·阿不力孜照顧家庭、打理田地束縛了手腳,增收困難。村裡建了養雞場,她不但穩定就業還可分紅,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她高興地說:“村裡建了養雞場真是解決了我的大難題,月月有工資,年底有分紅,加上種植,今年能收入5萬多元,這樣的日子太好了。”

巧手下妙棋,廣開渠道助增收

博斯坦庫勒村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利用閑置土地吸引項目落地,開展長毛兔、多胎羊養殖,解決20余名村民穩定就業的同時(工資2300元),帶動10余戶貧困戶享受每戶每年1000元分紅增收﹔利用撂荒土地發展藥桑種植項目,帶動30多戶貧困戶每戶每年享受約1000元分紅﹔建門面房,帶動30余名村民創業、就業,月收入3000元以上﹔經營農家樂、成立農業合作社,成立農業公司帶動20名村民就業增收的同時,帶動村產業發展增加村集體收入……目前,在村“兩委”不懈努力下,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了戶戶有增收項目、人人有增收渠道,為如期脫貧打下了良好基礎。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的不利影響,博斯坦庫勒村主動作為,化危為機,一是選擇5名貧困戶組建服務隊,在村超市就業,為村民提供服務的同時,每人每月增加2000元以上就業收入。二是聯系食品生產企業在村委會長期設立賣馕專櫃,安排1名貧困戶就業,月收入2000元以上。三是聯系滴灌帶生產企業定點回收塑料廢品,村民居家期間在自家農田回收地膜,滴灌帶等,保護環境的同時變廢為寶,目前30戶村民收入5萬余元。四是發揮集體經濟收入較多的優勢,為村裡5戶低收入家庭中的弱勞動力及無法外出就業的人員安排了村級公益崗位,每月1500月工資,使他們的收入得到根本保障。五是發揮村級項目優勢,今年1月以來,村蛋雞養殖場、紫薯種植基地、土地流轉等村級項目,共分紅20余萬元,貧困戶戶均受益5000元以上。通過以上措施確保全部48戶貧困戶收入不受影響,穩定超過脫貧標准。(郭新武 賈廣成)

(責編:李龍、韓婷)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