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南疆風光迤邐,瓜果飄香。古老的喀什噶爾迎來了新的氣息。
“我們要走,就走一條富有山東特色、體現山東精神、符合受援地實際的路子。”山東省援疆工作指揮部總指揮劉曉江說道。
三年來山東共投入援疆資金32.73億元,實施援建項目369個,規劃外援助資金物資4845萬元,實施項目77個,使喀什群眾得到了真真切切的實惠和實實在在的好處。
【詳細】
做好援疆工作必須始終保持強烈的責任擔當。援疆工作肩負黨和國家的戰略使命,承載著省委省政府和9700萬山東人民的重托。我們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必須始終堅持中央、兩省區黨委、喀什地委的要求就是我們的責任,始終保持強烈的責任擔當意識,不畏艱辛、開拓創新、拼搏進取,不斷把援疆工作推向前進。
做好援疆工作必須立足基層、服務群眾、久久為功。援疆工作是黨的戰略思想、民族政策和惠民舉措在新疆的具體體現。必須堅持長期建疆,民生優先、就業第一,多辦接地氣、暖人心的實事,多做打基礎、利長遠的工作,真正把黨的政策落實到基層、惠及到群眾。【詳細】
2010年至2013年,70名山東日照市援疆教師來到喀什地區麥蓋提縣支教,他們被分配到了當地小學、初中、高中、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由於採用傳統的“分散式”布局,這種“撒芝麻鹽”式的支教模式,主要靠援疆教師個人能力來幫扶受援地教師,總處於“頂崗”狀態,教學效果不明顯,其局限性自然不言而喻。
2014年,山東省日照市第八批援疆干部人才進疆后,結合麥蓋提縣實際和教育現狀,圍繞如何組團援疆進行了認真探索,並在實踐中探索出了“托管式”組團教育援疆新模式。
【詳細】
疏勒縣阿爾曼小學三年級的學生依卜拉依木,今年9歲。他生活在一個單親家庭,卻有兩個“媽媽”,一個是自己的親媽媽,還有一個是“山東媽媽”。 【詳細】
初到疏勒,我和同事們一樣,克服了時差、氣候、語言及飲食等種種困難,快速融入了當地的工作和生活中。通過一段時間的工作,我對醫院的情況也有了比較深入的了解,新疆喀什地區疏勒縣人民醫院是一所縣級公立醫院...... 【詳細】
在祖國的版圖上,山東是東部沿海省份,喀什是西部邊陲重鎮,,一個太陽最早升起,一個晚霞最晚綻放,魯喀兩地雖相距萬裡,卻天涯咫尺、心氣相通。
2014年初,山東第八批164名援疆干部人才,肩負省委省政府和9700萬山東人民的重托,接過援疆接力棒,奔赴援建喀什第一線。
三年來,第八批山東援疆人深入貫徹中央決策部署,聚焦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緊貼民心惠民生、圍繞產業抓就業、加強交流促團結,續寫了援疆工作新篇章。以下是援疆干部們這三年來的心聲......【詳細】
三年來山東共投入援疆資金32.73億元,實施援建項目369個,規劃外援助資金物資4845萬元,實施項目77個。
產業援疆引進落地項目74個,計劃總投資108.96億元,到位資金53.47億元,帶動四縣就業6.1萬人。
“山東百企萬崗進喀什”工程,在喀什舉辦了春季招聘會,組織21家企業與2650名喀什群眾簽訂了用工協議,已有1750人有組織來山東省轉移就業。
引進中興集團,在英吉沙縣已建成總部工廠、培訓中心和17個衛星工廠,培訓就業3061人。【詳細】
第八批援疆工作開展以來,山東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第五次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精神,在山東省委省政府、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喀什地委行署的堅強領導下,在全省各級各部門和受援地各族干部群眾的大力支持和通力配合下,緊緊圍繞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推動援疆工作取得新成效,走出了一條富有山東特色、體現山東精神、符合受援地實際的路子。
“三年援疆路,一生援疆情。”三年前,164名援疆干部人才不遠萬裡來到喀什大地,集中智力、精力、財力,穩步推進援疆工作。以下是受援地干部群眾對山東援疆工作的評價......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