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這裡是一片窮困、偏遠而寂寥的沉睡土地。南枕昆侖山、北臨塔克拉瑪干沙漠,資源貧瘠,環境惡劣,交通不便,是“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區。
如今,這裡是一片夢想和希望升騰的熱土。寬敞的柏油馬路通向遠方,核桃樹紅棗樹迎風搖曳,商戶的吆喝聲此起彼伏,機器的轟鳴聲響徹荒原,孩子的讀書聲穿越廣袤田野。決戰脫貧攻堅,沖鋒號角已經響起,這裡,民航新疆空管局的干部職工正在向最后的貧困“堡壘”發起總攻。
產業扶貧 播下致富之種
仲夏六月,和田地區策勒縣硝爾哈納村民航新疆空管局工作隊駐地院中刺玫、月季開的正艷,小白菜,水蘿卜、西紅柿長勢喜人。正值晌午,院中升起裊裊炊煙,駐村工作隊隊員和村民們圍在一起,燜了一大鍋香噴噴的肉抓飯。每到周日,工作隊都會為村民改善伙食,邀請大伙兒來院裡吃“團結飯”。
“下次都來我們家吃‘團結飯’,以前肚子空錢包癟,現在大棚收成好,肚子和錢袋子都鼓起來了。”做飯間隙,村民買買依明拉著駐村工作隊員的手,熱情邀約。2018年,民航新疆空管局投資40萬元,幫助古勒鐵日干村和硝爾哈納村2個深度貧困村各新建了2座溫室大棚,引導農戶種植反季節蔬菜增產增收,4戶貧困戶實現了穩定脫貧。
“等藍天創業市場建好,一定去你家吃飯。”燜飯的功夫,駐村工作隊員們洗了把手,來不及休息,拿出藍天創業市場扶貧計劃,繼續和硝爾哈納村村委會干部們逐項進行討論,研究招商出租、公益崗位設置等具體內容。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貧困地區發展要靠內生動力,新疆空管局將產業扶貧作為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和確保脫貧人員不返貧的關鍵措施,抓住提升造血功能這個根本,把產業扶貧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進行謀劃、部署。
硝爾哈納村“藍天創業市場”項目,是民航空管系統創新開展的策勒縣產業扶貧重點項目,該項目主要建設700平方米創業市場,包括商鋪、餐館、加工作坊及330平方米的文體小廣場。項目建成后,可有效支持當地貧困戶創業、大幅提高村民收入,加快集體經濟發展,意義重大而深遠。
除此之外,於田縣加依鄉闊什塔勒村商貿市場建設項目、吉日木村集貿市場建設項目、尤喀克加依村藍天物資儲備庫建設項目、達瑪溝鄉硝爾哈納村、古勒鐵日杆村購置拖拉機、電動服務車、吸污車、挖掘機項目也在全速推進中。作為產業扶貧項目前方工作組,新疆空管局在項目建設和實施過程中,立足當好“先鋒官”、做好“潤滑劑”,按照民航局空管局統一部署,積極加強與各主辦單位及受援地方政府的聯絡,主動、精准、高效對接,爭分奪秒搶時間、搶進度,全力助推項目盡早發揮精准扶貧效益。
教育扶貧 點燃希望之光
“謝謝叔叔阿姨、哥哥姐姐送來的愛心校服和帽子,我們一定好好學習,長大了也要上大學,學空管。”剛剛過去的六一兒童節,策勒縣的孩子們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節日禮物。6月1日當天,民航新疆空管局將局團員青年們捐贈的483頂遮陽帽送到了策勒縣達瑪溝鄉英吾斯塘小學孩子們的手中,同時也把民航局空管局團委“空管支疆,愛心傳遞”公益項目購買的3442件新校服、空管系統其他團員青年們捐贈的2959頂帽子送到了達瑪溝鄉8個小學及固拉哈瑪鎮2個小學。
在古勒鐵日干村小學雙語語音教室裡,身著嶄新校服的孩子們已經能夠獨立操作電腦,並使用漢語熟練打出自己的理想和目標。
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和田地區基礎教育薄弱,硬件設施落后,新疆空管局既立足當前、更著眼長遠,將教育作為精准扶貧的突破口、關鍵點。
