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搬遷,“政府想在我們前面了”

2020年05月05日10:31  來源:新疆日報
 

“多虧黨的好政策,我們全家搬離窮山溝,過上好日子。”新疆葉城縣阿克塔什鎮顏布克村村民吐爾遜馬木提·艾麥提尼亞孜老人樂呵呵地說,“這裡每天都在變化,都在進步。”

挪窮窩,斬窮根。近年來,自治區各級黨委政府按照“搬得出、留得下、能就業、有保障”的要求,著力發展產業、調整經濟結構、拓展增收渠道,用心構建公共服務體系,使各地搬遷群眾的生活得到“跨越式”改善。

搬得出——迎來新生活

短短數年時間,阿克塔什鎮境內的戈壁灘上建起了獨門獨院、樓上樓下兩層四戶的住宅,以及扶貧車間、蔬菜日光溫室、養殖暖棚,還有基礎設施齊備的鄉村廣場、嶄新校舍、柏油馬路……

“自從搬到了這裡,我們的生活大變樣。”阿克塔什鎮玉斯鋁什村村民依比布拉·依干拜爾迪激動地說,“眼前的生活是我們幾輩人的夢想。”

依比布拉家原是葉城縣柯克亞鄉依格孜亞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一家5口人於2018年10月搬進了82.5平方米、配套了天然氣、電採暖和水、電、家具一應俱全的新家。

搬遷前,阿克塔什鎮的居民都住在昆侖山深處,沿河傍山建房子,吃水靠挑,生活靠天。為徹底解決“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困境,葉城縣委、縣政府從2016年開始實施了阿克塔什易地扶貧搬遷工程。

如今,阿克塔什鎮已安置葉城縣柯克亞鄉、棋盤鄉、烏夏克巴什鎮的3063戶1.4萬人,成立6個村委會。這裡除幼兒園、小學、衛生院、敬老院、超市以外,還建有村民活動中心和花園廣場。

實施精准扶貧以來,新疆近16萬貧困人口與依比布拉一樣,陸續搬出深山和沙漠,徹底告別“窮窩窩”,迎來了新生活。

留得下——萌發新生機

伴著艷陽,走進阿克塔什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老人晒著太陽,拉著家常﹔孩童蕩秋千,追逐嬉戲……一幅和諧美好的生活畫卷。

零散搬遷,集中安置。阿克塔什鎮這片曾經的貧瘠之地,正萌發出新的生機……

該鎮恰熱克來村村民買合木提·依提一家,是去年初從棋盤鄉恰熱克來村搬遷來的。記者在他家裡看見,電視櫃、組合沙發、電飯煲、燃氣灶一應俱全。買合木提喜滋滋地說:“搬遷后會遇到的問題,政府想在我們前面了。”

搬遷貧困戶“洗腳上樓”並不容易,許多人甚至不會開水龍頭、不會用洗手間,“生活技能培訓”是第一課。

為幫助搬遷群眾早日適應新生活,阿克塔什鎮黨委政府成立了便民服務中心,提供便捷的“一站式”服務。葉城縣還抽調一批干部,以結親包保的形式,跟蹤解決大伙兒的生活問題……

隔三岔五舉辦各類培訓教育活動,激發貧困群眾發展的內生動力。搬來以后,買合木提和大兒子、女兒參加了就業技能培訓。如今,大兒子在附近工程隊搞建筑,女兒在縣城開了一家美容店,買合木提的木匠手藝也有了長進,一家人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現在一個月的收入就有五六千元。”買合木提說。

能發展——建長效機制

搬出大山只是第一步,穩得住、能脫貧、可致富,是對易地扶貧搬遷的考驗。

“攻克深度貧困堡壘,不僅需要立足當前,切實解決突出問題,更需要著眼長遠,建立穩定脫貧的長效機制。”阿克塔什鎮黨委書記錢國彪說,我們實施了產業、就業、幫扶、培訓、服務全覆蓋,確保“搬遷一戶、脫貧一戶”。

“搬遷只是手段,脫貧才是目的。”阿克塔什鎮先后開展了機動車駕駛員、電工、家政、縫紉、烹飪等技能培訓,4600多人次接受培訓,就業成功率達90%以上。

“工廠就在家門口,能打工賺錢,還能照顧家裡,掙錢持家兩不誤。”在一家手套加工廠上班的阿依古麗·沙吾爾滿臉喜悅。她原是棋盤鄉瓦勒瓦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2019年舉家搬到阿克塔什鎮后,參加了縫紉培訓班,如今每月有2000多元工資。

阿克塔什鎮新建的工業園區已引進7家勞動密集型企業入駐,安置建檔立卡貧困戶2050人。還新建了養殖區和設施農業區,2萬平方米的養殖小區內牛羊成群,1300座拱棚初具規模,新開墾出5萬畝棉花地和紅棗林,確保戶戶有就業、致富有門路。(韓沁言)  

(責編:陳新輝、韓婷)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