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庫車:
庫車古稱“龜茲”,地處天山南麓中部塔裡木盆地北緣,是舉世聞名的龜茲文化發祥地,素有“西域樂都”、“歌舞之鄉”和“中國白杏之鄉”的美譽。
龜茲故地:
龜茲文化早在漢唐時期即已享譽海內外,是世界文化發展史庫中的瑰寶之一,主要體現為龜茲石窟、壁畫藝術和龜茲樂舞。龜茲石窟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和大同雲崗石窟齊名,是中國建設最早、規模最大、數量最多的石窟群。龜茲樂舞久負盛名,在漢唐時期就被西方譽為“西域樂都”。龜茲樂自呂光東歸時傳至涼州后帶到中原,推動了中國古典雅樂的發展,開創了中國音樂史上的一個嶄新紀元。今天的庫車兒女繼承和弘揚豐富的龜茲文化遺產,推陳出新,創造了一批古今結合、民族特色濃厚的文化藝術形式,深受中外人民的喜愛。從1988年至今,庫車龜茲歌舞團作為第一個代表中國政府出國進行文化交流的縣級藝術團體,先后多次前往日本、奧地利、保加利亞等國進行文化交流,受到了國外觀眾的高度評價。
庫車走新型工業化之路
庫車縣作為塔裡木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主戰場,西氣東輸重要氣源地,南疆最大煤炭基地和自治區重要棉花、林果基地,前幾年由於產業化水平整體不高,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率低,實現經濟、環境的協調發展。