為改善古勒鐵日干村小學教育環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為當地教師教學方式提供多元化的幫助,2015年,新疆空管局出資63.7萬元建設了集多媒體教室、網絡教室等多功能為一體的古勒鐵日干村小學雙語語音實驗室,該教室也成為了策勒縣首個多功能型語音實驗室。送溫暖,更要送志氣、送思想,2014年以來,新疆空管局共選派青年志願者25人次赴策勒縣達瑪溝鄉中學、古勒鐵日干村小學、硝爾哈納村小學開展“空管知識進校園”活動。志願者們帶領學生們用國家通用語言朗讀課文,傳播科學知識,講述祖國故事,為孩子們打開了一扇窗,在他們與沙漠之外的廣大世界間架起了一座橋梁。2019年,新疆空管局組織和田市策勒縣達瑪溝鄉15名村干部來烏魯木齊學習鍛煉,學習涵蓋政策理論解讀、黨性黨紀教育、管理技能培訓等內容,有效提高了村干部的知識層次和綜合素質。此外,新疆空管局積極配合民航局空管局工會開展“空管援疆,愛心助學”捐款活動,發動干部職工為新疆貧困地區學生獻愛心,2017-2020年,共用於教育捐款11萬元,所有捐款將全部用於硝爾哈納村和古勒鐵日干村小學貧困生、品學兼優生和考入大學的學生助學金和獎學金。
消費扶貧 鞏固脫貧之果
“去年你家土豆賣了多少錢?”“賣了8000多元,往年根本賣不動,多虧了城裡親戚幫忙。”策勒縣田間地頭,種植戶們聊起去年的收入,笑得合不攏嘴,而他們口中的親戚,正是新疆空管局的干部職工。
如何充分發揮全局乃至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扶貧,是當前扶貧工作中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新疆空管局把消費扶貧作為破解這一難題的切入點,大力挖掘干部職工消費潛力,不斷調整採購結構,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群眾喜聞樂見的線上線下消費扶貧活動,發動廣大職工及社會群眾積極參與消費扶貧。同時,充分發揮工會組織優勢,利用工會福利政策支撐,在為工會職工發放節日福利時,優先採購扶貧特色農產品,拓寬扶貧農產品銷售渠道。
翻開扶貧工作台賬,一串串數字,記錄著這些年來新疆空管局消費扶貧為貧困戶們帶來的實實在在的收益:2014年,採購扶貧紅棗共計17萬余元﹔2019年7月,針對策勒縣土豆銷路難題,對接農產品批發商,購買達瑪溝鄉硝爾哈納村土豆40噸、固拉哈瑪鎮阿克依來克村土豆60噸,為種植戶創收10萬元,其中局干部職工個人購買土豆達10噸,超額完成助銷特色農產品任務﹔2019年8月,得知策勒縣飛鵝銷售困難,新疆空管局立即與達瑪溝鄉聯系,廣大干部職工積極響應,共計購買2271隻,為當地農民創收38.2萬元﹔2019年11月,通過元旦福利費和職工認購相結合方式購買烏魯克薩依鄉蔬菜共計17.7噸﹔2020年5月,繼續通過勞動節福利和職工認購方式,採購扶貧紅棗和干果共計29.06萬元……
“貧困戶通過銷售自己的農產品獲得收入,能真真切切感受到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從而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到生產中,脫貧致富內生動力自然增強,脫貧成果也隨之鞏固。”新疆空管局工會主席包斌說到。從單向受益扶貧到雙向受益扶貧、從不可持續扶貧到可持續扶貧,新疆空管局已形成了“人人參與消費扶貧,人人支持消費扶貧,人人宣傳消費扶貧”的良好氛圍。
在這片正發生著翻天覆地變化的大地上,在這場波瀾壯闊的脫貧攻堅戰中,新疆空管局干部職工堅持定力、開足馬力,以決戰必勝的信心在脫貧攻堅“最后一公裡”的征途上按下加速鍵,邁著鏗鏘有力的步伐征戰前行。(趙春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