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新疆頻道

新疆對10個未摘帽縣開展挂牌督戰

瞄准脫貧 分縣分村精准施策(經濟新方位·聚焦52個未摘帽縣)

本報記者  楊明方  李亞楠
2020年07月10日10:4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光伏村通大網電工程”翻越海拔3100多米的阿卡孜達坂,通往葉城縣西合休鄉。
  新華社記者 胡虎虎攝
  制圖:蔡華偉 張芳曼

《 人民日報 》( 2020年07月10日 02 版)

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強調:“脫貧攻堅戰不是輕輕鬆鬆一沖鋒就能打贏的,從決定性成就到全面勝利,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依然艱巨,決不能鬆勁懈怠。”

當前,全國還有52個貧困縣未摘帽,雖然同過去相比總量不大,但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這些貧困縣存在哪些薄弱環節?脫貧攻堅哪些方面還須加力加勁?如何按照部署要求、結合自身實際,採取有效措施?本版今起推出系列報道,持續關注挂牌督戰的7省區52個未摘帽縣向貧困發起總攻的新進展、新情況、新成就。

——編 者 

到去年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還有10個貧困縣未摘帽,均位於喀什地區、和田地區和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這裡是“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之一。在脫貧攻堅戰最后關頭,要實現全區剩余16.58萬貧困人口脫貧、559個貧困村退出、10個貧困縣摘帽。

今年1月,新疆對10縣開展挂牌督戰,分縣分村、精准施策。半年來,當地做好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各項工作,咬定目標全力攻堅。記者通過調研發現4點共性問題,當地正瞄准突出情況和薄弱環節解決問題、補齊短板。

完善產業鏈,力推協作消費、網絡銷售扶貧

【案例】皮山縣皮亞勒瑪鄉,石榴花開得正旺。對蘭干庫勒村的石榴種植戶來說,今年又是豐收年。縣扶貧辦主任尤衛彬卻有點擔憂:“全縣核桃產量預計4.4萬噸,紅棗產量預計3.3萬噸,還有杏子、石榴等特色林果。但是,受疫情影響,再加上區位優勢不明顯,運輸距離長,本地產品深加工能力不足,下半年可能會面臨農副產品銷售難的問題。”

【挑戰】一段時間以來,當地一些貧困縣產業基礎薄弱,現有產業管理粗放、品質不高,產業鏈延伸不夠,市場競爭力弱。此外,交通距離遠,運輸成本高,產品銷售難。部分地區謀劃布局產業發展起步晚,產業紅利凸顯還需一定時間。

【舉措】近年來,皮山縣大力發展畜牧業養殖,飼草料不足成了擺在面前的現實問題。縣裡雖有680余萬畝草場,但由於氣候條件,牧草產量低,現有牲畜群已難以維持。皮山縣今年加大投資力度,投資3800萬元種植飼草料面積逾2.6萬畝。

上游產業完善的同時,下游產業也在不斷盤活。2017年開始,皮山積極探索驢奶粉等產品深加工。延伸的產業鏈直接帶動貧困戶、養殖戶萬戶以上。落戶當地的昆侖綠源食品開發公司副總經理王澤喜介紹,驢奶收購價一公斤30元—35元,企業帶動農民增收的同時,還吸納600多名員工,其中貧困戶佔50%,月平均工資超3000元。

針對銷售難問題,皮山縣緊緊抓住消費扶貧,4名縣級負責人牽頭,持續加強自治區內協作消費、“訪惠聚”單位銷售和網絡銷售等。“目前,助銷鵝肉、兔肉、紅棗、核桃等農副產品,累計實現產值2900萬元。方圓綠色、昆侖綠源、和睦家、薩扎木、優珍食品等5家企業申請扶貧產品認定19個,實現產值4014.24萬元。”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袁金說。

為破解產業結構單一,洛浦縣因地制宜重點培育種鴨、種鴿養殖和黑木耳種植、奶牛養殖等致富產業,形成“龍頭企業+養殖合作社+貧困戶”模式。目前,帶動1.8萬人增收脫貧。

