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閩兒女大愛援疆 共譜民族團結新篇

2020年08月14日16:06  來源:人民網-新疆頻道
 

相距4000多公裡的昌吉和福建,因為有了援疆干部人才牽線搭橋、真情奉獻,再譜民族團結一家親的新篇章。今年4月,第八批福建援疆干部人才來到昌吉州,短短幾個月,就同各族群眾建立起手牽手、心連心的親密關系。

筆者從福建省援疆前方指揮部了解到,第八批福建援疆干部人才隊伍進疆后,接棒推進各項援疆工作,確保在收官之年全面完成“十三五”福建安排的對口援疆資金21.63億元(2020年4.8449億元)投入,實施援疆項目239個(2020年100個),其中將安排基層領域援疆資金20.16億元(佔比93%)和安排民生領域援疆資金17.81億元(佔比82%)落到實處,助力昌吉州打贏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戰。

引入新品種,助力發展庭院經濟

在木壘縣照壁山鄉河壩沿村的蔬菜大棚裡,3000株蘆筍苗正蓬勃生長,已有半尺來高,那酷似鬆柏的針葉青翠鮮嫩,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

帶來這些蘆筍苗的是福建援疆農業技術人才朱友添,他說:“蘆筍耐寒,很適宜木壘縣的氣候環境。蘆筍從播種第二年起就可有收益,銷售利潤也明顯高於本地蔬菜品種,是適合庭院種植的優良品種。”朱友添告訴筆者,今年9月,他會免費將蘆筍苗發放給有種植需求的農牧民,幫助他們發展庭院經濟,增加農牧民的收入。

“你別小看這一株株蘆筍苗,一畝地可以增收近10000元呢!我希望盡我所能,為農牧民拓寬增收致富的路子。”朱友添表示,為確保他離疆后蘆筍種植項目能順利推進,他將把栽培管理心得整理成冊,通過培訓班、田間演示等方式將蘆筍種植技術傳授給當地農牧民。

朱友添是2020年47名福建援疆農業專技人才中的一員,他們自5月11日進疆后,分赴州直部門及各市(縣、園區)參與農業技術服務、農產品檢測、動植物疾病防控、農業執法、農業項目建設,目前已幫助建成水利信息化綜合平台、示范推廣百香果種植4000多株、引進一家食用菌企業落地吉木薩爾縣、積極參與昌吉州農業抗旱應急處置工作,全方位助力三農發展,幫助昌吉州農牧民增收致富。

引入新技術,守護人民群眾健康

“楊醫生,多虧了你,我現在心裡沒負擔了,心情也好了。今天我就要出院了,等你休息的時候,我做些哈薩克族美食,請你品嘗!”7月18日,患者努某緊緊握著楊棟勇醫生的手,發出了熱情的邀請。

努某今年47歲,7月8日,因身體不適做CT檢查后發現左肺有腫物,立即住進了州人民醫院。入院后,努某非常擔心自己患上癌症,吃不好、睡不好。福建援疆醫療專家、州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楊棟勇接診后,一邊耐心安撫努某的情緒,一邊與超聲科伊曉東主任密切配合,採用新型超聲造影引導對其實施肺部腫物經皮肺穿刺術,最終排除了患惡性腫瘤的可能,解除了努某的顧慮。

這項新技術只是福建醫療援疆眾多亮點之一。今年,福建省各大醫院選派66名骨干醫生支援州人民醫院、州中醫醫院及各縣市重點醫院。截至目前已引入醫療新技術47項,接診逾1.65萬人次,實施各類手術超過千台次,開展院內外會診598次、義診活動121次﹔舉辦醫學講座培訓462場次,受眾6400余人次。

從單一的干部援助向綜合性人才、技術、管理援助轉變,福建省一批接一批的醫療專業技術人才走進昌吉州,不僅把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帶到這裡,也通過“傳幫帶”留下了一支帶不走的隊伍,守護全州人民群眾的健康,續寫福建援疆新篇章。

蓋起新房子,農牧民迎來新生活

福建援疆前指嚴格落實中央確定的80%以上資金用於保障和改善民生、用於縣及縣以下基層的要求,堅持把民生項目建設作為援疆工作的重中之重,組織實施了一批定居興牧、安居富民等群眾急需的民生項目,切實提升了受援地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昌吉市阿什裡鄉胡阿根村村民加尼別克·賽力克分到了新房子,他說:“我父母2001年定居胡阿根村的時候,就是援疆資金解決了我的困難。如今,我在天鵝小鎮分到了一套房子,還是得益於援疆資金的支持。”他還告訴筆者,他的孩子上學了,享受著各種援疆福利,一家三代都很感恩黨的好政策,感謝福建援疆干部。

據了解,天鵝小鎮是國家“十三五”規劃的游牧民定居項目,也是昌吉市的重點民生工程之一。該項目實施前,阿什裡鄉仍有500多戶牧民沒有實現定居。為徹底解決這部分牧民的住房保障問題,2017年7月該項目開始實施,共建502套住房,每戶都是兩室一廳,面積85平方米。

天鵝小鎮共分三期建成,水、電、暖、路、網基礎設施齊全,阿什裡鄉還引進了專業的物業公司進駐小區服務居民。阿什裡鄉鄉長華尼西說:“這一項目在第七批福建援疆干部手中啟動,在第八批福建援疆干部手中逐步完成,鄉裡已經申報了成立‘天鵝小鎮’社區的報告,入住這裡的牧民也將成為牧區社區居民。”(廖冬雲 徐錫思)

(責編:楊睿、馬亮)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