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與新疆喀什,一個地處我國東南沿海,經濟總量位居所有省市之首,2015年人均GDP達6.75萬元﹔一個位於祖國西北,毗鄰塔克拉瑪干沙漠,人均GDP僅1.8萬余元。鮮明的數字對比背后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巨大差異。遠隔萬水千山的兩地,通過援疆緊密聯系在了一起。
廣東援疆以就業、教育、人才、扶貧等工作為重點,突出民生抓重點項目,突出就業抓產業援疆,突出人才抓智力幫扶,突出融合抓交流交往,廣東省援疆前方指揮部總指揮賀宇介紹,多年來,廣東援疆始終堅持把民生援疆作為“龍頭”,把產業和智力援疆當作“兩翼”,打造具有鮮明廣東特色的援疆格局,對口援疆工作取得顯著成效。【詳細】
我們堅持把抓管理帶隊伍作為重中之重,注重在援疆工作中砥礪意志,磨練能力,全面提高援疆干部人才的綜合素質。
2014年以來,廣東省第七批援疆工作緊緊圍繞中央對新疆工作的決策部署,大力實施“干部人才技術強喀”戰略,堅持規劃先行,先后選派計劃內干部186名干部人才進疆工作,投入干部人才援疆資金1.1142億元,以項目為載體,落實資金保障,充分發揮援疆干部幫帶作用,積極搭建受援地人才培養長效機制,切實加大干部人才援疆工作力度,促使喀什干部人才隊伍素質不斷提升,為喀什地區以及兵團第三師長遠發展夯實堅實基礎。【詳細】
廣東省三年來統籌安排74.65億元(含深圳)援疆資金,其中88.7%投入安居富民、雙語教育、醫療衛生、扶貧助農以及水電路暖等民生項目。
廣東大力實施人才援疆工程,舉辦“一帶一路”對外開放戰略專題研討等各類培訓班1200個,培養當地干部和人才8.2萬人次﹔計劃外選派943名柔性人才進疆開展短期援助工作,“幫帶提升”受援地干部人才1千多名。
堅持“軟”“硬”結合,著力改善辦學條件。投入15.48億元新建學校13所,支持標准化建設53所。多渠道培訓雙語骨干教師9959人次,計劃內選派骨干教師119人、柔性教師197人開展支教工作。【詳細】
2014年,160多位廣東省第七批援疆干部不遠萬裡來到美麗的吐曼河岸,為進一步推動兩地的經濟發展,在這裡停留了近千個日夜。兩個相距萬裡的省份,通過援疆成為了一家人。三年援疆路,一生援疆情。在即將告別新疆,回到家鄉的時候,他們的千言萬語凝結在了這簡短、真摯、飽含深情的話語中......
2013年8月進疆以來,我響應祖國的號召,成為廣東省援疆干部中的一員,這既是對我工作的鍛煉,也是豐富我人生閱歷的重要一篇。我認為援疆是對我人生的一次考驗,同時也是對我自身思想與信念的一次升華。——廣東省東莞市政府黨組成員、新疆兵團第三師黨委常委、副師長 黃少峰【詳細】
廣東省第七批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下稱廣東前指)於2013年8月進疆承接上一批援疆工作。“三年援疆路,一生援疆情。”以下是干部群眾對廣東援疆工作的評價。
喀什地區伽師縣村民古利尼沙·阿卜杜米提:
我那隻有8個月大的小外孫因誤食電池,導致電池卡在肺部氣管處,情況嚴重。是唐遠平和援疆醫生團隊幫孩子脫離了生命危險,如果沒有廣東醫生,我外孫的命就保不住了。
喀什地區疏附縣村民買買提·尼亞孜
非常感謝援疆干部們,因為有他們,我的孩子才能接受良好的雙語教育,孩子學好雙語,將來才有出息。【詳細】
“大力支援新疆建設,是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增進新疆各民族團結,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的迫切要求。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應該積極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參與援疆工作。”援疆干部陳軍忠的採訪時說到。
不是每一朵花都能開在天山上,雪蓮做到了﹔不是每一種樹都能生長在沙漠裡,胡楊做到了﹔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在艱苦中感受充實,我們的援疆干部做到了。陳軍忠認為,援疆生活給了他這份快樂、充實,圖木舒克,將永遠是他的第二個故鄉。【詳細】
“隨著新一輪援疆工作的深入,未來幾年,廣東援疆工作將繼續按照‘一個龍頭、兩翼齊飛’的工作思路和廣東省對口援疆‘十三五’規劃,著力抓好就業、教育、扶貧、兵團產城融合等重點工作,著力改善人民生產生活條件,著力推進產業援疆,著力加強基層政權建設,著力促進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推動受援地各項事業全面發展。”廣東省援疆前方指揮部總指揮賀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