為解決農畜產品滯銷,葉城縣深入開展“互聯網+社會扶貧”“百企幫百村”精准扶貧等行動。縣電商中心總經理封庚生說:“我們摸清貧困戶實際情況,對接銷售終端,提高產品上架率,擴大產品銷售份額,推動農畜產品進農貿市場、大型超市、社區供應點和便利店。”依托援疆資源優勢,定額銷售500萬元優質農副產品。

針對產業起步晚且基礎弱和就業渠道相對較少的現狀,新疆決定今年在自治區內轉移就業5萬人,目前已全部完成。

動態監測,對收入大幅波動家庭及時介入

【案例】莎車縣亞喀艾日克村村民孜爾古麗·阿卜力孜目前在村裡的蔬菜烘干廠工作,收入基本穩定下來。之前,她在服裝廠干過,很多技術學不會,一個月下來,到手的錢總是比別人少,家庭處於返貧邊緣。因為一時沒有合適崗位,她隻能暫時選擇靈活就業。直到年初蔬菜烘干廠開工,在幫扶干部協調下,她有了穩定工作。

【挑戰】10個未摘帽縣都面臨邊緣戶、脫貧監測戶多情況。目前,這兩類群眾雖已脫貧,但仍有部分人年均收入不高,就業情況不穩定,一旦家庭發生變故,因病因學返貧風險較大。

【舉措】在新疆扶貧辦指揮中心大屏上,脫貧攻堅數據平台上綠、黃、橙、紅4色信號燈顯示著不同的收入水平:當一戶年人均收入超5000元,且“兩不愁三保障”全達標,亮綠燈﹔低於4000元,亮紅燈。平台收錄了16萬多未脫貧人口、292萬多已脫貧人口和37萬多邊緣易致貧人口的動態信息,建立了脫貧與防返貧監測預警和動態扶貧機制,實現自治區、地、縣、鄉、村五級互聯互動。這些動態信息,都是扶貧干部挨家挨戶核實採集來的,一旦發現哪戶人家收入出現大幅度波動,就要及時介入。

英吉沙縣強化幫扶監管和動態管理,建立每周調度機制,精准掌握全縣所有農戶的就業、收入變化情況。“抽調8名干部組建風險預警監測專班,聚焦未脫貧戶、監測戶、邊緣戶,做到一周一調度、一周一比對、一月一預警,及時梳理支出驟增或收入驟減家庭預警信息,防止返貧致貧風險。”縣脫貧攻堅挂牌作戰指揮部干部王志緒說。

墨玉縣採取分類施策的辦法防止返貧,“對有勞動力的家庭按照‘產業+就業雙保險’模式,一方面採取企業吸納、有組織轉移、扶持創業等方式,實現人崗精准對接,確保每戶至少1人穩定就業。另一方面落實產業扶貧和小額信貸政策,將畜禽養殖、特色種植等農業主導產業精准布局到戶,每戶至少1個主導產業。”縣扶貧辦主任萬利說,對勞動力較弱的家庭,通過村集體經濟二次分配、社會捐助、防風險資金等途徑,設立公益性崗位兜底安置,確保其100%上崗就業﹔對無勞動力家庭按照無勞動力保障兜底模式納入社會綜合保障兜底范圍。

農戶依靠自身能力和幫扶責任單位、幫扶干部幫助后仍無法實現脫貧,出現這類情況怎麼辦?於田縣通過社會捐助籌集452萬元,在40個未退出貧困村設立每村不少於10萬元的脫貧攻堅防風險基金,按照幫助適度、持續發展、專款專用和縣監督、鄉管、村用原則,設立公益性崗位,落實兜底保障。

扶志扶智激發內生動力,培訓產業就業能力

【案例】庫爾班幾年前離異帶著兩個孩子,從生活了13年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縣回到了戶籍所在地——伽師縣克孜勒蘇鄉庫台買村。無房無地,再加上生活變故,他一蹶不振,打個零工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根據他的特殊情況,庫爾班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從駐村干部到幫扶干部都在想辦法,為他量身定制了脫貧方案。如今,他已穩定脫貧。

