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新疆頻道

“科藝融合”鑄中國品牌(藝壇走筆)

石建航
2020年05月10日09:3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2017年起,國務院將每年的5月10日設立為“中國品牌日”,品牌建設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在國內消費需求升級、產業結構優化的過程中,當代品牌設計早已從以往單純注重形象體系設計,轉變為品牌規劃與設計並重。優秀的中國品牌設計,必將塑造社會文化的新樣態,成為大眾美學和科技創新的引領者。以“科藝融合”為特征的新設計形態,代表著中國品牌以高新技術、智能制造為基礎,以藝術表現、情感體驗為審美特征的發展趨勢。

“科藝融合”是新一代中國品牌塑造和創新設計的重要途徑。眾所周知,現代設計發軔於工藝美術對大規模機器制造的呼應,成型於“藝術與技術結合”理念的全球化實踐。包豪斯時期的“科藝融合”奠定了現代設計的基石,成為世界現代設計發展的驅動內核。現代設計初創時期,關注制造工藝層面和視覺層面的結合,而數字時代的“科藝融合”,重在“融”。著名科學家李政道先生一直是“科藝融合”的倡導者。他認為:科學藝術觀以科藝結合、文理兼修為關鍵,“科藝融合”的教育是培養具有良好人文精神和創新能力人才的重要途徑。知識創新如是,品牌創新亦如是。

“科藝融合”首先表現在產品設計層面的創新,繼而拓展到品牌系統設計,最后表現為品牌文化的戰略規劃與執行。高質量的產品設計常常使品牌得以快速確立,其優質不僅體現在產品的功能性,更體現在其審美性。例如,2017年,小米公司推出的兩款智能手機,因體現了“智能科技與藝術設計的成功融合”而被法國喬治·蓬皮杜國家藝術與文化中心收藏,同時也使小米品牌為更多法國民眾所知曉。

人工智能傳播時代,當受眾情感反應可以實時捕捉、需求可以實時智能對接,當基於流量的互聯網時代轉變為基於場景的物聯網時代,當整合傳播轉變為全時段全媒體的智能互動傳播時,品牌系統設計創新不可避免地要融合科技創新成果,同時以藝術品位賦予尖端科技以人文精神和情感溫度。這意味著需實現主要產品和服務系列化,從而使品牌推廣體系既有科技含量,也有符合品牌風格的藝術質感。

“科藝融合”的品牌設計最終導向品牌文化的構建。品牌文化的主要價值在於引發情感共鳴與精神歸屬感。打造優質中國品牌,需回歸東方生活美學、深度挖掘中國人的情感需求。美是激發情感的原動力,藝術之美源自生活。“生活是設計的來處和最終的去處”,源於生活的設計靈感遠比來自西方的“形式追隨功能”更鮮活感人。當國內設計師越來越多地對真實生活發問、對所處環境發問時,自然會更加關注源遠流長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最終,文化自覺和內在美感,必定映射到設計圖像、造物和空間中,形塑為中國品牌的獨特品質。譬如,有設計師通過將家鄉傳統女書加以圖形化、時尚化,打造出小而美的網紅品牌﹔有設計師將中國傳統手工藝的柔美與異域風情融為一體,結合現代設計語言,創造出具有當代東方質感的產品。這些產品被賦予文化附加值和情感價值,成為連接目標消費群體、構建品牌文化的關鍵。

當然,“科藝融合”的“藝”不單指中國傳統藝術,而是涵蓋全球藝術資源,包括國際化的藝術語言和時尚新潮。在打造國際水准的中國品牌文化時,必須博採眾長,為我所用。

在智能社會和知識經濟迅猛發展的今天,碎片化、符號化、移動化的商業消費場景中,品牌世界的景觀正在快速變幻:一方面,依托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的新零售、智能制造使新晉品牌、網紅品牌層出不窮﹔另一方面,一些傳統國際大牌的影響力逐漸衰弱,品牌轉型與企業變革成為高頻關鍵詞。在這個大變革時期,品牌的設計、傳播以及受眾都在變化,如何把握時代機遇,實現中國品牌的彎道超車?一些國內品牌已經開始進行有益探索,但這僅僅是開始,在大力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的背景下,中國品牌設計任重道遠。

《 人民日報 》( 2020年05月10日 08 版)

(責編:陳新輝、韓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