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礪前行探索脫貧攻堅新路子

——來自新疆能源精准扶貧報道

2020年04月26日17:02  來源:人民網-新疆頻道
 

人民網和田4月26日電(許珠珠)自2018年1月起,國家能源集團新疆能源公司選派的駐村第一書記和扶貧工作隊成員來到南疆的國家級貧困縣於田從事駐村維穩和脫貧工作。劉長江作為第五批“訪惠聚”隊員,先后擔任派駐於田縣阿熱勒鄉巴什也台巴什村和拜什托格拉克村的第一書記,這段“訪惠聚”駐村經歷成為他人生中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揚帆啟航,走進村民的心裡

“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裡是可以大有作為的”,小小的村委會院子成了大家的新家,這裡寄托著全體村民的期望,承載著公司黨委的囑托。

“八點半溫馨小課堂”是鄉村文化陣地。每周二、四、六晚上的村委會活動中心,准時傳來孩子們的讀書聲,工作隊員們耐心地糾正著孩子們的發音,課間休息還穿插傳統文化知識有獎搶答、愛國主義歌曲串唱比賽等活動,將趣味性和實用性融於一體,幫助孩子們綜合全面發展。“如果出行正值上學放學的時間,我的車裡總是搭載著歡歌笑語的學生們。”談到這裡,這些溫馨的畫面已成為劉長江心底珍貴的瞬間。

困難戶買吐孫·買買提歷盡生活曲折找到了自己的意中人,卻因無力舉辦婚禮而一籌莫展。劉長江和隊員們在村裡發起的捐助號召一呼百應,當地干部老鄉紛紛慷慨解囊,從十元到五百元不等,短短三天時間,匯聚了60多名干部群眾的愛心捐款7000余元,為買吐孫舉行了一場簡朴又盛大的婚禮。

乘風破浪,催生脫貧攻堅新動力

駐村伊始,劉長江依托后盾單位,發揮人脈關系優勢,廣開門路招商引資,試圖以項目建設撬動貧困村的存量資源。經過調研摸排和多方認証,他逐漸明確了產業脫貧的思路,他引導當地干部和村民,因地制宜地發展村級小微企業和特色養殖業,探索出一套適合本村產業發展的“兩黑一白”(即發展黑雞養殖、建設扶貧煤場和粉筆廠項目)脫貧戰略。項目的發展過程是曲折的,產業發展有過紅火有過回落,但項目推進的過程卻為這個偏僻的村子吹進了一股新鮮空氣,在它的脫貧攻堅發展過程中,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小小粉筆廠曾承載著村民就近就業的希望,暑期的粉筆廠幾十名“長短工”齊聚,小小的加工包裝車間喧囂一時,見証著小村產業發展曾經的輝煌。這家當地唯一的一家粉筆廠也催生了該村第一批“產業工人”。在此上班的村民也以“工人”的身份而自豪,他們成立了自己的工人文藝隊,在本村各類文體活動中嶄露頭角,是語言溝通能力較強、初具組織紀律意識的一支隊伍。作為粉筆項目的引進人,劉長江和企業管理者與工人們結下了深厚的感情,由於因市場銷售渠道拓展受限,項目運行一年后曲終人散,但作為企業管理運營的有益嘗試,它開闊了村民們的眼界,培養了產業隊伍,為本土企業產業化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

在拜什托格拉克村,因當年產品供大於求、市場行情波動較大,村裡多家農戶玫瑰花滯銷,隊員們看在眼裡,愁在心裡。在劉長江牽頭下,利用社會資源和人脈關系,以和田、烏魯木齊和內地等三條主銷售渠道積極推介產品。僅一個多月時間,幫助困難群眾銷售玫瑰花700余公斤,銷售金額達10萬多元,銷售收入主要用於償還貧困戶所欠小額貼息貸款。一段時間以來,勞動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收入,群眾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星辰大海,升華人生的價值

“哪有歲月靜好,隻因有人為你負重前行。” 面對遠在烏魯木齊的家人,劉長江的內心全是虧欠。駐村第二年,兒子降生,家庭的重擔全壓在了愛人肩上。臨行前,七歲的女兒和媽媽商量准備一份台歷,每天撕一頁,年末爸爸便回來了。但一本年歷見了底,劉長江的駐村工作還在繼續。

“身在脫貧攻堅一線,舍小家為大家不只是一句空話,這是身邊同事們實實在在的具體行動啊。” 劉長江感慨地說。

駐村干部是光榮的,他們參與和見証了祖國脫貧攻堅戰和歷史進程﹔他們是驕傲的,沒有辜負中央和自治區如期脫貧的重托﹔他們是欣慰的,收獲了基層老百姓的信任和認可。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他們選擇了付出,並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頁。

(責編:許珠珠、馬亮)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