【挑戰】由於引導不夠,一些貧困群眾在享受政策普惠時,產生了“等靠要”思想,內生動力不足﹔由於技能掌握不足,缺乏致富能力。

【舉措】在莎車縣艾力西湖鎮一家扶貧愛心超市裡,村民庫爾班·麥麥提明在挑選生活用品:“我獲得了庭院衛生整治評比優秀獎,可以在這裡兌換面粉、香皂。今后,我會更加積極主動打掃、整理庭院,好好工作,爭取獲得更多積分!”縣裡建設村級扶貧愛心超市試點,村委會牽頭,村民憑借在脫貧致富等方面良好的表現獲得相應積分,換購生活用品,調動群眾自力更生、自我發展的積極性。

阿克陶縣將脫貧政策、扶貧知識改編成歌舞、小品、說唱等文藝節目,開展公益性文藝扶貧演出,開展“激發內生動力·助力脫貧攻堅”巡回宣講演出。“目的是不斷深化‘脫貧攻堅是干出來的’等認識,引導貧困群眾用雙手拔窮根、摘窮帽。”縣扶貧辦主任王清勇說,有了志氣,還得有能力,縣裡依托人社局和技工學校大力開辦汽車修理、美容美發、牲畜養殖等實用技能培訓班,確保培訓人員轉化就業率達到60%以上。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加大高素質培訓力度,爭取貧困群眾掌握關鍵技術。

策勒縣專門成立為農牧民群眾培訓的技工學校,10余個專業使貧困戶掌握一技之長,實現了穩定就業。努爾曼·買塞地是熱門專業美容美發的授課老師。她說,今年課程非常滿,每堂課40—50名學生。學校還設置了焊接、打馕、林果管理等實訓基地。課程設置以實用為主,70%的課程為實訓,幫助學生更好更快實現就業。

優化幫扶力量,對扶貧干部進行培訓和調整

【案例】某縣一個未脫貧村的幫扶干部在發展產業方面沒有經驗。幾年下來,縣裡仍未完成應有的產業布局,導致干部們產生了怠惰情緒,村民意見也不小。去年底,該縣將一個已脫貧村的第一書記調往該村任職,這名干部發展產業頗有成效。半年來,在第一書記帶動下,村裡有了很大變化。

【挑戰】隨著越來越多貧困人口脫貧,部分扶貧干部精力分散,缺乏“釘釘子”精神,能力參差不齊。面對扶貧任務重、時間緊等現實情況,一些干部存在能力不足問題。

【舉措】阿克陶縣調整統籌組織不力、農村工作經驗不足、身體原因不適合繼續駐村的第一書記77名,調換“訪惠聚”駐村工作隊員322名。縣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介紹,對相關扶貧干部進行甄別、研判、處置,旗幟鮮明支持干事者、寬容失誤者、糾正偏差者。

除了明晰用人導向,縣裡注重扶貧干部培訓。“我們依托縣委黨校、實訓基地舉辦脫貧攻堅示范培訓班21期4156人,開展專題培訓44期6441人次,組織63名扶貧干部陸續到區內協作縣市挂職學習。”王清勇介紹。把考核結果作為檢驗培訓效果重要依據,考核不合格的繼續培訓,直到考核合格。2018年以來,有24名村干部在鄉村黨校進行了“回爐”培訓。

在優化幫扶力量上,策勒縣對暫未脫貧的1224戶,在保持原有結對幫扶干部不變的基礎上,按照每名縣處級干部3戶、鄉科級干部2戶、一般干部1戶的標准,再選派777名責任心強的幫扶干部,實現“一對一、多對一”幫扶,持續落實黨政機關1/3干部常態下沉幫扶。伽師縣實施自治區、地、縣128個單位定點幫扶219個貧困村,1.46萬名區地縣干部、駐村干部、扶貧專干全覆蓋包聯3.7萬戶貧困戶、脫貧監測戶和邊緣戶。對4044戶未脫貧戶,新增3102名干部結對幫扶。

莎車縣委書記范寶軍表示,縣裡先后選派454名國家干部到村任黨支部書記,還有996名軍轉干部等到村工作。累計培訓村干部5700人次,為每個村儲備了8—10名村級后備骨干力量。“我們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採取‘黨組織+種植基地、養殖園區、專業合作社、種養協會、龍頭企業’模式,每個村至少有1個功能黨小組,確保在脫貧攻堅過程中,黨員始終走在前、做表率。”

(責編:楊睿、韓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